北京画院副院长,蔡玉水速写作品#速写作品鉴赏#美术生

艺同学 2024-03-05 14:51:45

蔡玉水,艺术家,北京画院副院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曾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他在中国画、雕塑、电影及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是中国当代最为全面的艺术家之一。

宛如天堂般的印尼岛国改变了蔡玉水的艺术人生,在那里,蔡玉水一呆就是七年。美丽、善良、宁静的人物世界,成为他诠释人性和生命的灵感源泉。“巴厘岛正好让我长期以来积压的另一半爆发了,这不就是我要的东西吗?现实的、灿烂的、色彩的,是一个天堂的和以前的地狱的、黑白的、历史的、正好形成了一个反差。” 他将东西方艺术手法柔美结合的《天堂巴厘岛》等系列作品就此诞生了。他的画笔追逐过巴厘岛上的女子、虔诚的教徒、祭祀的人们,描绘过古老的巴厘梦;他说:“能吸引我,使我感动的,是那些眼睛透着灵魂,不带任何面具的普通生命。”他对异域风俗人情的描绘,对人体的刻画,都基于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他表现的是爱,是喜与悲,沉重与轻松,意志与毅力。

他用线条唱响生命与信念的赞歌。如果说《巴厘风情》、《灿烂的阳光》等以原汁原味的风俗人情,构成蔚为壮观的生命景象,而《巴厘雨》、《负重的人》、《虔诚的印度教徒》等则从更深的层次去发掘和探询,讴歌人性中的意志和勇气。蔡玉水的画笔一次次捕捉到母与子依偎亲昵的场景,系列作品《母与子》真纯而颇具人文情怀。对无私母性的歌颂,显现了他眷恋回归的情结和细腻善感的心怀。他在海外漂泊数年,用那双独特的眼睛和独特的双手,把他的寻找展示在世人面前。“地狱与天堂”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观者如织。人们惊叹地狱与天堂所带来的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在思考地狱与天堂之间究竟相隔有多远。而这时的蔡玉水消瘦依然,神采依然,但多了几分成熟和练达。在他从地狱迈向天堂的线路图上,我们看到他的感悟、思索、追求、激情,在无眠的夜晚尽情的燃烧。

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