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福:从钳工到副国级,连任七届中央委员,去世后安葬八宝山

纵观历史2021 2024-05-26 15:49:44

本期,我们来讲讲副国级领导倪志福的传奇人生。

1933年5月,倪志福出生于上海。

旧社会的上海只是少数人的天堂,对大部分人来讲,它是座监狱。

少年时,倪志福为了养家糊口,把自己卖给工厂当学徒。他整日起早贪黑,获取的报酬却十分微薄。

“孩儿,厂子里累吗?”

“娘,您莫要担心。我在里面好着呢。”

倪志福没有对环境说过一句抱怨,他天资聪颖,任劳任怨,很快就成为工厂里最顶级的技师。

建国后,由于技术高超,他被分配到北京永定机械厂,在这里,他扬名天下。

那是1953年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块特殊钢板难倒了永定机械厂的一众骨干。

“这钢板到底什么材料做的?苏联人的钻头都拿它没用。”

“这活根本没法干,让上面另请高明吧!”

众人一顿抱怨后,倪志福淡定地从人群中走出来。

“大家不要气馁,既然苏联人的钻头不行,我们就自己做。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一定能研制出更先进的钻头。”

“小倪,你不要吹牛。”

“我没吹牛。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大家看。”

接下来的几周,倪志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钻头的研制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他遇到很多困难。幸好,他意志坚定,没被这些困难打倒。

“失败是成功之母”,倪志福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一步步攀登高峰。

就在所有人以为倪志福要失败时,新钻头研制成功,穿透了特殊钢板,狠狠打了质疑者的脸。

“小倪,你真有本事。你给咱们中国人长脸啦!”

新钻头被命名为“倪钻”。为造福社会,倪志福把自己的专利向行业公开,没有收一分钱。

由于贡献突出,他当选全国劳模,成为一代人的榜样。

出名后,倪志福低调谦虚,把成绩归功于团队。

“我能研制出新钻头,完全是因为同事的协助。感谢团队帮助,感谢领导信任,感谢国家支持。”

1969年,倪志福在周总理推荐下当选中央委员。自此,他连任七届中央委员,成为政坛上的常青树。

1976年10月,中央派倪志福和几位同志去上海稳定局势。离京前,倪志福把手放在胸膛:

“请中央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到上海后,倪志福有勇有谋,成功稳定局势,不辱使命。

1988年,倪志福步入人生巅峰,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职位副国级。

几年后,倪志福从领导岗位退下,回家隐居。他虽然退休了,却没有放下工作。在家里,他重拾老本行,把最后的精力放在机械行业,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2013年4月,倪志福因病去世,终年80岁。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和开国先辈一起长眠。

倪志福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从工人做到副国级领导,人生相当励志。

谨以此文,向倪志福老爷子致敬!

0 阅读:118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