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红岩》出版后在全国爆火,沈醉反驳:提审江姐的内容不真实

纵观历史2021 2024-04-21 16:56:05

1961年,旷世奇作《红岩》出版,各大书店门口都排满了买《红岩》的人。这本书之所以能在全国爆火,就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事迹都是有历史原型,包括里面的“反派人物”,也都是真实的国民党特务。

书中的特务严醉,便是国民党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云南专员公署主任沈醉。

沈醉在看过《红岩》后,公开反驳道:“书中关于提审江姐的内容不真实……”

沈醉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他当年就是提审江姐的特务之一!

1950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找到了杨益言和刘德斌两人,提出要将三人的亲身经历写成一本书,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行径向民众公开。

罗广斌是白公馆大屠杀的幸存者,在白公馆中遭到了反动特务惨无人道的对待,逃出来的时候,浑身都是伤。

杨益言和刘德斌则是渣滓洞大屠杀的幸存者,前者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被营救了出来,后者则是在大屠杀中,从死人堆中侥幸爬出来的。

三人都曾遭受反动特务的非人对待,重获新生后,他们并没有忙着庆幸,而是顶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完成了这本《红岩》。

他们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上,进行了部分艺术加工,创作出了江姐、疯老头、小萝卜头等革命烈士和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的故事,这些血淋淋的真实故事,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江姐的故事,她的原型是烈士江竹筠。

当时江姐和杨益言、刘德斌他们关在不同的地方,每次提审也都是单独提审。在创作江姐的故事的时候,杨益言和罗广斌找到了当年和江姐幸存下来的同监舍友,半写实半想象地完成了江姐的篇章。

据舍友回忆,江姐每次被提审回来,浑身都是血淋淋的伤口。有一次,江姐被浑身是血的丢回了监舍,大家连忙将她扶了起来,这才发现江姐的双手都是鲜血。

杨益言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推测,特务应该是用竹签从江姐的指甲盖缝插了进去,才会造成双手都是鲜血的情况。

国民党特务沈醉看到后,立马反驳道:“书中关于提审江姐的内容不真实,当年并没有钉竹签,而是用竹筷子夹手指!”

沈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就是提审江姐的特务之一,江姐受刑的时候,他就在场。

大特务徐远举也在场,徐远举本想扒光江姐的衣服侮辱她,江姐痛骂道:“你们如何对我,便是如何对待你们的母亲和妻子,你侮辱我便是在侮辱她们!”

听到这话,沈醉拦住徐远举,提议道:“费这个劲干嘛,不是有竹筷子吗?”

在沈醉的提议下,徐远举放弃了侮辱江姐的想法,转而用竹筷子威逼江姐招供。

这件事并不能说明沈醉就是好人,他为蒋介石卖命多年,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沈醉比较讲究“绅士”那一套,对待女性很是尊重,所以才阻止徐远举侮辱江姐。

5 阅读:5538
评论列表
  • Jaddy 22
    2024-04-25 15:45

    小说就是编故事,能有多少真实性呢?

    评论者 回复:
    一看你的话就可能是1450。
  • 秋盈 10
    2024-04-22 16:17

    小说是艺术创作,不是史料

  • 2024-04-29 13:21

    小说不是历史记录可能与史实有出入,应该看主线。

  • 2024-05-21 15:06

    记住,这是革命记忆…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