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用抄表,也不用上门收电费,现在的供电所还能做哪些事?

素戈 2024-08-27 11:44:30
前言

如今这时代,科技那叫一个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是大变样。

就说这电力领域吧,智能化进程那真是让我用电体验大不同。

想当年,抄表员走街串巷忙抄表,工作人员上门催收电费,那场景还在眼前晃呢。

可现在呢,智能电表普及啦,线上缴费系统也完善了,不用抄表,也不用等人上门收电费啦。

那在这新背景下,供电所又在干啥呢?

电表的更新迭代

我们先从电表的发展来聊聊。

作为测量电能的仪表,电表就像是我们家里用电的小管家,它默默地记录着我们用了多少电能。

1881 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电表,是通过齿轮等机械结构来计量电能。

不过呀,那个电表特别重,几十公斤呢,笨笨的,精度也很一般,而且需要人工抄表。

但就算这样,大家还是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很快就在工程上用起来了。

后来,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电子感应式电表诞生了。

这种电表比机械电表更加准确,显示也更清晰。

这种电表好处可多了,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价格便宜,还耐用,也好维修,能批量生产,所以发展得特别快。

不过仍然需要人工抄表或者通过特定设备采集数据。

现在我们说说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的出现,给我们和工作人员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重要的是已经不需要人工抄表了!

智能电表主要有三种:IC 卡电表、远程抄表智能电表、电碳表。

IC 卡电表,它主要就是看重预付费这个功能。

用户拿着卡去充钱,充好后回来在电表上刷一下,就能正常用电啦。

等电用完了,就得再去充值才能接着用。

这种电表不用人去抄表,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拖欠电费和收费难的问题。

以前没有这种电表的时候,可能有人会拖着不交电费,收电费的人也得一家一家跑,很麻烦。

远程抄表的智能电表,它可以通过网络把用电数据传给供电部门,管理和监控用电情况很方便。

用户也能在手机上查自己用电的情况,要是有啥异常情况,还会报警;而且还能远程控制开闸合闸呢。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用电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电碳表,首款电碳表是广东电网公司计量中心牵头研发出来的。

它不光能计量用电多少,还能算出电力从生产到传输再到消费整个过程的碳排放量呢。

电碳表的使用,对企业来说,是大大的利好。

如果发现某个时段用电的碳排放量比较高,企业就可以考虑调整生产时间,避开这个时段,或者想办法采用更节能的生产方式,减少碳排放。

电碳表的出现能推动大家都往绿色发展走,电力行业会更重视低碳,其他行业也跟着环保起来。

但电碳表目前处于试点应用阶段,距离普及到普通老百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新疆、安徽、广东等地已经开展了电碳表的试点工作。

不过,要实现全面普及,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如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成本的降低、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统一制定、配套设施和系统的建设等。

总之,智能电表的逐步普及抄表工也淡化出我们的视野,那现在供电所还能做什么事呢?

供电所还能做哪些事?

其实,供电所并没有闲着,抄表工虽然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其实他们大多仍然以其他身份在供电相关岗位上默默坚守。

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就像电网的“守护者”。

他们知道电网就像一个庞大的“交通网”,把电送到千家万户。

所以他们要经常检查电线,就好比我们要定期检查家里的水管有没有漏水一样。

要是发现电线老化了,就赶紧换新的,不然可能会漏电或者短路。

还有变压器,那可是电网中的“大心脏”,如果它出了问题,一大片地方可能就没电了。

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小区的变压器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供电所的工作人员马上就赶过去了。

经过检查,发现是变压器内部的零件出了故障。

他们迅速调来新的零件,连夜进行维修,很快就恢复了供电。

在用电高峰的时候,比如夏天,大家都开着空调、风扇,用电量特别大。

这时候电网就像一辆满载的货车,很容易“超载”。

所以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会加强监测,时刻盯着电网的运行状态。

他们会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就像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一样,一旦发现电网有“发烧”或者“疲劳”的迹象,就马上采取措施。

比如,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用电量过大,他们会调整供电方案,把电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地方,确保大家都能用上电。

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也是智能用电的“宣传员”。

他们有时会进社区开展用电安全活动。

在社区里摆上宣传展板,发一些用电安全手册,给居民讲讲怎么正确用电器,怎么避免电气火灾这些知识。

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去给孤寡老人、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检查用电设施,保证他们用电安全。

对于企业,他们会根据企业的用电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

比如有个工厂,以前用电很浪费,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去了之后,发现他们的一些设备在不工作的时候也一直开着。

工作人员就建议他们安装智能控制系统,让设备在不用的时候自动关闭。

这样一来,企业的用电成本大大降低了。

供电所会组织人员进行必备的技能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更是大家的“应急先锋”。

这样要是遇到自然灾害,比如暴风雨把电线杆吹倒了,或者地震把电线弄断了,他们会立刻灵活稳健地行动起来,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修。

他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抢修物资和设备,比如电线、电线杆、变压器等。

如果一场大暴雨过后,很多地方都停电了,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就会冒着大雨,连夜抢修。

他们会先把损坏的电线杆换掉,然后把断了的电线接好,得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最终才能恢复供电。

他们还会制定应急预案,平时经常进行应急演练。

他们会和其他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比如和交通部门合作,确保抢修车辆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同时,他们也会加强电网的抗灾能力建设。

比如,把电线杆加固得更结实,提高变压器的防水、防火等级,这样即使遇到再大的自然灾害,电网也能更坚强地挺身而出。

供电所的工作人员还是环保的“推动者”。

他们知道实现“双碳”目标很重要,也为此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在新能源上,特高压把西部清洁能源送到东部,还支持东部搞分布式新能源;

电力系统调节方面,发展抽水蓄能、推动新型储能、优化调度。

能源消费侧呢,推广电能替代,引导合理错峰用电;

技术上,研发新技术、建设数字电网;

电力市场建设上,有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等。

供电所还会鼓励大家使用清洁能源,有一些企业想安装风力发电机,供电所也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让他们顺利用上清洁能源。

供电所不仅让我们用电更舒服了,还在为国家的“双碳”目标努力奋斗呢,必须给所有供电所的工作人员点个赞!

结语

我们的生活一直随着国家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着,这就如同电网一样,我们彼此紧密关联、相互影响。

我们的幸福指数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着那些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如今,我们用电虽然不再需要抄表员上门抄表,也不用工作人员上门收取电费了,可他们依旧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

新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 阅读:570
评论列表

素戈

简介:揭秘社会背后,搞笑故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