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
张默瞅着手里的这枚钥匙,一时摸不着头脑。
今天上午,张默收到一封信,信倒是简洁,上面就一行字。
“明天中午到城外五里的李家村破庙碰面。”
除了信,就只有这枚钥匙,钥匙上面就刻着“乐善好施”四个字。
张默是左看看,右看看,扒拉着钥匙,可怎么也想不通,这信是谁给自己寄的?寄钥匙干嘛呢?
自己平时经营着一家豆腐摊,平时卖卖豆腐。
康熙爷年间还中过秀才,闲些时候,看到穷人家玩耍的孩子也会教几个字。
这日子吧,虽不算富裕,倒也过得踏实。
自问没做过亏心事,反倒是有时候看到挨饿的乞丐,还会送上几块豆腐。
张默能帮就帮,街坊们对张默也是很热情。
平时呀,日子周转不开了,也都帮衬着张默。
甚至最近有个姑娘,大家闺秀模样,斯斯文文的,两人经常一起聊诗词歌赋。
这一来二去呀,两人相处的倒还不错。
说来也奇怪,自己平时也没得罪什么人,看着手里的信跟钥匙,一开始张默还以为是恶作剧,倒没有理会。
可越想越奇怪,城外五里地,自己也曾经去过几次,那里大多是穷人佃户。
按耐不住好奇心,一拍大腿呀,决定还是明天去破庙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张默收拾好摊前的东西,朝城外出发。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李家村外面。
张默脚步慢了下来,边走边看。。
村里房子破破烂烂的,大多数村民脸上都有菜色,显然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好。
按照信里说的位置,找到了破庙。
张默上前的敲了门,“有人吗?”
没过一会儿门开了。
一位邋遢年迈的老人打开门,看到张默就笑了。
反倒是把张默搞的一头雾水。
张墨开门见山:“老人家,这封信是你寄给我的吗?”
老人倒没有急着解释,把张默请到庙里面坐了下来。
“张公子,小老儿李三,这封信确实是我寄给你的”。
“昨儿,镇上首富李老爷路过村头,掉下来两枚钥匙。”
说着李三就从怀里掏出了另一把钥匙。
两人把钥匙放在一起,一枚刻着“乐善好施”,一枚刻着“能服于人”。
张默皱着眉,一时也不知道这八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而李三呢,开始念叨起来。
“老头子我讨饭过活,睡觉也没个地,这不最近睡在这破庙里头。”
“赶巧看到李老爷,好几回拎着钥匙呀,往去山里跑,也忒勤快了点,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瞧了个真切,山里嘞,肯定有宝贝。”
“我也没个儿女,路边讨口饭吃,你瞧见我,不嫌弃老汉,还时不时给我口吃食,我也没什么报答你的,咱呐,一起去山洞瞧瞧,有宝贝呀,分了他。”
张默看老人说的倒也真切,相信了几分。
可这心里头呀,还是七上八下的。
“毕竟自个儿平日里可从不干昧良心的事,这要是进了李老爷的宝库,白拿宝贝搁家里头,晚上可睡不踏实。”
张默纠结了大半天,决定还是先去看看,万一真有宝贝,自己好好劝劝李三,可别动歪心思。
两人约定好,明天张默带上开路家伙事,李三指路,两个人一起去山洞瞧瞧。
就这样过了一天。
到了约定的时辰,张默带上柴刀来找李三,两人收拾好朝着山里走去。
李三神神叨叨的,生怕被别人发现,专挑小树林走。
小山村本来就穷,路又不好,一路颠簸。
走到山里面,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两人就这么七拐八拐,走进了一片深山老林。
李三指着前面的山坡,“张公子,翻过那个小山坡就到了”。
“只要进了前面的山洞,我们就能拿到宝贝了。”
正准备继续往前走,李三突然往地上一歪。
“张公子,我脚扭了,疼的紧,一时半会走不动了。”
张默倒也没有心急去找宝贝,放下手上的柴刀,就过来看李三伤势。
“要不你自己往前走,等拿了宝贝,你分我点。”李三就要把钥匙递给张默。
“老人家这怎么行?荒郊野岭的你一个人,我把你扔在这里,待会儿要有野兽怎么办。”
说着就背起李三,要带李三一起走。
李三犟不过张默,仍由张默背着他朝山坡走去。
没过一小会儿,两人来到一片藤蔓林。
张默对着藤蔓一顿砍,就看到林子后面一个山洞大门。
要不是李三指路还真发现不了这么隐秘的山洞。
两把钥匙插进去,山洞缓缓打开。
李三别提多高兴,三步并两步就进入了山洞,本以为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
没想到山洞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只木箱摆在正中间。
两人打开木箱。
就看见箱子里发黄的欠条,厚厚的一叠,堆满了整个箱子。
张默拾起看了起来。
有张家欠了十石米,李家欠了一亩田,王家佃户租了多少田每年应交多少租等等,张默看的眼花缭乱。
原来这竟是附近农户的欠条,尾款全是李老爷的名字。
没等张默看完,李三从箱底发现一封信。
“老夫年事已高,膝下无子,如有人看到这封信,可以凭这些欠条挨家挨户去收租,权当结个善缘。”
李三看到信并没有急着分欠条。
“这么多欠条拿去收租,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老头子这一把年纪跑不动了,这些欠条公子都拿去,公子做了富家翁分我点钱就行。”
可张默不是这么想。
这两天路过李家村,王家庄,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穷苦百姓。
条件稍微好点的打个补丁,还有的人衣不蔽体,实在是可怜。
“我也是穷人出身,大家伙日子这么苦,我怎么能拿着这些欠条再去压榨?”
“既然得到了这些欠条,不如一把火全烧了,外面乡亲们再也不用交租,过个好日子。”
张默说完这些话,还没等李三反应过来,抄起火把就朝箱子里扔去。
没想到李三呐,不仅没有恼怒,反而大笑起来。
李三拍了拍手,从山洞外走进来一大帮家丁打扮的人。
张默愣了愣,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老人开口道:“我并不是什么受你恩惠的乞丐李三,我就是镇上的首富李进。”
“这些天我女儿跟你有来往,回到家一个劲说你人品好,才学高。”
“我膝下也只有这一个女儿,所以扮成乞丐想看看你值不值得托付。”
“我命人送你一把钥匙,约你见面,邀你带上工具寻宝,路上我假装摔倒,就是想看看你有没有歹心,你若有歹心,老夫家丁时刻盯着你呢。”
张默一阵错愕,大半天都没有消化李老爷说的话,好奇问道:“那这些欠条?”
“这些欠条都是真的,前阵子我路过李家村,竟不想这里的百姓日子这般穷苦。”
“老夫有意毁掉这些欠条,引你到此,也是考验你是否心存怜悯,能不能守住家业,如今你一把火烧了,倒是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老夫在镇上观察你许久,你人品好,如今又通过了老夫的考验,小女跟这份家业老夫放心托付给你了。”
不久啊,张默与李老爷的女儿成婚,张默谨记岳父教给自己的“乐善好施,能服于人”这八个字。
夫妇俩一辈子在镇子上行善积德善事,家业壮大,儿孙满堂,成就了一段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