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了,“供销社”要回来了?靠它打通未来统一大市场?供销社咋又回来了?和普通超市啥区别?统一大市场要靠它?

锄禾园 2025-04-30 00:03:51

今天的讨论,来自于湖北的一篇报道。据报道:湖北的基层供销社建设在今年得到了恢复,已经达到了1373家。还有人在公务员招聘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就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招公务员。根据这些信息,人们发生了普遍联想:“供销社”要重出江湖,“供销社”要回来了!

其实,已经30多年过去了,现在看到的“供销社”已经不是原来的“供销社”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供销社它就又回来了呢?

以前的供销社,我们抱怨它店大欺客。现在的供销社呢?除了基本的瓜果和蔬菜,现在甚至还有了理发、手机维修等服务。这和现在常见的小超市有啥区别呢?区别在于:要打造并打通未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笑:现在手机下单都直接送货上门了,谁还需要供销社啊?这还真需要供销社!因为现在的供销社,基本上都在做着农村的事!所以如果你现在生活圈子基本固定在城市里,那这供销社的事几乎和你是八竿子打不着。

说回打通未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这事。

首先,马上五一了,又到了可以网购血拼的时候了!甚至不少城市,都可以早晨下单晚上到货了。可你别以为全国都会这样。很多的农村乡镇,还是只能依托慢悠悠的邮政才能收到货,时效性更是没法保障。其他的快递呢?要么只能到乡镇自取,要么就干脆不揽活了。

其次,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越来越吃力。现在人们感觉在超市里购买水果、粮食,总是涨价。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一直高不起来,原因就是粮价太低了,导致农民没有热情。究其原因,不外乎中间商层层加价。

再次,信息差。农民和市场之间,永远就和盲人与象一样,彼此摸不到彼此的门路。现在有很多现象级的热点,比如今天这个水果火了,明天那个蔬菜贵了。于是得到消息的农民疯狂扩大产能。但信息差带来的“火”,也不会维持多久,短则几个月,多则小半年,市场上原本“火”的农产品,就会立马不值钱,农民更是得到了一地鸡毛。这时候,如果有了国字号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供销社号召,统购统销,明码标价,仓储物流不再让农民有负担,让农民踏踏实实种地,不再一边想着农药化肥和种子,一边想着市场行情,积极性还会差吗?

最后,角色的变化。以前的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从事的是传统且单一的农资产品和日用品的经营。而现在根本不缺这种经营商户。供销社“重现”,更大意义上是为了乡村振兴,转变观念。从向农民牟利,变为为农服务。在这个方向下,土地托管、收储加工、农村合作金融贷款,甚至快递物流、电子商务,都属于供销社的业务范畴。

所以说,对于90后和00后一代人,以后他们印象中的供销社,肯定和70后与80后一代不同了,供销社,已经从以前在那工作“有身份”,转变为了打通未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的根据地。

0 阅读:0

锄禾园

简介:我是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解读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知识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