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西部,再论重庆未来时代机遇

老唐说财 2024-05-01 15:54:36
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区域协调发展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中国西部重镇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国家发展战略的舞台中央。4月23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于重庆举行,凸显出这座城市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崭新定位与重要作用。 我们也在前几天写了《落子西部,重庆的新机遇》的文章,今天为什么要再写一篇呢?主要是给其他人讲讲重庆未来可能存在的时代机遇。 重庆,曾因网红景点如洪崖洞、李子坝穿楼轻轨等闻名遐迩,但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其角色远超于此。 改革开放初期即为首个内陆改革试点城市,重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逐步树立起四大定位,致力于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三峡库区经济发展驱动力、中西部交融的关键节点以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辐射源。 近年来,中央对其发展寄予厚望,提出“314”总体部署,将重庆推向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高度。 本次座谈会上,重庆的战略定位再次跃升,被赋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双重角色。 相较于过去的“助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内陆开放高地”,这两个新定位无疑带来了内涵与外延的全面提升,预示着重庆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具决定性和影响力的龙头角色。 审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当前中国东部三大核心城市群虽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但广袤西部地区亟需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引擎来破局。 对比关中平原城市圈与成渝城市圈,后者无论在人口基数、产业发展规模,还是GDP总量上均表现突出,尤其是重庆凭借30145.79亿元的GDP总量和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已然具备担此重任的实力。重庆将以第四增长极的核心支撑点身份,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新定位,体现了重庆在打破西部交通瓶颈、构建高效物流网络方面的决心与成果。历经多年不懈努力,重庆已成功构筑起“米”字型高铁网络,打造出以重庆为核心的一日生活圈,并借助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了与世界多地的快速连接。 这两条新出海通道打破了传统物流格局,大幅降低了商品出海的时间成本,促进了内陆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深度经贸往来,提升了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辐射能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正以其独特的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发力构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制造、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庆瞄准“3361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力图打造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和多层级特色产业集群。 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既呼应了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亦有望为重庆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强化其在整个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地位。 同时,重庆积极推动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展现出应对不确定国际形势的战略考量。 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完备的物流条件使其在战时和平时期都能够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此基础上,重庆也将受益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政策倾斜,吸引更多央企资源、高校资源、重大项目和重要机构的落户与集聚,为重庆迈向国际大都市注入持久活力。 综上所述,重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握住了全球化退潮与经济圈区域化发展趋势带来的绝佳机遇,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国家战略腹地的构建,积极承担起带动西部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发展的重任。重庆,未来已来,这片热土正在书写一段全新的经济传奇,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2 阅读:1033
评论列表

老唐说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