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争!美国对中国电车加征100%关税,中国打碎特斯拉幻想

论芸有事 2024-05-15 03:59:29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合适位置

前言

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中国对立,频繁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限制。

举例来说,前段时间美国财政长再次炒作中国“产能过剩”以及“中国支持俄罗斯”为借口,在一些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阻碍发展。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计划大幅提高中国电车的关税,甚至还打算大幅度提高对中国矿产、太阳能和电池的税率,以阻碍中国电车的销售。

那问题来了,美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这种做法,到最后真的起到实质性作用了吗?

中国新能源开“卷”全球化

今年初有一个视频在网络上热传,一个网友拍到了一位司机开着一辆比亚迪秦,乘客的车牌号是7980,司机一脸茫然。

为了缓解尴尬,司机问乘客要去哪里,结果乘客说要去比亚迪4S店买一辆价值79800元的新秦。

听到这个回答,司机应该是无语了,他辛苦打工两年才挣了七万多,结果一眨眼,车价直接降到了79800元。

当这个视频曝光之后,瞬间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已经买了这款车的车主感到很苦恼,没买的网友则纷纷开起了玩笑。

不过,开玩笑归开玩笑,自从比亚迪秦PLUS上市以来,这款A级的小轿车,可谓为凭借着高性价比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特别是今年三月份比亚迪大幅降价的行动中,秦PLUS成为了汽车市场的焦点,上市首周订单量达到了23590辆。

这不仅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也见证了整个产业的全面升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全球汽车市场已进入新能源时代。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但随着中国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美国似乎感到有些不安。

“换道超车”!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04-28 13:24·光明网

毕竟,前不久美国政府在《通胀削减法案》上对中国采取了严格措施,而现在又颁布了新的规定,这行为了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封杀”!

中工网2024-05-10:拜登被曝最快下周宣布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征收新关税,中方:美方错上加错

三番两次的“挑事”

按照当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全球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无疑成为中美两大强国争夺的焦点。

当年贾亭跃抛下乐视跑到美国造车,但坚持造成十年也没有超过特斯拉,也没有在美国有一席之地。

反观我们中国,比亚迪在国外一举成名,销量不在话下,小米su7也获得了广大网友的认可,还有理想等品牌。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也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直接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购买补贴一事,对我国设置了严格的申请条件。

根据公告规定,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来自被视为“竞争对手”国家,比如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企业制造或组装,那将不再符合最高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条件。

虽然这对美国一些车商来说,这看起来是一个利好消息,但美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却对此不以为然。

美财长再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 反遭质问---2024-05-12 11:17·澎湃新闻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制造汽车,完全依赖中国制造的原件进行组装,如果这个条件不符合标准,那么估计超过90%的人将无法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

然而,美国对中国的限制似乎还不满足于此,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又颁布了一项新规定,继续“针对”中国。

5月10日,根据美国财经媒体报道称,拜登政府准备提高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关税,其中包括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关税将增加约4倍,从25%提高到约100%。

此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毕竟这次关税提高的比例实在是太大了,就连美国经济学家都开始担心:过高的关税可能会引起中国的“报复”行动!

不得不承认,这位学者倒是有些自知之明,但这样的做法最先将受影响的并不是中国的汽车企业,而是特斯拉。

毕竟,中国的汽车市场并不完全依赖美国,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全球化,而特斯拉则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和产业链。

众所周知,在最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马斯克两次访问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全自动驾驶系统,尽管有一定的进展,但真正将其应用到中国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

然而,美国当前在新能源市场上“一刀切”的做法,可以说这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那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又将采取什么措施呢?

马斯克的“时间管理”有多厉害?两次访华的行程可见一斑---2024-04-30 13:05·极目新闻

特斯拉幻想破灭

众所周知,在电动车领域,中国一直主张多样化竞争,依靠自身实力来取得竞争优势,而不是依赖虚假的手段。

前几天,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再次就中国汽车出口发表了看法,暗示美国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禁止进口中国制造的联网汽车。

作为对霸权行为的回应,我们也不会任由别人欺人太甚,直接会采取了相应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

据《中国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暂时未完全批准特斯拉FSD在华的全面推广,只允许其在中国国内进行测试和示范。

媒体: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但暂未完全批准其FSD在华全面落地---2024-05-08 09:08·环球网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依靠你们美国用户就能生存,但你们特斯拉必须得依靠我们中国市场,如果中国未能给予特斯拉足够的支持,那马斯克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根据资料显示,特斯拉四月的销量是62167台,与三月份相比直接同比下跌了30%,反观我们国内的品牌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比如,小米su7,比亚迪等等。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该如何支持特斯拉,确保美国唯一的电动汽车企业能够生存下去。

而不是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名义,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中国汽车出口施加压力,让特斯拉成为中美斗争的牺牲品。

毕竟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方面从中受益,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这实在是缺乏大局观!

但话又说回来,这样的迷糊行为确实是符合美国政府的一贯作风,那为何在世界上比我国发达的国家也不少,反而是我国屡次成为美国针对的对象呢?

增加关税的背后

需要强调的是,中美之间的关系最初并不像现在这样恶劣。

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中美关系甚至处于一段“蜜月期”,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对立,更没有故意诋毁对方的情况。

“零和”是歧途 合作为正轨——从中美经贸交往史看贸易战--2019-06-19 06:32·中国经济网

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这个沉睡的巨龙似乎就开始释放其潜力,将经济实力和建设速度飞速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中美关系的逐渐恶化,甚至一度陷入破裂,当然,这一切并非是中国的主动挑衅,而是由美国的种种行为所致。

从那时起,美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抹黑中国的名声,并与其盟友进行政治对抗。更重要的是,他们凭借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

尤其是拜登上位以后,三天两头就会爆出一个关于“针对”中国改革的政策,什么子虚乌有传闻,又或者是利用其他国家干涉我国内政。

就以美国最近宣布加征100%关税为例,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阻止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更多的意图还有其他方面。

根据《人民日报》的说法是,拜登政府的这种加征关税手段,与其说是一种经济手段,倒不如说是美国群众传递一个信息,为了争取几个月后的选举 。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在之前的美国演讲中,特朗普曾表示,如果再次当选,他将会对中国汽车加征100%的关税。

拜登政府看到这一点后,不等特朗普再次上台,就先行采取了这一措施。这样做不仅是对特朗普的一种打击,也是在拉拢美国汽车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的选票。

特朗普发出新威胁,这次指向中国电动汽车--2024-03-17 21:38·直新闻

还有一点就是,以目前的美国而言,电动车市场热情正在消退,在这个时间点加征关税,几乎不会对销售和售后服务领域的就业产生太大影响。

也可以向欧盟传递一个信号,毕竟我国电动汽车对准的是整个国外并不单单只对准美国,此时美国亮出了自己的态度,其他追随美国的国家自然而然也就表明态度。

结语

美国的一刀切做法显然不可取,任何决定都存在利弊,当初引进特斯拉到中国建厂,旨在推动国产汽车的发展。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遭到了美国的反对,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遭受惨重打击!

0 阅读:0

论芸有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