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泄不通”:一位老中医眼中的慢性前列腺炎

医善讲坛 2024-05-22 17:18:24

我是一名老中医,行医数十年,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积累了一些心得。我发现,许多患者的病症虽然各不相同,但追根溯源,都与“不通”二字脱不了干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是导致前列腺疾病的根源所在。

记得几年前,一位中年男子神情沮丧地来到我的诊室。他姓王,45岁,是一位建筑设计师。王先生告诉我,他被慢性前列腺炎折磨了将近十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还伴有会阴部坠胀疼痛、肛门坠胀不适等症状。他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西药、理疗等等,但效果都不理想,让他对治疗失去了信心,生活质量也大受影响。

我让他伸出舌头,仔细观察,发现他的舌质暗紫,舌苔白腻,脉象沉涩。中医认为,舌质暗紫、苔白腻、脉沉涩,是气滞血瘀,湿浊内阻的典型表现。气滞血瘀,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不通则痛;湿浊内阻,则会加重气血运行的阻滞,使病情更加复杂。

通过与王先生的交谈,我了解到他工作压力很大,经常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又喜欢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湿浊内生,最终引发了前列腺炎。

针对王先生的病情,我制定了“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我为他开具了一副中药方剂,并详细解释了每味药的功效:

当归、赤芍:  活血化瘀,是治疗血瘀的常用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阻滞。

桃仁、红花:  活血祛瘀,可以增强当归、赤芍的功效,并能消肿止痛。

泽泻、茯苓:  利水渗湿,可以帮助体内排出多余的水湿,减轻湿浊对气血运行的阻滞。

陈皮、木香:  理气健脾,可以帮助脾胃运化,防止湿浊的再生。

甘草:  调和诸药,增强方剂的整体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我还鼓励王先生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适当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规律饮食,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湿浊的排出。

王先生遵照我的医嘱,按时服药。一个月后复诊,他的面色红润了许多,舌苔也变薄了,心情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症状明显改善,会阴部坠胀疼痛、肛门坠胀不适也减轻了不少。

0 阅读:1

医善讲坛

简介:分享生活感悟,留住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