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一直针对中国?英学者揭秘:中国犯了一个“原罪”

小旭阅览趣事 2025-04-30 18:14:31

文丨四月

编辑丨四月

前言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愈发尖锐。美国一方面高呼要与中国“合作共赢”,但另一方面却通过各种方式加码制裁,步步围堵。

这种矛盾的表现,正好反映出一个事实——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焦虑,远不只是担心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接近,更多的是害怕中国打破了既定的世界秩序。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美国如此焦虑?为何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路径”有着如此复杂的情感?

中国的“原罪”:自主成功让世界焦虑

英国《欧洲时报》的一句话道出了核心:“中国的‘原罪’,不是扩张,也不是野心,而是没靠西方‘授权’,就自己成功了。”

这话虽然简短,却把中国近年来崛起的独特路径一针见血地剖析了出来:没有依赖西方的规则和逻辑,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世界的现代化模式真的只有一个标准?中国的崛起,究竟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还是对传统西方模式的颠覆与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难道中国的成功真的只是“犯规”了吗?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全球现代化的标准和规则,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总是坚持“现代化只能西化”的主张,认为只有通过自由市场和民主制度才能实现国家的腾飞。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依靠自己的制度优势、文化背景和国家规划,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2009年,当中国的GDP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西方世界的警觉开始升温。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评估”的核心内容,成为不可忽视的全球力量。

但奇怪的是,中国并没有按照西方设定的剧本来行事。相反,它并没有盲目跟随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绩。

例如,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突破30%,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首次超过2.6%。这些成绩,几乎挑战了“现代化必须西化”的核心理论,也让美国深感焦虑。

这让人不禁要问:如果现代化可以不依赖西方的体制,是否意味着世界的“主导权”开始动摇?如果中国的成功可以复制,西方的全球秩序又该如何自处?

美国的“围堵”:源于剧本失控的恐慌

美国一直在试图“重塑”全球秩序,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在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战略对话中,美国首次公开表态,要“重塑印太秩序”,这是围堵中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从那时起,围堵中国的措施日益加剧:芯片封锁、产业转移、军事合作、价值观动员……种种手段在不断加码。

在2022年,美国组建了“芯片四方联盟”,通过联合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削弱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同时,“印太经济框架”的推出,也企图将中国排除在外。然而,这一切的努力似乎没有遏制住中国的崛起。

事实上,中国并未因外部封锁而停滞不前,反而在自主创新和技术替代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比如,C919大飞机的量产,华为麒麟芯片的回归,甚至北斗系统的全球覆盖,每一个节点背后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金融时报》也曾承认,尽管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但中国并未“掉队”,反而形成了一个不依赖西方的独立发展体系。

美国的恐慌,正是源于这种“剧本失控”的局面——原本设计的中国依赖美国的局面已经彻底改变,反而变成了美国在依赖“围堵”中国。

这究竟是西方世界对于“非西方成功”深深的不适,还是全球秩序的自我调整呢?

表面上看,中美对抗主要是战略、技术、市场等方面的较量,但深层次的矛盾其实是文明价值观的碰撞。

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现代化必须西化”的主流观点,它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路径:依托本土文化和制度创新,不仅可以实现经济高效,还能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这种模式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尤其是来自非洲、东南亚以及拉美等地区的国家,他们开始尝试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模板”,要求所有国家必须按照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标准来发展。

然而,中国的成功让这种“价值模板”出现了裂缝。正如英国学者吉拉尔德·莱昂所说:“中国的问题在于,它不是挑战西方价值,而是提供了另一种范式。”

中国的路径并不是否定西方的现代化经验,而是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文明可以多样,现代化的方式不必单一。

这种文明意义上的系统冲突,正是中美对抗的根源所在。

中国的成功,不仅仅是对西方模式的挑战,它还给世界展示了一种多元化的可能性——现代化未必只能遵循一种标准,文明的发展可以有自己的路径。

结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崛起无疑是最具争议与挑战性的现象。美国的围堵,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恐惧,更是对其自主崛起模式的深深焦虑。

中国的成功,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现代化范式,更让全球对于“如何走向现代化”产生了新的思考。

从文化到制度,从技术到市场,中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秩序。美国试图通过围堵和制裁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事实证明,封锁并没有让中国停下脚步,反而催生了更多的自主创新。

这种全球视角下的竞争与合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中国的成功,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现代化未必只能依赖西方的模式。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或许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课题。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代化”的多样性,思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中国的崛起,不仅为世界提供了新的经验,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的世界秩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作为普通人,你如何看待这场全球范围内的“规则重写”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观察者网

0 阅读:16

小旭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