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还有几格力

史涣看看生活 2025-03-08 04:41:09

有电池的地方,为了形象地提示用户残存电量,它们都是在电池上直接标记,满格的时候是五格,然后是逐渐减少,只剩一格的时候,电池会变成红色,以此来提示,电量不多了,要么关机,要么立即充电。

如果把格力化身为一块电池,你觉得格力的电量还有几格呢?

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叫“人作有祸,天作有雨。”后来,江湖上又流传一句话叫“不作不死”,意思跟我老家的方言应该差不多。在作死的路上,我觉得格力是越行越远,这是一些网友的判断。

当先前的“格力专卖店”变成“董明珠健康家”的时候,也许消费者不在意,你只要卖的空调足够便宜,中国就不缺客户。这是格力信奉的生意经,老百姓需要的永远是实惠。

记得以前有某外国超市出现侮辱中国人的事件后,网上一片声讨和抵制之声,可这个超市第二天宣布大降价的时候,门口立即出现了蜂拥的抢购潮。没办法,人口基数太大了,部分人再抵制,这也只是人群中的小部分,何况一家企业,只要人口中的小部分支持,它就能活得很香,这就是人口红利。

我以前不是格力的用户,现在和将来估计也不会成为格力的用户。

我知道格力的成长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格力还算是一家国有企业,现任董事长董明珠是格力的销售员出身,即便她现在占有格力不低的股份,但是,格力应该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我就奇怪,格力怎么就变成董明珠个人的囊中之物了。

“格力专卖店”变成“董明珠健康家”是否经过党委审议,是否经过股东大会决议?格力是想与董明珠共存亡吗?董明珠还能活几年,难道格力非要被董明珠玩死吗?

记得去年董明珠跟那个某自如搞得昏天黑地的,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最终,某自如好像是离开了格力,那波不正当的操作应该是以格力的损失而结束的,没想到,董明珠不仅没收手、不收敛,竟然把个人崇拜推向了极致,全格力都是董明珠家的了。

我不知道董明珠健康家是否健康,起码格力是不健康的。我说的不健康是指它的内部管理,不是病态管理的企业,绝对不会想出这么个损招。企业经营最怕的是,把企业的命运跟个人捆绑在一起,因为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都想持续经营。假如董明珠病了呢,假如董明珠出了意外了呢?难道格力还把这些专卖店再改回来?

试问一下,变更格力专卖店为董明珠健康家的理由是什么?天底下有几个人喜欢董明珠,格力做过调查吗?更名后受欢喜或者遭排斥做了预判了吗?

当然,有些成功的企业也有将个人与企业捆绑的情况,但那得是创业者,企业是他打下来的江山,而董明珠于格力,她既没有开创之功,又没有经天纬地之能,她要是与格力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样捆绑是没得说的,格力真的要跟董明珠豁出去吗?

也许有人会说,董明珠接手格力之后,格力的经营数据如何好之类的,如果仅仅就数据说事,表面现象一定是这样的,可要是把格力的发展与时代的大潮结合起来比较,到底是格力发展了,还是时代的火烧了格力,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不是有句话叫,坐在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那些年,房地产推动了多少行业的飞速发展,稍微有点脑子,这个问题不用解释。再换个角度,董明珠厉害不厉害,看看格力与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就知道了。

格力内部管理层盛赞董明珠的大智慧、大奉献,说她把自己的名字都奉献给格力了。一听这句话的调性,就知道格力内部的文化已经发展成什么样子,当权力集中到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底下能听到的一定都是赞美声。当马屁可以换到一切的时候,没有人再敢说真话,因为说真话也生存不下去。

当房地产日渐降温,当空调使用日趋饱和,当手机、汽车投资不断遭受失败打击的时候,假如格力不能刮骨疗毒,剩下的就只有一个结果。

我先前不是格力的用户,日后估计也当不成它的用户。眼见其起朱楼,眼见其楼塌了。这不是历史故事,这是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

格力还存几格力,我想大家应该能预估得到,假如还由这个女人祸害下去,就像把手机拿到极冷或即热的环境中,格力会加速消亡的。

你看格力还有几格力?

0 阅读:2

史涣看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