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立陶宛完成了议会选举,执政联盟遭遇惨败,反对党社会民主党成为大赢家,获得了54个议席,并立即开始组阁。

最新消息显示,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斯,现在是立陶宛准总理。他在近日表示,立陶宛允许以“台湾”的名义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不过,帕卢茨卡斯并未明确表示,如果北京提出要求,是否会要求“代表处”更名。
另据《波罗的海时报》的报道,帕卢茨卡斯还表示,他领导的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在被问及是否会寻求立陶宛驻华大使以及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回归时,帕卢茨卡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众所周知,中立关系恶化,源于立陶宛政府一意孤行,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并且允许以“台湾”的名义设立代表处。随后,中方对立陶宛进行了坚决反制,两国关系陷入谷底。
不过,立陶宛国内一直有一股声音,那就是希望恢复对华接触。赢得连任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今年5月初曾提出,台当局在该国设立的所谓“台湾代表处”应该改名,以稳定立陶宛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赢得总统选举的瑙塞达在庆祝
瑙塞达当时还强调,有必要与两岸进行相互尊重的对话,立陶宛政府更正有争议的名称,可以释放出对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信号。
不过,对于瑙塞达的说法,当时的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并不认同,她声称强迫台当局更改,既不明智也无用。值得一提的是,希莫尼特当时正在与瑙塞达竞争总统职位,但是遭到了失败。

恶化对华关系的希莫尼特
需要指出的是,立陶宛是议会制国家,总统并非摆设,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责是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
在立陶宛总统竞选结束近半年之后,迎来了议会选举,并且即将产生新的总理。作为准总理的帕卢茨卡斯,被看作是立陶宛下一届政府的话事人,所以他的态度至关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帕卢茨卡斯与瑙塞达比较接近,这对改善中立两国关系很重要。
自遭到中方反制后,立陶宛的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尽管中国与立陶宛的直接贸易额不大,但很多跨国集团在立陶宛开设公司,与中国的关系恶化后,立陶宛国内不少跨国公司直接迁出,对其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尽管立陶宛政府多次表示希望改善对华关系,却始终没有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所以导致双方的关系没有实质性改善。如果帕卢茨卡斯希望全面恢复对华外交关系,那就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下定决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台北市夜景
现在解题思路和答案都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如果帕卢茨卡斯还无法交出正确的答卷,那就很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