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缅北冲突,我们能否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解决马六甲海峡限制?

鸢飞九天2018 2023-12-21 22:08:00

自欧洲开启大航海以来,海运就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甚至没有之一。当时间进入近代之后,尤其是集装箱的开发和发展之后,海运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庞大的运量,更成为各个国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庞大的进出口量,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海运。也因此,海上通道就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然而,中国的海上生命线却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早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坐拥渔翁之利的美国,就将势力范围伸出了北美洲,扩展到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也不例外。

事实上,美国对于拥有悠久历史、庞大人口和国土面积的中国,从来都是十分警惕的。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一直不遗余力的试图封堵中国。

现如今,美国倚仗其遍布全球的盟友和强大的海空力量,更是在中国的沿海布置了三大岛链。

距中国最近的第一岛链也是封锁最为严密的一个,美国在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国的台湾岛,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菲律宾群岛,以及马来西亚和越南连成了一串,牢牢地将中国封锁起来,使得中国的海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走入蓝海。

第一岛链的核心是日本本土四岛、冲绳以及台湾。尤其是台湾,距离大陆只有300公里,对于中国的出海海陆及海军遏制极为明显。

而第二岛链同样起点是日本本土四岛,它以美国的关岛基地为中心,从日本本土四岛出发,经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到印度尼西亚,仍然将中国牢牢地封锁在太平洋以东。

而第三岛链范围更广,向北起自美国阿留申群岛,经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一直到澳大利亚。这也是范围最广的一个岛链。

可以说,美国部署的这三大岛链,牢牢的困住中国海军,成为围堵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枷锁。

而且,美国这三大岛链不仅仅对于中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有巨大的封锁,对于经济也有非常大的限制。

以第一岛链的核心点之一新加坡为例,美国在新加坡直接拥有军事基地,而新加坡恰恰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最重要的一个海峡。其重要性之高,甚至还要超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据统计,马六甲海峡占据了全世界海上贸易的1/4之巨,每年超过10万艘船通过马六甲海峡。

对于中国而言尤其如此,中国的一半石油供应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中国与中东、欧洲、非洲地区的海上贸易,90%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可以说,马六甲海峡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海上交通生命线。一旦马六甲海峡被敌人控制或者封锁,那么,中国的海上贸易要受到重创。

所以,无论是军事意义还是经济意义,马六甲海峡以及美国部署的三大岛链,对于中国的制约都是极为严重的。

那么,除了面向太平洋的中国东南沿海之外,中国还有没有其他可绕过三大岛链和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呢?

虽然没有,但是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其实是有机会的,那就是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印度洋。

中国西南省份当然与印度洋没有直接接壤,但是,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中国西南端的云南,其实与印度洋只隔一个缅甸,而且距离并不遥远,

昆明距离印度洋只有1000多公里,如果真的能打通这个出海口,那么意味着,不但中国能够解除三大岛链的困境,而且也能大大缩短中国与印度洋之间的距离。

更妙的是,一旦真的打通了西南的出海口,中国西南数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也因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这一地利,中国并非毫无建设。例如,早在十几年前,利用缅甸与中国西南部的距离优势,中国就在就与缅甸合作,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

而且,打通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的好处,除了经济、军事等优势之外,还能彻底解决困扰中国多年的金三角毒品问题,电诈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现如今,缅北的硝烟依然在肆虐,缅甸政府军、果敢同盟军、德昂军、若开军等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在缅北打的不可开交。

那么,我们能不能趁此机会,借助果敢同盟军等武装力量,彻底扫除毒品泛滥,电诈等诸多问题,并与缅甸合作,拥有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这个设想虽然看似十分理想,但却很难真正的实现。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缅甸的局势太过复杂,复杂到即便是中国,也很难彻底解决。

与印度一样,缅甸其实也是一个因为被英国人殖民而硬生生攒成的一个国家。

自缅甸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以来,缅甸就从未真正的完成过统一。而且,缅甸政府还一直采用民族歧视政策,这使得拥有135个民族的缅甸彻底乱成一锅粥。

大缅族主义、军阀割据、军政府、西方势力掺杂,缅甸始终处于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各方势力合纵连横打成了一锅粥,而从未真正涉足被中央政府涉足的缅北,尤其混乱。

可以说,极为复杂的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诸多问题的混杂之下,缅甸的问题甚至已经达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中国如果掺和缅甸问题,很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却沾上一身屎,得不偿失。

因为,想要打通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那我也将意味着整个缅甸的局势必须真正的稳定下来,这也意味着需要解决缅甸的由来已久的一系列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各类问题。

而缅甸并不算一个小国,在民族意识分外炽热的今天,想要彻底解决这个拥有5000多万人口、67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的国家,大概率吃力不讨好,付出巨大的代价,却收获寥寥,甚至被当地民众敌视。

所以,缅甸极其复杂、动荡、混乱的局势,是打通印度洋出海口的第一大困难。

除此之外,通过缅甸拥有对印度洋的出海口的经济价值,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云南省会昆明,距离缅甸位于印度洋的港口的直线距离大约为12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拥有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来自印度洋的货物进入中国,或者中国出口印度洋的话,都需要走至少1200公里的公路或者铁路。

然而,抗战时期的经历就告诉我们,在环境复杂的群山环绕的缅甸地区修一座昆明至印度洋的公路和铁路,不但难度极高,而且建造费用也是十分昂贵的。

这还不考虑沿途缅甸的错综复杂的局势,而且,即使完成了公路或铁路的修建,相较于海路低廉的运输价格,公路和铁路也是很难相媲美的。

所以,虽然距离缩短,但实际运输的经济成本未必有绕过马六甲海峡低,这进一步缩减了印度洋出海口的优势。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洋,美国、印度等国家都拥有军事基地。即使中国打通了位于缅甸沿岸的出海口,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战略局势就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印度海军依然有能力封堵位于印度洋的中国港口。

当然,虽然有诸多困难,经济方面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优势,但是,突破三大岛链,在印度洋拥有出海口对于中国的意义,尤其是军事意义依然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也许在时机成熟的将来某一天,我们能看到这一场景真正的实现。

1 阅读:3

鸢飞九天2018

简介:一起聊一聊,历史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