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再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

清河叙事 2024-05-24 07:14:49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宋代的非常重大疑案之一,之所以此次事件显得非常重大,是因为赵匡胤等通过这一事件取代后周柴氏,建立了大宋王朝。

赵匡胤得以“黄袍加身”,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而且,此次事件让赵匡胤更深切地认识到兵权对于皇权的重要性。

于是在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刚黄袍加身一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像平时经常做的一样,喊着曾经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喝酒聊天。

喝到一半,赵匡胤突然话锋一转,聊到了兵权上边,其大致意思就是,你们功劳我能体谅,苦劳我也体恤,只不过今后我只想让你们得富贵,不想再让你们涉及兵权了。

他的一些老兄弟们一听,各个面面相觑,心里边也都清楚,现在这是在给他们敬酒吃,如果不吃,接下来的一定就是罚酒。

于是为了向赵匡胤表忠心,纷纷表示自己愿意放下兵权,只要荣华富贵,最终平稳完成了权力交接。赵匡胤也就兵不血刃的成功收缴兵权,从而开创了“杯酒释兵权”的先河。

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实际上是在两害相权衡中取其轻的明智之举。

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近百年的黑暗统治,让中华大地重回一体,带来久之不易的和平和安定,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一次著名兵变事件,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变,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街道镇、定守将报告,称辽朝与北汉联兵入侵,请求朝廷发兵增援。

宰相范质等人不辨虚实,匆忙决定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禁军北上御敌。当赵匡胤率军行至京城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时,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和幕僚赵普发动兵变。随后也拿出了准备已久的黄袍,随时给赵匡胤披上。

赵匡胤回到部队中,在众臣的强烈要求下,穿上黄袍,登基为帝。他心知肚明手下的意图,但并未强行制止。

因为当手下的一群人给他黄袍加身,拥立他做皇帝的时候,他就变了,他如果不当,这群拥立追随他的人怎么办,按谋反论罪,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会寒了手下一大帮的人的忠心,以后不会有人再给他赵匡胤卖命。

当他接受朝廷的安排,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时,他赢得了权力,但也成为朝野权倾的第一实力者。赵匡胤的选择既显示了他对忠诚的坚守,又暗示了他对权力的渴望。

陈桥兵变只是一次政权交接的事件,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轻松登基,是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一方势力的领袖。据历史记载,在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之前,他已经攻下了陕西、河南等多个地区,拥有了庞大的势力。

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凭借着自身的才干和决断力,成为了统一天下的最佳人选。他夺位时并未大肆杀戮,而是采取措施保护太后与民众,赢得了人心,避免了政权交接时的动荡和血腥。赵

陈桥兵变的影响

陈桥兵变的成功导致了北宋军事政策的明显转向,产生了多重深远影响:

强化军事力量:兵变后,北宋政府开始强化军事力量,改进了士兵待遇,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增加军队规模,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威胁。

在后世很多学者和史学家说“陈桥兵变”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神话,因为这一事件的过程让人很难以相信这是一场兵变,而且这场兵变的性质与前朝其他的冰垫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在宋代以前,但凡政权的更替,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战乱,兵不血刃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而且,每次改朝换代,都是一次天下大乱。“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的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战争的本质。

早期经历,个性强横

赵匡胤生逢乱世,乱到什么程度,五代十国恐怕至今也有不少人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匡胤就成长在五代十国的尾巴上。

五代十国是“安史之乱”以来政治形势的极端化发展,刀光剑影,群雄逐鹿、腥风血雨、人人自危,在这个时代里,谁有军权谁就是老大,改朝换代,登记称帝,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

而赵匡胤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是赵弘殷次子,赵弘殷出身官宦世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救援后唐庄宗有功,负责管理禁军。后周建立的时候,参见淮南之战。后来,跟儿子赵匡胤掌管禁军。

赵匡胤跟随的后周太祖,也就是郭威,曾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亲军,后因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有功,在后汉有了不错的发展。

只是,到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的时候,郭威的处境就变得糟糕了起来。备受打击的他,索性直接穿上龙袍,推翻了后汉的天下,建立后周。

可以说,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有一半都是学的他。

郭威即位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但他没有留在郭威身边,而是投奔了郭威养子柴荣。

柴荣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的将才,为郭威立下汗马功劳。

他甚得当时已是开封府尹柴荣的赏识,成了柴荣的核心部属。三年后,郭威病死,周世宗柴荣继位后重用赵匡胤,赵匡胤跟随周世宗率兵征辽。

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下,赵匡胤悄咪咪的完成了一轮权力大洗牌,将实权握在了自己手中。

显德六年,也就是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7岁幼帝柴宗训被扶上皇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柴宗训刚刚登基,朝廷就接到密报,说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边境岌岌可危。赵匡胤被派往边境打仗,但几场仗下来,都是败多胜少,没法跟朝廷交差的他,最后才发动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实际上,作为结束百年割据局面的开国皇帝,他还做了许多制度设计方面的事儿。这些事儿,影响了两宋数百年,也决定了宋王朝的风骨。但今天,我们主要捋一捋他这一生影响重大的事儿史。

0 阅读:41

清河叙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