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料!高校教授晒出海外院士增选合同,明码标价还要签保密协议

森罗万象籍 2024-05-25 09:40:12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综述

《围城》里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情节:主角方鸿渐赴欧洲留学,却吊儿郎当不肯认真学习,临到毕业连个文凭也没混到。老爹和岳父不断追问,方鸿渐为了绷面子,只好买了个“克莱登大学”的虚假文凭交差。

小说取材于现实,也预言了现实。某高校博导“氘教授”爆料称,某些高大上的“海外院士”头衔,其实和“克莱登大学”的文凭一样,都是明码标价,只要有钱就可以获得!

明码标价的院士

“氘教授”称,他曾收到某机构的邀请,说他的相关科研成就达到了“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增选标准,如果有意愿可以联系他们。

后来,“氘教授”曝光了该机构给出的“服务合同”,上面显示,只需要支付40—100万人民币的所谓“服务费”,就可以拿到“外籍院士”的头衔,如果是“会士”,服务费更低,只需要支付20万就可以。

合同条款有理有据,一手交钱,一手交“衔”。而且支持先“收货”,后付款,双方还要签订所谓的“保密协议”。你要你的仕途名利,我收我的真金白银,价格公道,童叟无欺,遵守契约,合作共赢!可真是笔好生意。

其实所谓的“欧洲自然科学院”,和“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性质。它既不能代表欧洲,也不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机构,更不是象征权威的“科学院”。

这一机构是6个俄罗斯人,跑到德国发扬“神罗遗风”,注册了一家公司,属于民间机构,根本不能代表官方。该机构的网站页面显示,成员中有1/3都是中国人。自2021年以来,该机构的中国籍院士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

仅2024年,该机构就已经向国内输出了30多位“院士”人才,其中有扎根商业,不忘支持科研的企业老总,也有初出茅庐,年少成名的90后杰出青年,可谓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

俄罗斯人远赴德国开办机构,却充当学界伯乐,对来自中国的人才敞开大门,“唯财是举”,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高尚而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业余的民间机构

其实“欧洲自然科学院”与其叫“科学院”,不如说更像一个“科学俱乐部”。加入该机构有两种方式,第一是真才实学,取得博士学位,获得省级科学奖项,5篇专著或者3个以上国家专利可以加入,第二便是真金白银,明码标价。

既然是“俱乐部”,那成员就应该叫“会员”,而不是“院士”,不然就真成了癞蛤蟆趴马路,冒充迷彩小吉普了。

其实在西方国家,很多听起来高大上的机构,其实都是民间组织,而且政府也并不干涉机构的具体名称。只要你满足条件,可以分分钟申请注册一个组织,名字取什么都无所谓,哪怕是叫“国际科学院”“银河系”“宇宙第一”也没人过多干涉,主打的就是一个自由。

外国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他们骗的就是我们国内这些不明真相的。一听是“外籍院士”,那直呼好家伙,学术精英啊!一下就被唬住了,其实不过都是生意罢了。

投机者们用钱换取头衔,给自己装点门面,提升地位,机构收取钱财,双方只是纯粹的利益交换,和科学无关。这和近代工业革命后,很多商人发迹后,为了在上流社会更好混,捐钱购买“爵位”是一个性质。从古至今,金钱和权利的游戏皆是如此。

批发的“院士”

院士头衔的买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十年多之前就有这样的玩法了。2012年,一位国企退休的老干部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件人自称张主任,是“国际科学研究院”驻北京办事处的主任。

张主任说,他们机构是在美国注册,具有国际性的科研机构,今年在中国仅分配了2个名额,比中科院的名额还要少,但老干部很幸运地具备评选资格。

老干部就将自己的信息发了过去,没多久张主任就告诉他选上了,但要交5000块钱的通联费。汇款之后,老干部果然收到了院士的聘用证书,盖着“国际科学研究院”的印章和钢印。

记者一番调查后发现,这个高大上的 “国际科学研究院”,不过就是个民间野鸡机构,注册资本只有3万元,注册地点根本不在美国,而是在北京的某处小平房里。

记者还发现,这家机构还在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办“分院”,涵盖了医疗,教育,经济和工业等多个领域,机构“院士”来自各行各业,有的“院士”的“通联费”是4000块,有的是1000块,更有甚者800块就能拿到聘用证书,简直和批发一般。

代表着科研至高成就的院士头衔,就这样成了这些人牟利的工具,实在是可恨至极!

结尾

在很多国家,院士都是科学家,工程师在其专业领域取得顶尖成就,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特别是我国,院士更是国家的财富和骄傲,人民尊敬推崇的对象,理应是相关领域具有很高成就和地位的顶尖人才。

但若用金钱就可以买来这样的头衔,拿去装点门面,招摇撞骗,那将“求真实证”的科学精神置于何地?国家相关单位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对“院士”这样的称号加以规范,避免某些人滥竽充数,浑水摸鱼,让真正求真务实的科研工作者寒了心。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496
评论列表
  • 2024-05-25 21:56

    现在的海归大多是“水龟”,那么这么水的外籍院士用个什么词形容比较贴切?

森罗万象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