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的转向!无独有偶的农民起义雕塑移除:李自成回家,太平天国掉落墙下

瑜说还休 2024-05-26 11:26:07

近来,北京昌平的地标式雕塑——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雕像;还有湖南长沙天心阁下的太平军雕塑先后被拆除了。

这应该是一些“无独有偶”的事件,不太可能只是相对孤立的一种巧合。

因为,这两大地标式、知名的城市雕塑,都已经树立在那儿良久了,且并无其他重要明示的迁移或拆除的原因——比如,因为城建需要等官方说辞,所以,基本上可以判断:将农民起义雕像等,与时代精神不太合拍的文化标志物移除,很可能是一种官方意志与信号的发出。

首先,农民起义的历史地位,早已在我们的革命史、国史中,多有描述与定位——比如,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上,对于农民起义的反抗封建统治,以及反对外来奴役与侵略的革命意义,可以说有着无可更改的定性。

但历史也往往有着“为我所用”的偏向性——在“革命话语”居主导地位的年代,其“推翻王朝、改朝换代”的意义,得到最大化的突出。

但当我们的社会进入到和平、和谐发展的“长治久安年代”后,显然,这种“造反有理”的“暴力革命”特征,特别是其对社会、国族的暴力流血的破坏性,以及其实质上追求的,仍是另一封建王朝变换等时代局限性,都与时代精神显得格格不入了。

所以,我们现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国家的建设、发展,则“和平、和谐、安全、稳定”等文明进步的精神价值,就成了时代和未来发展之路的不变主旋律。

其实,岂止是暴力革命特色的农民起义,像此前邯郸的“胡服骑射”雕像拆除;甚至是一些地方,未经批准树立的领袖塑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被要求拆除,这其实都是从各方面——比如,清除社会暴力色彩,强化“以和为本”理念;淡化民族对立,强化民族融合;去除盲目个人崇拜,推动科学民主信仰等,都在做着让此类过时精神的历史遗物,退出时代精神展示的主峰了。

当然,各地采取的多是“只做不说”之模式——这显然是囿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对待态度,容易产生公众的误解、歧义与不必要的争论有关。

在“行胜于言”的做法下,先让“移除雕像”变成既成事实,后续公众如何讨论,都无法改变这一文化思想之时代改变的决策与实行了。

不过,让李自成雕像“离开”北京,并非将其一毁了之,而是以一个有趣的变通方式:让其回到陕西老家。此间的“京城”,是首都,是当代城市化与时代文明的象征;而李自成的老家,则可以说是农民、农村这些过往农耕时代的象征。

所以,“让李自成回家”,这一处理设计,并不是毁掉历史记忆,而是让历史的记忆,变得更为全面与完整,让其自身产生的历史影响,得到更为真实的溯源与恢复!

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恰恰也是从工人起义和农民起义而发源、壮大和成功——从自身执政正当性的角度,也可以说,当下的“让李自成回家”,以及“让太平天国雕像下墙”,也都没有全面转向,完全否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理由和可能性。

但是,不再让这样的历史性雕像,成为时代变迁后的城市之精神地标,却显然有其润物细无声的考量——那就是要逐步树立起“和平发展”的久远文化与时代精神,这就要用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地标来代替过去,并进行新时代的展示和代表!

尤其是历史上,农民起义造成的暴力更迭朝代,所带来的负面性——特别是国家内部的自我杀戮与戕害,带来的血流成河的人间悲剧,显然是新时代新中国要永远避免的事情。

而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里,事实上,却仍然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方向盘极致左打”之根深蒂固思潮,而这种思想产生的“内讧、内斗与内乱”之本质特征,与农民起义等的“暴力革命”思维,也是有很大的不谋而合性。

所以,将此类农民起义雕像慢慢去除,并非只是对历史的反思那么简单,其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明显——就像伟人所言的:“我们既要反右,也要反左,但主要是防左!”。

也就是说,从过往年代思维特征下的“革命暴力话术”,开始慢慢树立和导向和平长续发展的“新时代和平精神话术”,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李自成回家“,和”太平天国掉落墙下“,只不过是这一时代精神进行标志性转身时,一个小小的暗示性符号而已!【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8 阅读:1460
评论列表
  • 奋斗 15
    2024-05-30 09:42

    阴阳怪气

  • 2024-05-30 15:58

    胡月说八道什么是时代精神,新时代就要忘记历史吗

  • 2024-06-14 06:26

    小编真是大嘴巴,胡说八道没原则

瑜说还休

简介: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