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理期弄脏店家多件新衣后拒买

小王有话要说 2025-04-30 13:35:48

2025年4月29日,江西景德镇一服装店发生纠纷:一名女顾客在生理期试穿4条裙子时,因血迹污染衣物拒绝购买。店主称,顾客仅愿支付清洁费,协商后警方建议以最低折扣500元赔偿,但顾客仍拒绝。最终店主因衣物无法二次销售选择销毁。涉事女子驾驶价值40万元车辆却拒赔的行为引发争议。

争议焦点与各方立场

责任认定

消费者行为:

女子在明知生理期可能发生侧漏的情况下连续试穿多条裙子,导致血迹污染。部分网友质疑其未尽注意义务,认为“弄脏即应赔偿”是基本责任。但也有观点认为,生理期属不可控因素,非故意行为。

店家处理:

店主强调血迹污染的衣物即使清洗也难以正常销售,销毁是无奈之举。法律界人士指出,消费者因过失导致商品损坏,商家可主张合理赔偿。

赔偿合理性

店家提出按成本价(500元)赔偿,但顾客认为清洁费已足够。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担责,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若衣物因污染贬值,顾客需按实际损失赔偿。

有网友指出,血迹涉及卫生问题,清洗后售卖可能侵犯其他消费者权益,销毁更符合商业伦理。

社会讨论与启示

舆论反应

批评声音:多数网友谴责女子缺乏公德心,认为其经济能力与责任意识不匹配。

防护建议:部分观点呼吁女性生理期试衣前做好防护(如使用生理期内裤或护垫),商家也可在试衣间提供一次性卫生用品,减少纠纷。

法律与商业实践建议

消费者:试穿易损衣物时主动确认身体状况,若意外污染应积极协商赔偿方案。

商家:完善试衣提示(如特殊时期建议防护),或参考日本“体调管理日”概念,提供应急防护工具。

纠纷处理:警方调解无果后,商家可通过民事诉讼追偿,避免激化矛盾。

类似案例参考

此前有消费者误刷872元要求退款遭拒,法院判决商家需返还款项。

得物平台因部分商品不支持无理由退货引发争议,显示消费纠纷中“合理性”与“契约精神”的平衡难题。

此次事件折射出公共场合个人责任与商家权益的边界问题,也提示社会需加强生理期卫生常识普及与消费场景的包容性设计。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5-04-30 19:41

    这是变态,就跟那些随地大小便(吐痰也算在内)性质差不多,就是用自己的排泄物恶心人达到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