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为了进一步探寻高品质办学之道,由南京师范大学、栖霞区教育局主办、南京市晓庄小学承办的栖霞区学校管理领导干部专题研修活动,于2023年12月28日下午在晓庄小学二楼报告厅举行。参加活动的专家、领导有:南京师范大学程晋宽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副主任乔雪峰副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书记陈维维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徐敬标副教授,栖霞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李斌、基础教育科陈婷婷科长、教育规划与校长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詹继东,以及区智慧校长研修班和区青年管理骨干研修班小学组全体成员。活动由教育规划与校长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詹继东主持。
校长培训班的学员在金立义校长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晓庄小学美丽的校园。在学校大门口,金校长介绍了“知行合一”的大门、象征着晓庄小学创建于1927年3月5日的行知塑像,以及陶先生亲手写的《教师歌》。
在创意馆里,校长们都被晓庄小学学生的长程作业震撼了。创意馆陈列着学生各种奇思妙想的作品,既有语数英主学科的作业,也有科学、美术、劳动、信息技术和跨学科的作业,这些作业彰显了晓庄小学的亲生活办学理念,反映了学生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能力。校长们还参观了晓庄小学独有的长廊文化和功能教室,纷纷为晓庄小学的行知文化点赞。
参观完校园之后,校长们观摩了由赵璇老师和朱文瑞两位老师执教的两节课。赵璇老师执教的是《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一节长程作业的展示课。
赵璇老师先领着学生回顾前期学习研究的视频短片,接着由三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他们对陆游的学习研究成果。陆游生平研究小组用一条时间线展现了陆游一生不同时期的经历,并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其爱国思想的始末进行了追本溯源。作品研究一组用简单清晰的图表对陆游的作品有了整体的认识,通过抓住诗中的高频词“王师”“遗民”“大散关”“胡”,并结合历史背景和一段视频,让同学们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作品研究二组带领大家边读边找诗眼,并补充讲解相关创作背景,在深情地朗诵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最后,全体学生将陆游作品中的名作佳句串联在一块,齐声吟唱。歌声悠扬,饱含深情,受到了在场老师们的好评。一个诗人,一段探索,一次经历,一次成长,实践育人,提升德行。
在学校录播教室,朱文瑞老师带来数学自动课堂《可能性》的课例展示。课堂伊始,朱老师利用摸球游戏引入,学生们在游戏中感悟“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的意义,通过摸球游戏,孩子们理解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能够对事物的可能性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朱老师设计了放球游戏,学生按照要求在袋子中进行放球,巩固了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放球,学生整理出袋子中可能是红球的五种情况来进行第二轮摸球,从而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通过了解数学史,学生感受当试验次数足够多的时候,人们在不确定事件中也能发现规律。最后,朱老师设计了砸金蛋和转转盘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学得开心,玩得有趣,切实体会到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不确定事件的魅力。本节课上,孩子们能够自主回答问题,并自动请教他人,展现了晓庄小学的自动课堂。在“人人都是小先生”的理念下,孩子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两节课后,全体来宾先观看了专题片《亲生活教育:续写晓庄新篇章》。该专题片回顾了晓庄小学五年多来围绕“亲生活教育”的办学历程,从行知文化的打造、四力教师队伍的建设、自动课堂的研究、长程作业的研制、评价机制的探索等方面介绍了办学的所思所做所获。
接着是探寻高品质办学之道沙龙主题研讨,沙龙由南师大乔雪峰教授主持,参加研讨的有南师附中仙林小学书记肖全胜、南京市金陵小学校长陈健、南京市八卦洲中心小学书记蒋宁、南京市晓庄小学书记金立义。本次沙龙围绕“问道 追寻 赋能”三个关键词展开。蒋宁书记认为高品质办学之路需要学会传承悠久的历史,并作出新时代的应答,需要发挥当下的优势,通过名校长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未来发展方向,追寻内涵特色发展之路。肖全胜书记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办什么样的教育,并提出高品质的教育应该是有品位、讲品行,重品格的。陈健校长认为高品质教育应该以学为中心,以儿童为根本,办学应该彰显儿童性、互动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要注重课堂的“真”,关注学习的状态、表达的形态、思考的样态。金立义书记认为高品质教育应体现三个“大”:教育理念的大视野,唤醒生命的自觉,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教师要有大情怀,以爱为底色,教师要变教育职业为教育事业;教学要有大格局,注重指导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能力,提升素养。
沙龙研讨结束后,南京师范大学程晋宽教授以《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高品质学校建设内生路径》为题,作了专题讲座。程教授从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问题提出”“现实挑战”“内生路径”“未来审视”四个方面展开。程教授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面向2035年高品质学校建设方式应该转变:从“内卷”转向“内生”、“共生”。程教授认为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内生路径应该有高质量教学、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高品质学校的内涵建设,发挥校长领导力,高品质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维度。最后程教授提出卓越课程与教学创新中的领导思维是追求高品质教育的关键。
最后,栖霞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李斌作总结。
一、特色鲜明,成果丰硕
今天,我们走进晓庄小学,通过参观校园特色文化、观摩教学改革课堂、观看亲生活教育专题片,看到了行知精神在晓庄小学的坚守与发展。浓郁的行知文化,独特的长程作业,小先生制的儿童自动课堂,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等等,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晓庄小学办学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年多,但是办学特色鲜明,成果丰硕,成绩的背后彰显了全体晓庄人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精神。
二、专家引领,面向未来
本次活动成功地推动了2023年度栖霞区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校地合作重点项目落地。未来我们要像解剖麻雀一样,每学期走进一所中小幼校园,开展一次专题研修活动,通过重点合作项目的持续推进,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基础教育示范校、基地校和标准校。
今天乔雪峰教授主持的沙龙研讨:“问道 探寻 赋能——探寻高品质办学之道”和陈晋宽教授的专家报告:“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高品质学校建设内生路径”,两位导师的高位引领,为栖霞教育进一步探寻高品质办学指明了方向。
三、孜孜追寻,勇毅前行
在本次活动中,各位专家和来自一线的书记、校长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实践经验,也提出了不少面对的困难。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国家级基础教育高品质示范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本次活动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品质办学需要我们校长不断提升领导力,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办学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造福一方百姓。在座的书记、校长都是栖霞教育领头人,要直面困难,挑战自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期待在栖霞这片沃土上能不断涌现出各类教育名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