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近”享“圈”内美好生活!

贵阳网 2024-05-21 09:32:29

打造社区食堂,让老人吃饭有保障;建设文化服务中心,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力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日前,记者深入南明区观水路生活圈、乌当区高新生活圈等,实地了解生活圈内居民生活的变化及居民对“15分钟生活圈”建设的感受。

打造社区食堂 让老人吃饭有保障

“希望幸福里能够扩大规模,增加项目。”“希望越办越好,成为老年人的乐园。”……这些都是在南明区西湖路街道南明堂社区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就餐的老人在心愿墙上写下的需求和祝愿。

今年88岁的谢奶奶是南明堂社区的独居老人,她每天都会步行十来分钟去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就餐。

“对于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每天吃饭是个大问题。非常感谢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谢奶奶说,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针对老人推出的饭菜比较清淡,很合胃口,她每天都会来。此外,这里的环境、服务很好,他们吃得很舒心。

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属于观水路生活圈,项目总建筑面积260平方米,集社区食堂、健康监测、居家上门服务、康乐文娱于一体。自2022年6月开业以来,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已服务老人超5万人次,平均每天有近60名老人前来就餐。

“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主要是解决附近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每天为老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不仅可以让独居老人减少做饭的劳累,也能让他们享受到健康的饮食。”幸福里南明堂日托之家店长陈涛说,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下一步他们将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争取服务更多社区老人。

建设文化服务中心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走进乌当区高新路街道大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民正在打乒乓球,享受惬意时光。

大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于2023年1月30日开工建设、8月30日完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内设阅览室、舞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矛盾调解室等,主要为高新生活圈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大桥社区共有五个居民小区,辖区有居民29000余名,当前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围绕‘一老一小’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大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付命琼说,围绕“一小”,他们引进儿童晚托班,给辖区儿童提供照料和学习辅导;围绕“一老”,积极打造老人活动场地,丰富社区老人的文化生活。

社区居民王女士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她说:“逢年过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我都会参加,马上要到端午节了,非常期待到时候的端午节活动。”

此外,大桥社区还与辖区贵州师范学院开展合作,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会定期邀请贵州师范学院的师生到社区为居民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

在文化服务中心门口,付命琼指着墙上的壁画说:“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活动场地,我们特意邀请贵州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学生来为文化服务中心画了多幅文化作品,供居民观赏。”

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让老人住得放心舒心

走进云岩区黔灵镇鹿冲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专业又细心的工作态度让老人在这里住得非常舒心。

鹿冲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2年8月建成投用,养老服务中心于2023年3月入住,可为辖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医养服务,提升居民对“15分钟健康医疗服务圈”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养老服务中心床位入住率在75%以上,已有34名老人入住,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

社区居民余奶奶今年83岁,她和老伴已入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个多月了。余奶奶说:“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做事非常细心,我们在这里住得很开心。”

余奶奶介绍,前几天,她腰不舒服,准备贴张膏药,值班护士看到后就上前帮忙,护士发现她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腰痛,赶紧叫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查看病情,在了解病情后连续五天给余奶奶做了对症治疗,最终解决了余奶奶腰痛的问题。余奶奶说:“幸亏值班护士发现及时,要不然不会好得那么快。”

余奶奶说,养老服务中心还经常组织老人唱歌、下象棋、写书法等。

谈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余奶奶说:“可以说是‘十全九美’,如果楼下建个花园供老人逛一逛、晒晒太阳,那就更好了。”

针对余奶奶提的建议,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明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协调上级部门解决,争取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记者 王涛 实习生 粟银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