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初以来,美国挑起的关税战,遭遇了中国的坚决回应和强硬反击,让美国也不得不释放缓和信号。
目前,关税战实际上陷入了“僵局”。
不仅当前僵局不在美国的计划之内,这场关税交锋还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sign of the times)。
美国传统盟友和伙伴,第一次拒绝选边站队。
不仅没有站队美国,也没有刻意疏远中国,而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同中国进一步搞好关系,加强合作。
美联社对这个变化,用了一个不太友好的词,说为了对冲风险,美国的盟友和伙伴正在“取悦”中国(cozying up)。
上周,瑞士同时在太平洋两岸开启了访问。
瑞士总统去华盛顿游说,争取减免31%的关税,另一位高官则赶到了中国,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愿,推动自由贸易升级。
一个去美国,一个去中国。
美联社也知道,目前的状况是美国应得的。
在开启对等关税后,美国充分展示了傲慢,对其他国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并且因为自己施压让对方害怕,还沾沾自喜。
因为金融市场的动荡,美国很快对大部分贸易伙伴做出了暂缓90天对等关税的实施,大家也都知道,美国根本不是在照顾盟友。
对中国离谱的145%关税,则显示出,美国的关税已经超出了理性范围。
相比之下,中国不仅表现出了超强定力,让自己成了更加稳定、可以预测的贸易伙伴,而且向其他人伸出援手,化解关税冲击。
中国的开放、多边主义,这一次让美国的传统盟友、伙伴看的非常清楚。
他们也并不认同这样的暴力关税。
美联社认为,此时此刻,美国其实是非常需要盟友的支持。
从4月初开启的关税战,其实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进口,中国对美国关税的反制与冷处理,让它进退两难。
跟踪船只的Port Optimizer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周,抵达洛杉矶港的集装箱数量下降了近36%。
而为了面子,避免承认关税战已经伤害到了经济,美国现在还不想减免关税来破解目前僵局。
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没有盟友来支持。
在最新的益普索民意调查中,全球第一次有更多的人认为,中国对世界有积极的影响,而不是美国。
民意调查专家直言不讳地提到,美国施加的关税不受欢迎,被广泛抵制。
与美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加拿大,一直在强硬回击。日本也没有一味隐忍,而是强烈敦促美国重新考虑(关税)。
美国传统盟友的选择,体现了利益格局的变化。
在这么多年的贸易中,中国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和东盟。
这种持久贸易联系,让双方彼此获益。
中国一直在提,不希望各国选边站队。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格林伯格地缘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修·古德曼认为,真实的情况是没法选。
夹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非常难,大家不可能只选一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国。
对于东盟国家来说,2024年与美国的贸易总额为4770亿美元,其中包括向美国出售的价值3,520亿美元的商品。
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更多。
如果一定选,只能两边站。
大部分国家,既需要与中国保持经济联系,又需要与美国市场保持经济联系。
事实也是如此,美国大部分的传统盟友和伙伴,这一次并没有完全跟随美国脚步,做出了理性的选择。
拉帮结伙孤立另一边的时代,已经结束。
此前,中国也警告,任何国家与美国达成的协议,都不能损害中国的利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坚决对等反制。
中国已经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准备,但也在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