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接见曾志后,拿出一笔稿费:帮我给江青买一块好表

谈八卦沸羊羊 2025-04-12 10:39:40

【前言】

曾志和毛泽东有着深厚的交情,打从井冈山那会儿起,她就是位了不起的革命女战士。等到新中国一建立,曾志不乐意仅仅顶着“陶铸妻子”的名头,她坚持要在组织工作这块阵地上继续贡献力量,展现自己的价值。

1954年的时候,曾志发现自己的人大代表资格居然被老公给撤了,她火冒三丈,干脆提笔给中央写了封信,直接就把这事儿捅到了毛主席跟前。

【陶铸问蔡协民:你老婆长得什么样?没想到几年后她成了自己老婆】

曾志跟着毛泽东上过井冈山,一起打下了赣南和闽西的革命地盘。之后,她就留在了闽西,暗中做事,还拉起了一支地方队伍。

她模样出众,可国民党报纸却硬是把她说得很不堪,结果闹出了好多让人捧腹的事儿。

那时候,福建负责军队事务的王海平书记跑到闽西去巡视工作,曾志就拽着贺子珍一块儿去见见他。做了自我介绍后,王海平书记“哎哟”了一声,手里拿着饭碗,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曾志,惊讶得嘴巴半天都合不上,把贺子珍逗得咯咯直笑。过了好一会儿,王海平书记才像是从梦里醒过来一样,脸上一下子红了,挺不好意思地小声嘟囔:“哎,真是不好意思,你长得实在太美了。”

后来,陶铸和曾志之间又经历了一次类似的场景。

那天,曾志从闽西的游击区一路奔波到了厦门,目的就是要找省委书记罗明。那时候,曾志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身上穿着件简单大方的旗袍。旗袍挺合身,把她那匀称的身材线条给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一头柔顺的长发垂在肩上,脸上红扑扑的,白里透红,透着股青春独有的美丽。她走起路来那叫一个轻快,蹦蹦跳跳的,看起来无忧无虑。路上的人见了她,顶多以为是个大学生,或者是哪家银行的小职员,压根儿想不到她其实是山里头出来的共产党干部。

曾志到了罗明家,一看,哎,那位大家都尊敬的省委书记罗明,正和别人吵得不可开交呢。

跟我吵架的是个陌生小伙子,个子不高但挺结实。他的脸型方正,棱角分明,皮肤黑黝黝的,胡子剃得干净但能看出点青色,眼神挺犀利,上面还长着两道浓浓的眉毛。他上身穿了件咖啡色的广东衫,比平常的中式对襟衫要精致点,下身则是西裤和皮鞋。这家伙长得不算高大帅气,也说不上风度翩翩,但就是有股子让人不敢小瞧的英气,那是粗犷、干练、血性十足带来的,一看就不是个普通人。

这家伙闹得真是太厉害了,一股子野性。罗明一瞅见曾志,就像是看到了大救兵,连忙转移话题想摆脱窘境:“嘿,你可算来了,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陶铸,军委的秘书。”

曾志心头猛地一震。居然是他?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那可是福建军委的“领头羊”。

她,人称曾志大姐……

陶铸那会儿正吵得热火朝天,不经意地一扭头,随便看了一眼,结果就像被啥东西给定住了一样,整个人傻愣在原地,一动不动。那一刻,他估摸着是把吵架这茬给忘了,连自己身在何处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你就是闽西那位出名的女将吧?”陶铸突然喊道,“你怎么跟我心里想的完全不同呢?”

“你就是那个从黄埔军校毕业的陶铸吧?”曾志笑着回应,“你跟我心里想的也不太一样呢。”

陶铸一听这话,脸唰地一下就红了。站在他眼前的这位女将曾志,那可是当年跟着毛主席从井冈山上一路走过来的,谁不知道啊?就连国民党的报纸上也经常提到她。不过陶铸心里一直有个老观念,总觉得那些舞刀弄枪的女人肯定长得不咋地,就跟《水浒传》里描述的孙二娘、顾大嫂那样。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插曲。

以前,曾志的前任丈夫蔡协民在离世前,到过厦门一趟。陶铸大大方方地开口:“嘿,老蔡,你家那位长啥样啊?”蔡协民眨眨眼,好奇地问:“咋突然问这个?”陶铸一脸正经地说:“不会是那种凶巴巴的,跟母老虎似的吧?”蔡协民乐呵呵地回答:“等以后有机会见了,你可别被吓一跳。”

如今真的碰面了,陶铸确实大感意外。之后没想到,陶铸竟然也喜欢上了曾志,两人成为了一对革命伴侣。

"你长得真好看。"陶铸搓了搓双手,由衷地赞叹道,"你这么瘦,皮肤还这么白,真看不出是在山里打游击战的样子……"

陶铸和曾志的相识挺简单的,就是在那么一次会面中,两人就算认识了。

曾志讲过:“初见陶铸时,我对他没啥好感。那家伙太嚣张,举止也太不讲究。”

关键不在于印象是好是坏,而是有没有给人留下印象。陶铸有着鲜明的个性,肯定让曾志记住了他,这也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开始。

陶铸之后做的几件事情,一点点改变了曾志对他的不良印象,最终这份感觉演变成了爱情。

有一次,陶铸出去贴宣传语,结果被国民党的士兵给撞见了。那士兵大喊大叫着要逮陶铸,可陶铸呢,不但没跑,还笑眯眯地朝那士兵走过去。这一出,把士兵都给搞懵了。只见陶铸脸上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叫啊,叫啊,咋不叫了?”说着,他把宣传语卷起来,在衣服上顶了个小包,“你再叫唤,我一枪崩了你!”

“别开枪啊!”大兵摆手往后退,“行,我走,我现在就走。”说完,他突然转过身,撒腿就跑。

陶铸瞅着那个逃兵远去的身影,嘴里哼着小调,接着忙活起贴标语的事儿来。

另外一回,国民党军警动手抓了四十多名革命人士,里头还有共产党厦门市委书记呢。陶铸得知敌人打算对这批“政治犯”下狠手,立马张罗起一支十一个人的救人小队。这些人之前都没上过战场,陶铸赶紧在短时间内教会他们开枪,接着制定了一套既周全又严密的行动方案,然后就带着他们前去救人。

这位在南昌起义里当连长的家伙,打仗挺有一套法子。他搞了个突袭,不光把全部同志都救出来了,还自己动手干掉了警备队长,最关键的是,他自己的特务队一个人都没受伤。

这次越狱行动,从头到尾也就几分钟的事儿。等敌人的大批军警匆匆赶到,监狱里早已空无一人,只剩下十几个警备队员的尸体躺在地上。让人没想到的是,陶铸这家伙,竟然胆大包天地混进了围观的老百姓堆里,还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像是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更绝的是,他一边看热闹,一边还跟国民党政府的一个职员套近乎,聊起了老乡情谊。

真正打动曾志的是,看似粗犷不羁的陶铸,其实也有着极其体贴入微的一面。

王海平得赶往闽西苏区进行工作检查,可他家里出了状况,妻子小梁因为腹膜炎,正躺在简易的行军床上,烧得厉害,根本起不来。王海平心里牵挂得很,这时陶铸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事儿你交给我,安心去工作吧。”

过了三十多年,曾志跟女儿陶斯亮聊起了自己的那段情感经历:“那时候,我常跑去看小梁。小梁因为没钱,只能在家里养病,全靠陶铸一个人照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天天忙前忙后,给小梁喂水喂药,熬粥买吃的,连擦屎擦尿的活都干。他才二十三岁,做事却那么有耐心,那么细心。我还记得,他用勺子搅着粥,吹凉了再一口一口地喂小梁,还细心地帮她擦掉头上的汗。那时候,我心里就暗暗有了打算……”

1932年那会儿,陶铸和曾志两个人喜结连理了。

过了好几个月,陶铸到上海去做工作汇报,结果遭叛徒背叛,倒霉地被抓进了监狱。那会儿,曾志正在闽东地区,和叶飞、范式人一起带着队伍打游击战。

从那以后,陶铸和曾志有整整五年时间没见面。一直等到抗日战争打响,陶铸因为周恩来和叶剑英的特别关照,才被救出了监狱,两口子这才在武汉又碰上了面。

【为了更好的工作,曾志做了输卵管结扎术】

曾志是个投身革命的女中豪杰,她虽说已经结婚组建了家庭,但心里头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当那种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也压根儿不乐意让人家只记得她是“某某人的老婆”。

陶斯亮还在小床上咿咿呀呀的时候,曾志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和陶铸聊起了这事儿:

“这下我又摊上事了……该咋整呢?”

事情发展到了自然成熟的地步,你也就有了应对的经验了。

“是不想继续干活了吗?”

干活儿就是你的饭碗。

我真正想要的是自个儿独立完成任务。

“你这是想说啥呀?”

我超级反感别人叫我“领导媳妇儿”,我烦透了只做媳妇儿这个角色。

“我懂了。”

“未来肯定还会有很多硬仗要打。”

我们没法挑个安稳的日子过。

“所以说……咱们就不管这孩子了?”

过了一会儿,陶铸沙哑着嗓子,简单地说了一句:“行。”

后来,曾志决定进行了流产手术。

没过多久,她得了阑尾炎,做手术时,她提出想顺便把绝育手术也给做了,把阑尾切掉。

“绝对不行。”医生劝导说,“以后你肯定会为此感到遗憾的。”

曾志讲道:“我整个人都归党了,自己对这事儿没啥好遗憾的。”

那就需要听听组织的看法了……医院方面向组织提出请求,并表示:“曾志说自己归属于党,那就麻烦组织来做决定好啦。”

领导层的说法挺有意思:“说生命献给党没错,但过日子嘛,还是得靠自己,归陶铸自己管。”

曾志表明了立场后,组织上接下来就只需问问陶铸的看法了。陶铸很干脆,写了个条子回复:“我尊重曾志的决定,没意见。”就这样,曾志去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她真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没多久,她和陶铸就一起奔向了战火纷飞的东北战场。

【曾志找毛主席告状,毛泽东:善人受人欺】

老话常说,两口子拌嘴就像碗筷碰碟子,挺平常的。就连感情特别好的陶铸和曾志夫妇,有时候也会因为某些事情有点小分歧。有那么一回,他们的争执还惊动了毛主席呢。

1954年那会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没开第一次大会呢,广州这边就先选出了曾志当人大代表。可没想到,名单报到省里头,陶铸却不买账,大笔一挥,把曾志的名字给划了,换上了苏蕙。

曾志晓得那事后,火冒三丈,直接找陶铸去理论:“你为啥不让我当那个代表呢?”

得关照下方方同志这事儿。陶铸提出了他的想法,“方方挨了批评,人大代表的位置,让他爱人苏蕙来担任更为妥当,得从大局政治的角度来考虑。”

曾志一脸不高兴地说:“你帮衬方方,说到底,不就是用你的政治好处去换你那些政治关系的好处嘛。我是有原则的人,你这样我可不允许!”

“我心意已决!”陶铸很生气。

“我得跟毛主席说一声!”曾志气呼呼地说。

“你去告吧!我还会怕你告吗?”陶铸被逼得说出了这句话。

曾志瞧见丈夫这副模样,二话不说,扭头便离开了。没过多久,她还真去找毛泽东反映了这事儿。

曾志写了封申诉信,里面说的是:我并不是自己抢着要当人大代表,这位置是大家选了我,然后组织上也认可的。但陶铸他一个人就给否决了。他说是因为方方同志挨了批评,想让他爱人当代表,这既不是看工作干得咋样,也不是按啥标准来,纯粹就是出于个人感情,挺自私的。我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

之后,这份报告被毛泽东那儿的机要人员退了回去,直接到了广州市委那儿。市委开了个会琢磨了一下,最后拍板,还是让曾志继续当全国人大代表。

这样的事情后来还是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曾志鼓起勇气,直接找毛泽东反映了情况。

哎,好人总被欺负,好马也总被人骑啊。毛泽东心疼地看着曾志,叹了口气说:“陶铸这家伙,现在是长了胆了,连你都敢欺负了。”

说生活上的事儿吧,咱都能商量,但工作上那可真让人受不了。我一提工作上的看法,他压根儿就不往心里去,对的也不听。奇怪的是,一样的建议,换个人去跟他说,他就立马点头,连声说好。在他看来,我就只是个老婆,根本不是一个能担责任的干部。他那套大男子主义、封建思想,真是让人头疼!

“哎,说说这个陶铸!”毛泽东面色一沉,“你给他捎个话,曾志可是我党的重要领导,她说的话得听进去,对的意见不能不当回事,要不可就错了,这话是我让传的!”

接着,他笑着看向曾志深,语气中带着几分同情的意味,换了种说法:“我还是得说,好人总被欺负,就像好马总被人骑一样……”

从毛主席那儿回来后,曾志心里头算是踏实了。这世上头,告状不一定非得闹到法庭上去,很多时候啊,人们就是想找个出口,把心里的憋屈倒一倒,等倒腾干净了,心里头就跟赢了场官司似的,接下来的日子也能舒坦些……

【毛泽东出钱,托曾志给江青买块表】

曾志跟毛泽东有着深厚的革命交情,等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尽管她和爱人迁居到了广东,但只要逮着空儿,曾志就会往中南海跑,去看看毛主席。

1961年的一天清早,忙了一宿的毛主席从紫云轩走出来,在台阶那儿站定,抬头往天上看。就见太阳正从东厢房的顶上慢慢升起来,温暖的阳光把小院子照得亮堂堂的。他情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放开嗓子,很带劲儿地哼了两嗓子京戏。卫士们虽然听不懂这湖南口味的京戏,但都真心实意地乐呵起来,因为这两嗓子京戏让人感觉,就像是宣告了那三年苦日子的到头,有种“公鸡一叫,天都亮了”的味儿。

这天,毛主席在自己的会客地方见到了广东省委书记头儿陶铸的老婆曾志。一瞅见这位在井冈山时期就一起战斗过的老朋友,毛主席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当年在井冈山时向她讨饭吃的那一幕:有一次,红四军急着突围,一口气跑了九十里地。停下来喘口气时,看到周围人都在嚼东西,毛主席这才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可偏偏这时候,带着饭的警卫员跑丢了。他就跟曾志开了口:“我这肚子饿得直叫唤,你能不能分我点饭救救急呢?”

行,没问题。话音未落,曾志便拿起筷子,从盆里往碗里挑饭。

行了,行了。给我这么多,你自己还够不够啊?

行,那一大盆饭,我肯定吃不完。

这时候,有人忽然扯开嗓子,半开玩笑地嚷嚷起来:“嘿,咱们的前委书记改行讨饭啦,前委书记讨饭咯。”

聊了几句家常后,毛主席问曾志广东那边现在咋样,还有她家里人的情况如何。

曾志瞧见毛泽东还套着条旧毛裤,尽管天气已经挺热,她不禁有些诧异,直接问道:“这都热成啥样了,咋还穿着毛裤呢?是不是腿不太舒服啊?”

毛泽东说明情况:“我这腿没问题,就是体型壮了点,市面上的线裤都穿不上。”

“江青难道还会特意为你量身打造吗?”曾志直接了当地问道。

毛泽东曾说过:“她在生活上从不过问我的事情。”

“要不我帮你在广州的针织厂做两套衣服怎么样?”曾志问。

行嘞!那就辛苦你啦。我这有稿酬,自个儿来付账。”毛泽东乐呵呵地讲道。

曾志明白,进了城后,江青对毛泽东生活上的事情就管得没那么多了,大都是卫士们在打理。不过,毛泽东对江青还是挺上心的,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身体健康,都挺在意。他有次跟曾志提起:“江青跟了我这么多年,也没块像样的手表。她想要块表,你出去时顺便帮她挑一块,钱我来出,用我的稿费就行……”这事儿能看出,那时候毛泽东心里还是挺惦记江青的。

【结语】

曾志这辈子,就是一直在拼命努力,她把一辈子的心血都毫无保留地给了咱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1998年6月21日晚上9点39分,曾志在北京因为生病去世了。有件事挺让人感慨的,按理说,曾志的级别够格葬在八宝山,但她却偏偏选择回到井冈山,那个她最开始参加革命的地方,安静地安息。

快去世的时候,曾志写下了最后的愿望,说要把自己平时省下来的6万多块钱,一分不留地捐给“希望工程”。她这种崇高的精神和美好的品质,得到了好多干部和老百姓的敬佩和好评。

3 阅读: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