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余辆比亚迪新能源车出海!全球最大运输船首航巴西

俺是元小锂 2025-04-29 02:31:21

4月27日晚,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搭载7000余辆比亚迪新能源商品车首航驶往巴西,是国内汽车单次出口量最多的一个批次。

作为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全球装载量最大的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堪称“海上汽车宫殿”。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相当于在甲板上并排停放18辆标准轿车。拥有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相当于一次运走2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停车空间。共16层甲板,配备4层可调节甲板,通过先进的升降平台系统,可实现不同车型的高效混装。服务航速19节,确保航线的高效直达,进一步缩短运输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助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安全地抵达全球用户手中。

比亚迪为什么要自建运输船队?物流成本控制、应对国际运输瓶颈,之前报道过的汽车运输船短缺问题。另外,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先企业,出口量增加,自建物流可以保障运输效率,减少对外部航运公司的依赖,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

这艘船的设计有16层甲板,4层可调,升降平台系统,装载不同车型时更灵活,如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尺寸不同,可调节甲板能优化空间使用,提高装载量。服务航速19节,这比一般货船快可能更快,有助于缩短运输周期,降低库存成本,加快车辆交付。

巴西作为目标市场,因为南美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以及比亚迪在当地的布局,工厂或合作伙伴。首航巴西意味着比亚迪在拉美市场的战略重点。同时,单次7000辆的出口量显示比亚迪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效应,对当地市场产生冲击,提升品牌影响力。

比亚迪自建船队引发其他车企效仿,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比如蔚来、小鹏等,可能会考虑垂直整合供应链,包括物流环节。同时,这也可能推动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因为需要建造更多 specialized 的汽车运输船,提升国内造船技术。

全球汽车运输船长期面临短缺,2023年船舶租金同比上涨超300%。比亚迪自建船队直接打破运力掣肘,避免被国际航运巨头“卡脖子”。单船9200车位设计+19节航速(高于行业平均16-18节),缩短运输周期30%以上,每辆车物流成本可降低约15%-20%。4层可调甲板与升降系统支持混装不同车型(如海豹、ATTO 3等),提升装载效率15%,适配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甲板面积相当于20个足球场,采用“蜂巢式”布局算法,空间利用率达95%(行业平均约85%)。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如电池SOC),确保运输安全;数字孪生系统优化航线规划,降低10%燃油消耗。虽未披露燃料类型,但结合比亚迪“零碳园区”经验,未来或引入LNG动力甚至电池+光伏混合动力船舶。

2023年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0%,但渗透率仅2.5%。此次7000辆(相当于巴西2023年新能源车总销量的35%)的规模化投放,将快速抢占心智份额。巴西政府要求电动车本地化率超60%方可获补贴,此次海运或为后续在巴伊州建厂(计划年产能15万辆)的零部件运输探路。巴西港口可覆盖阿根廷、智利等左翼执政国家,契合其新能源政策倾斜,形成区域集散中心。

比亚迪同步推进“造船+建厂+充电网络”,复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模式,但更强调全链条控制。传统汽车运输船设计基于燃油车(高度1.5米),而电动车因电池需更高层高(1.8米),比亚迪的甲板调节技术或成新行业规范。奇瑞、上汽等已启动造船计划,预计2025年中国车企自有船队将覆盖50%出口量,改变全球滚装航运格局。

比亚迪计划2年内投运8艘同类船舶,年运力超70万辆,相当于大众集团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中集来福士等船厂借此积累高端滚装船技术,挑战日本今治、韩国现代的主导地位。或向其他车企开放运力,转型为“新能源汽车海运平台”,类似特斯拉开放超充网络。

比亚迪此举绝非简单的物流优化,而是以“海运革命”撬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当传统车企还在纠结“电动化转型速度”时,中国车企已开始改写国际供应链规则。这场竞争的下半场,或将见证“得物流者得天下”的新逻辑。

0 阅读:0

俺是元小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