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海有个现象,那就是上海人撤退情况。原本很多人居住的社区,因为种种原因,上海人就慢慢搬离了。今天就简单谈一下这个现象。
市区撤离
上海现在最著名,最值得研究的,就是市区的大撤离。
老早底,上海市区非常热闹,各区一到礼拜天,就人山人海的。
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种种原因,人气大不如前。
诸如提篮桥、八埭头、四川路、老北站这些上海人耳熟能详热闹地段,人口却越来越少。
我表弟小舟,就从唐山路搬迁到了江湾镇的动迁房。
询问表弟,对搬迁到虹口边缘之地的感受。
表弟如是说:北外滩买不起,其他地方也很贵,只能去动迁房了。其实动迁房也蛮好的,周围也很热闹的,地铁也要造好了,我们都适应这里了。

虹口被大拆大建,养也半斤八两。
我有个朋友老肖,老早住在许昌路的,现在居住在浦东曹路。
对于搬迁到曹路,老肖直言不讳的说:没办法呀,不搬过来住那里呢?杨浦买不起,更远的地方不想去,也就曹路还好混混。现在曹路的上海人?多呀!交关杨浦、虹口的人搬过来。一口上海闲话!

郊区撤离
不要以为,只有市区才车里,郊区的上海人,也在频繁撤离!
一个著名例子,就是临港新片区的平安社区。
我有位朋友,住在这个平安社区。行政区划在奉贤,经济依靠临港。
一开始,她很喜欢这里,因为背靠临港,特别是毗邻特斯拉,带来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经过几年时间,她被奉贤所震慑。
于是乎,举家迁移到了临港滴水湖地区。
她告诉我:买临港不是不可以,但别买奉贤临港,真的是一言难尽。我们那小区,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迁徙到了滴水湖,彻底的和奉贤说拜拜!



还是奉贤,有一个上海人飞地——塘外镇。
60年代开始,南市区学农、插队落户、农场职工相继到来,让奉贤这个小镇,成为了上海人的飞地。
至今,这里还住了很多南市区的老年人,还保留了一部公交车——沪塘专线,从塘外开到南市的淡水路、金陵东路。

然而,最近几年,这个飞地也在急剧变化。
这里面居民告诉我,大量上海人正在搬出塘外。
有能力的搬回市区(很少),或者搬到南桥。能力一般的,搬到奉城、四团。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年人了。
这个上海人的奉贤飞地,正在以飞快速度消失。

环沪撤退
那么,上海人在周边城市,长三角的社区怎么样呢?
可以说,有的地方上海人显著增长,有的则快速消亡。特别是前些年,那种炒作环沪版块的社区,大部分都萧条没落了。
嘉善,在鼎盛时期,曾经有大批上海人,坐着大巴车,被中介诓过来买房。
现在呢?晚上跑到那边商品房,入住率很低。
而附近的马路,连一个人都没有,都可以在路中央踢足球了。
价格也从高峰期的1万8,到现在的8000。

此外,崇明岛上,还有一块属于启东的土地。虽然地理上属于崇明,但行政区划却在启东。
因为属于江苏启东,又在崇明岛,当年也兴起了楼盘,吸引了一群上海人来此买房定居。
前一阵,我和小舟前往这里一探究竟。
发现这里的社区,都是欧式建筑,造的就像英国伦敦的山寨版一样。
虽然房子建造的非常漂亮,花园洋房的。但就是一点,没人!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四处闲逛的上海老爷叔。
询问之后,老爷叔说:上海人?都跑光了!这赤佬地方,谁会来?!我当时也是被骗过来买了房子!
我说:那么,可以把这里房子借出去伐?
老爷说:撒么事?借出去?借不出去的!谁会来啊!真要住,300元一个月!你来伐?我帮你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