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巴黎航展坠机事件

第五仁哥 2024-02-15 20:18:27

在1973年6月3日的巴黎航展上,位于布尔歇机场的盛大场面中,最后一天的表演尤为引人注目。两架超音速客机,一架是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号,另一架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TU-144S型,准备进行空中飞行展示。这两款客机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能够进行超音速商业飞行的客机,它们的同框展示和同一天表演,吸引了无数观众和记者的目光。

机场的观众席人头攒动,大家都想目睹这场难得的表演。计划是由“协和”客机先行表演,随后是TU-144S型客机的表演。当“协和”客机在法国宇航公司试飞员的驾驶下起飞时,跑道右侧的TU-144S型客机也已蓄势待发。

“协和”客机进行了令人惊叹的急转弯机动和低空通场,给准备起飞的TU-144S型客机机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明白,接下来的表演必须同样精彩,否则就会相形见绌。在1972年的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一架崭新的TU-144超音速客机在茹科夫斯基工厂的机场上腾空而起。这架飞机,编号CCCP-77102,是第一架生产型的TU-144S型客机,机头顶部的一对“兔子耳朵”般的可收放前翼,在低速时向前展开,以平衡机翼后缘升降副翼产生的低头力矩。

这架飞机的新机龄仅有一年零两个月,当时机上的六人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试飞员组成,包括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米哈伊尔·科兹洛夫机长、副驾驶瓦列里·莫尔察诺夫以及三名工程师。他们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无畏的勇气,承担着这次飞行任务。

然而,这架飞机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苏联民用航空业在面对英法“协和”客机时,曾采取过一系列刺探情报的行动,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盗取了“协和”客机的总装图。然而,克格勃的这次行动却出了纰漏,导致苏联民航巴黎站经理谢尔盖·帕夫洛夫在巴黎被捕,法国警察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张写有“协和”起落架、刹车和高科技冶金机密的餐巾纸。这一事件让苏联颜面扫地,不仅帕夫洛夫被驱逐出法国,而且“协和斯基”这个带有戏谑意味的诨名也流传开来。

尽管如此,苏联并未放弃超音速客机的研发。TU-144客机的首飞时间比“协和”还要早两个月,但由于西方掌握了媒体霸权,苏联的这款飞机被指责为“协和”客机的蹩脚抄袭品。然而,历史终将证明,这些指责只是源于嫉妒和偏见。

这架崭新的TU-144S型客机在蓝天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责任机长米哈伊尔·科兹洛夫和他的团队正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领航员,以及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杰出团队。这包括总试飞工程师边杰罗夫,一位高级飞航工程师和一位副总设计师。由于这次飞行只是表演,机上并没有其他乘客。在起飞前,法国电视台记者米歇尔·托里亚克曾请求体验这次飞行,但被边杰罗夫婉拒,不过他同意让托里亚克的摄像机架在副驾驶座位后进行拍摄。

由于“协和”客机的表演时间过长,导致TU-144S客机被迫缩短表演时间。主办方要求将时间缩短至仅仅5分钟,但苏联机组人员坚决拒绝,认为5分钟的时间太短,几乎无法完成任何飞行动作。在之前的记者会上,米哈伊尔·科兹洛夫已经放出豪言,声称他们的TU-144客机将超越“协和”客机。如果他们只飞一个起落就结束,那将如何面对全球的关注和期待?

就在“协和”客机滑行向停机坪的时候,CCCP-77102号TU-144S已经滑行到了跑道起始点。当接到塔台的起飞许可后,这架巨大的飞机在15时02分顺利升空。升空后,CCCP-77102号机展现出比“协和”更加惊人的机动能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完成一系列机动后,机组放下了起落架,展开了“兔子耳朵”,准备进行超低空通场飞行。这一刻,TU-144S的表演无疑成为全场焦点,其壮观景象远超“协和”客机。在场的观众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就是TU-144型客机的总设计师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图波列夫。他是苏联航空工业的奠基人安德烈·图波列夫技术上将之子,继承了父亲的光荣传统。

飞机在布尔歇机场03号跑道头上空625英尺的高度开始全速飞行,四台库兹涅佐夫NK-144涡扇发动机全力运转,飞机快速通过机场上空并开始重新爬升。此时,机组人员开始回收“兔耳朵”。

然而,当“兔耳朵”还没完全收回时,CCCP-77102号机突然失速,机头急转直下,呈急剧俯冲的姿态。同时,至少一台引擎熄火,飞机距离地面高度迅速下降,不足3000英尺。

为了控制住飞机,机长科兹洛夫不得不重新张开“兔耳朵”,试图将飞机从俯冲中改出。但这一操作反而给机身带来了过大的应力和过载,使得CCCP-77102号机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航展现场的观众汤米·弗洛雷斯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飞机在俯冲过程中试图改出,但左侧前方机翼突然脱落,脱落部分与主翼发生撞击,碎片击穿了油箱。飞机瞬间失去控制,在空中解体,并带着熊熊火焰坠向地面。残骸碎片散落在布尔歇机场附近的古桑维尔村,这一幕在观众的眼前上演。

在那个小村庄,人间地狱的景象瞬间展开。当法国消防车尖锐的警笛划破空气,消防员们震惊地发现一片混乱的惨状:燃烧的发动机横在村子的花园,机翼残片掉入了市政厅的庭院,民房被机头残骸摧毁,燃烧的航空燃油在街道上肆意流淌,引燃了停在路边的汽车。

CCCP-77102号TU-144S客机上的6人全部遇难,古桑维尔村有8名村民在坠机和火灾中丧生,60余人受伤,其中28人伤势严重。15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这个地点距离27年后法航4590号航班的坠机地点不到7公里。

俯瞰之下,被砸毁的房屋、引擎的残骸、驾驶舱的残骸以及机翼的残骸触目惊心。事故不仅使苏联引以为傲的民用航空制造技术受到质疑,也引发了法国对事故原因的迫切需要查明。

苏联民航局和法国民航局的调查人员不遗余力地检查了从现场收集的碎片,拼凑出了CCCP-77102号机的残骸。他们排除了机械故障导致坠毁的可能性,因此将调查重点放在了机组操作问题上。

通过解析飞行数据记录器中的飞行数据,调查人员还原了CCCP-77102号机最后的飞行轨迹:飞机沿着布尔歇机场03号跑道在低空通场后,机组突然加速爬升,一下子跃上近4000英尺的高度。在那一刻,飞机开始急速俯冲,空速达到了420节。仅仅4秒后,飞机的高度就骤降至2460英尺,约750米。随后,飞机突然向左倾斜,倾角达到了40度,产生了高达4至4.5G的正向过载。当飞机坠落到920英尺,约280米的高度时,它突然解体并坠毁。

在1974年7月28日,法国和苏联的联合调查组出具了一份关于此次事故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CCCP-77102号机的制造和维护过程中没有任何异常,人为因素是最可能的原因。考虑到安全问题,TU-144客机的“兔耳朵”收起时的副翼偏转角度原本被限制在5°以内。然而,在飞行表演的前一天,阿列克谢·图波列夫为了追求更刺激的飞行表演,命令工程师解除了这一限制。结果,CCCP-77102号机在收回鸭翼后,升降副翼的偏转角度超过了10°,导致飞机突然陷入俯冲。这是由于TU-144客机当时存在的一个隐藏设计缺陷所导致的。

在事故发生后的25年里,一些当年参与调查的人员决定打破沉默,向媒体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据他们透露,当天早晨,一架法国空军的达索“幻影”IIIB双座战斗/教练机从施特拉斯堡空军基地起飞,奉命在CCCP-77102号机低空飞掠布尔歇机场时拍摄一些航拍照片。当CCCP-77102号机冲到1650英尺的高度时,“幻影”IIIB战机正位于其上空约200米的前上方。这架战机的出现可能分散了CCCP-77102号机机组的注意力,他们认为两架飞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几秒钟后,“幻影”IIIB机组接到指令准备撤出。于是,“幻影”IIIB战机开始向左侧转弯。在CCCP-77102号机组眼里,那架飞机仿佛突然变大,他们深感两机可能即将发生碰撞。为了应对这一危机,CCCP-77102号机长果断操纵飞机进行俯冲,意在规避“幻影”IIIB。这次俯冲的幅度适中,使飞机承受了轻微的负向过载:记录仪显示的数据仅为1G多一点。然而,就在此时,飞机的左侧机翼突然脱落。调查发现,飞机从承受较大的正向过载快速转变为严重的负向过载,这可能是导致机翼脱落的关键因素。

根据图波列夫设计局的解密资料,TU-144客机的设计过载存在问题。该机能够承受5~7G的正向过载,但负向过载的极限却仅为1G。而机组为了规避而进行的俯冲动作,使负过载瞬间超出了TU-144的设计限制。然而,事后分析表明,即使CCCP-77102号机没有采取规避动作,TU-144和“幻影”IIIB相撞的可能性也不大。

法国官方在事故报告中承认:“尽管调查显示两架飞机并未真正面临相撞风险,但苏联飞行员可能对两机之间的距离感到不安。”这场空难作为超音速客机的首起事故,给图波列夫设计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改进飞机设计,加强结构稳固性,飞机的空重大幅增加,经济性能受到严重影响。这也导致苏联民航对TU-144型客机的热情迅速冷却,其商业运营成绩令人扼腕。整个商业运行期间,TU-144仅完成了102架次的商业航班,其中55架次为载客航班,载客量仅为3284人次。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