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云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女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秋晨海 2024-04-23 21:20:03

无意中翻到了一首诗,是一位名叫杨维桢的元末明初的诗人写的,题目叫《西湖竹枝歌》,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郎君啊,劝你不要去攀登南高峰。也劝自己不要去攀登北高峰。南高峰,北高峰都云雾飘渺,无论是云还是雨,都让我感到憔悴。

从诗中的南高峰、北高峰,以及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中提到的这些风物都是西湖边的地方风物。而且开篇就是劝郎,然后是劝侬,可知诗人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女。

少女起句“劝郎”二字,一听便知在她心中,正有无限情话要对心上人倾诉。但旋即出现的“莫上南高峰”,却让人莫名诧异。“南高峰”矗立于西湖南岸,苍翠秀丽,可俯瞰杭州城,正是男女相携登临的好去处。

为何这个少女却不愿意让恋人去登攀这座山呢?这在读者心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疑问。而且再看第二句,劝侬莫上北高峰,少女不仅劝郎君,此时更是对自己进行了幽幽劝慰。

而且这一劝,也让人不可思议。北高峰位于灵隐寺后,秀郁苍翠,正好和南高峰隔湖相望。此处也是一处洞天福地,也是少男少女幽会游玩的好去处,为何少女又怕上此峰呢?

想必此时,人们已经迫切想知道,少女的心思到底想的是什么了?但别着急,因为对于女儿家的心思,你越是追问的紧,她越慌促躲避。

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别问,待到她憋不住了,自己就会告诉你的。这首诗中的少女也是一样,所谓的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就是少女终于忍耐不住,吐露给心上人的心思。

只是,少女吐露的心思,依然带着女儿家特有的婉曲不尽之意,要想领悟它,还得下点儿功夫。就拿这两句来说:“南高峰云北高雨,风雨相催愁杀侬”来讲。

南高峰有“云”,北高峰有“雨”,那就应该是“无晴”了。而刘梦得在《竹枝词》中的“晴”关“情”之例来看,这位少女是否在怪自己心上人的用情不浓呢?

以薄晴之人,上那“无晴”之峰,又是隔峰相望,也难怪少女要大声呼喊“云雨相催愁杀侬(我)”了。这是否就是西湖少女心中的心思呢?

然而,这也难说,因为有“云”有“雨”,自然可以理解为“无情”,但是,“云雨”合称,自古以来,却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宋玉在《高堂赋》中记录了楚怀王梦遇神女。

那巫山神女辞行时就提到过它:“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一段故事中,使得“云雨”又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男女欢爱的象征。

所以,这首诗中的少女,她为南高峰与北高峰双峰的高峰云雨之相催发愁,是否又是萌动了与心上人,与心爱之人的欢爱之思呢,故而借着南高峰与北高峰云雨缭绕之景色,正话反说,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羞涩之情呢?

所以,这首诗中,末两句中的云雨,好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南高峰的云,与北高峰的雨,两者结合,表达的是一种“无晴”的景致,“无晴”又可关合“无情”,旨在责怪郎君无情。

另一种意思,又是通过楚怀王梦遇神女这件事,引出“云雨”是男欢女爱之意,借此表达了少女萌动了与心上人的欢爱之思,故而正话反说,来掩饰自己的羞涩之情呢?

各位看官,大家觉得这首诗中的“云雨”到底该做何解释呢,少女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0 阅读:2

秋晨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