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做芯片,被华为采用,累计卖出50亿颗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 2025-04-28 17:49:21

很多人以为硬科技创业者都是技术大拿,再不济也是个技术发烧友,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却是个大专学历,从送快递起家的“奇人”,他就是刘吉平。

刘吉平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所以在考上江西外贸学院之后,他就有要赶紧赚钱的想法。

在尝试过酒店实习、快递员等职业后,他瞄上了芯片销售的工作,进入了芯片领域,之后更是自己成立了芯片公司——航顺芯片,专注国产芯片自研。

如今航顺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50亿颗,还获得了中国电科、中科院、顺为资本等8轮融资,还被华为、比亚迪等品牌的产品采用。

复盘刘吉平和航顺芯片几年走过的路,有几点非常关键:

1.敢想敢做,抓住国产替代的风潮;

2.“死”磕技术,要做就做最好的;

3.硬科技企业最大的生存法则是“长期主义”。

01

抓住国产替代风潮

做国人自己的芯片

刘吉平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1998年。

彼时,在深圳打工的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芯片生产线,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就像打开新世界的钥匙,让他彻底迷上了这个领域。

但真正刺痛他的,是2003年的一场技术谈判——国内某家电巨头想采购一款主控芯片,却被国外供应商傲慢地告知:

“这个技术,你们中国人十年都做不出来。”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核心技术不是钱能买来的。”刘吉平回忆道。

他辞去月薪过万的管理职位,揣着全部积蓄30万元,在东莞租下一间民房,带着三个工程师开始了“疯狂”的创业。

没有设备,就自己改装二手仪器;没有人才,就跑到高校实验室“蹲点”挖人;资金链断裂时,甚至抵押了老家房子。

“最惨的时候,公司账上只剩37块钱,但我始终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做出自己的芯片。”

02

“死磕”技术

要做就做最好的

2013年,航顺芯片推出首款32位通用MCU芯片HS32F103,性能对标国际巨头意法半导体,价格却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

这款产品迅速在工业控制领域打开局面,订单雪片般飞来。

但刘吉平深知,真正的战场在车规级芯片——这里的技术门槛高到令人窒息,国外厂商垄断率超过95%。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2018年,航顺芯片启动车规级芯片研发,团队在实验室连续奋战了整整15个月。

为了测试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工程师们把电路板泡在冰水里模拟低温,用喷火枪烘烤测试耐高温性能。

刘吉平亲自带队跑遍了国内十几家汽车厂商,用最“笨”的办法——免费送样、驻场调试,一点点啃下客户。“

“当时有车企负责人说,你们的产品参数达标了,但我们不敢用国产芯片。我告诉他,出了问题我赔你十条生产线!”

2021年,航顺芯片的车规级芯片终于通过AEC-Q100认证,成为国内少数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如今,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智能座舱里,都跳动着一颗颗“航顺芯”。

03

硬科技创业的“生存法则”

——长期主义

在航顺芯片总部,刘吉平的办公室挂着四个大字“长期主义”。这不仅是他的创业信条,也是硬科技领域的生存法则。

他算过一笔账:一款车规级芯片从研发到量产需要投入2000万元,周期至少三年,而消费级芯片的投入只有十分之一。

“很多投资人问我为什么不抄捷径?但芯片产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脚踏实地。”

这种“死磕”精神,在航顺芯片的每个细节里都能看到——他们自主研发的EDA工具链可以精确到0.1纳米的电路设计,测试实验室的精度比国家标准高出两个数量级。

正是这种偏执,让航顺芯片在短短十年间积累了500多项专利,成为国产芯片的“技术尖兵”。

深圳南山科技园的落地窗前,刘吉平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感慨万千。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如今已成为中国硬科技的“心脏”。

航顺芯片的崛起,恰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浪潮汹涌澎湃。

“未来十年,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芯片企业。”刘吉平的眼神坚定,“我们这代人,有幸站在历史的潮头。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用技术改变世界。”

04

谷仓硬科技孵化器“硬核”助攻

——中国硬科技创业者

刘吉平的逆袭之路,折射出中国硬科技产业的集体突围之难。

作为专注硬科技领域的孵化器,我们深知:硬科技创业不是九死一生,而是十死无生。

在这里,创业者需要面对的是比互联网行业更长的技术验证周期、更高的资金门槛和更残酷的市场竞争。

为此,我们构建了独特的“硬科技创业生态”:

1.技术赋能:谷仓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顶尖机构,搭建EDA设计平台、晶圆中试线等基础设施,让创业者不再“从零造轮子”;

2.产业资源:与产业龙头企业共建应用场景实验室,帮助初创企业快速完成产品验证;

3.资本护航:设立超十亿规模的硬科技基金,专注投资“卡脖子”技术领域的早期项目;

4.陪跑服务:组建由产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从技术路线规划到量产交付全流程陪跑。

“谷仓不是简单的孵化器,而是创业者的产品合伙人。”某被投企业负责人坦言,正是谷仓孵化器帮忙对接的封装测试资源,让他们的新产品提前半年面世,抢占了市场先机。

0 阅读:0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

简介:谷仓科技集团旗下平台,聚焦新国货研究、培训、孵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