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连着激战了4天,巴基斯坦真要“动用核武器”?对印度发出警告前,巴方先和“老大哥”中方通了气,王毅外长给了哪些建议?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
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是印巴两国的“痛点”,可以说,这个地方是两国爆发矛盾的“活火山”,只要有一点点火花,都可能酿成大祸。日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事后,虽然有武装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但是印方却将脏水泼向了巴基斯坦。至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急剧恶化。
印度方面作出的强硬措施包括,暂停执行1960年《印度河用水条约》,切断巴基斯坦77%的农业灌溉水源,关闭印巴唯一陆路口岸阿塔里,缩减巴基斯坦驻印外交人员规模,并驱逐军事顾问。
而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不仅关闭领空禁止印度航班通行,还暂停双边贸易,取消印度公民免签资格。
(巴基斯坦对印反制)
本以为此事升级到这一程度,就已足够激烈,但是更危险的军事冲突也发生了,日前,印巴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发生小规模交火,如今印度军方已经证实,连续在第四个晚上,和巴军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
从巴方的表态来看,似乎已做好最坏打算。巴防长阿西夫提到了“印度的军事入侵”迫在眉睫,这种说辞无疑让本已紧张的局势,变得更具风险。
尽管没有详细说明所谓“入侵”的具体情报来源,但这种猜测和警告显然不容小觑。特别是巴基斯坦铁道部长阿巴西,在前一天就明确警告印度,巴基斯坦的130枚核武器不是摆设,这对印度来讲,是强大的威慑力量。
(巴基斯坦军队)
除了对印度发出警告,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巴基斯坦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海湾国家和中国被迅速拉入巴基斯坦的外交轨道,甚至连英国和美国也被巴基斯坦提前通了气。
比如我外长王毅,就已经应约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了电话。
(王毅外长应约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巴方先是介绍了相关情况,还强调要和中方以及国际社会保持沟通。
而王毅外长则是给出了“三个支持一个理解”,理解巴方合理的安全关切,支持巴方实施的反恐行动,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以及支持尽快调查。希望双方保持克制,毕竟冲突的爆发是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
那么问题来了,世界其他国家对此又是怎样的态度?美英等西方国家虽然没有公开选边站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不想看到一个核冲突的爆发。印巴冲突一旦升级,不仅会给南亚带来严重影响,还可能波及全球经济,因为任何形式的核冲突都会打破当前国际秩序。再加上恐怖主义带来的风险还未平息,若再火上浇油,局势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以目前情况来看,印巴两国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较低,因为这大概率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双方都不会愿意冒这个险。如果印度持续“断水”,很可能引发巴基斯坦的粮食危机,但国际调解可能缓解矛盾。
(印巴两军在克什米尔交火)
此外,两国爆发局部冲突的风险正在变高。短期内来看,小规模交火可能会持续下去,但双方可能会避免大规模军事行动。
未来3到6个月,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可能会推动印巴谈判,首要问题,就是恢复对巴基斯坦的部分水资源供应。
不过如果相关的争端一直迟迟没有解决,很可能演变为长期经济战或代理人冲突。
总的来看,持乐观态度的人,会希望通过某种外交手段来缓和局势,倒逼印巴双方坐下来谈判。但也有声音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两国的深层矛盾不会因为一次外交调停而长期消解。不管结局如何,眼下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各方都需尽快将事态降温,防止局势失控。
至于克什米尔地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渴望什么?他们渴望的是和平,是安全,是不再成为国际新闻的主角,他们希望生活在没有恐惧的天空下。所以说,通过不断的外交努力和国际合作,但愿能在这一地区树立起新的希望灯塔,这才是广大民众真正期待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