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借鉴俄乌战场经验,解放军FPV无人机攻防战法曝光

空天力量 2024-05-22 10:09:38

俄乌冲突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经验教训就是战场上无孔不入的无人机威胁。为了应对无人机,各国军方都在想办法应对,解放军自然也不例外。美国“动力”网站20日注意到,解放军最近发布的宣传视频就罕见地展示了中国陆军应对无人机威胁的种种措施。

报道称,这段视频强调了在防御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即通常所说的穿越机,FPV)的必要性,也反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军队对这种新型武器的重视程度。在俄乌武装冲突中,双方都大量使用了FPV自杀式无人机,前线的人员和车辆都处于它的时刻威胁之下。显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这些FPV无人机技术简单组装容易,因此正在快速扩散。各国军队都在尝试通过加强训练的方式,让基层部队摸索对付FPV无人机的战术,甚至使用FPV无人机作为武器。

视频开始时,一名解放军操作员戴着类似VR眼镜的显示设备,手动发射一架FPV无人机——这也是FPV无人机的标准控制模式。演习开始时,空中有五架FPV无人机,当它们向士兵们冲过来时,解放军战士们迅速采取防御姿势,隐蔽在混凝土制成的龙牙反坦克锥后面,或者迅速跳进战壕以躲避这些快速飞行的自杀式无人机。

笔者认为,目前借助掩体或遮蔽物躲避FPV无人机已经成为标准防御措施之一,因为FPV无人机飞行速度相当快,在执行攻击时如果错过目标就很难快速调头。但与之对应的是,俄乌战场上同样常见的慢速多旋翼无人机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应对了,它们能跟随士兵的动作一直追到隐蔽点再引爆。因此到底采用哪种防御方法,首先需要及时判断来袭无人机的种类。

报道提到,除了应对FPV无人机袭击的训练之外,这段视频中还展示了解放军士兵摸索压制无人机的方法。例如,视频中有一名士兵发射无人机捕捉网,将一架无人机击落。另一名士兵展示了一款反无人机干扰枪。

笔者认为,这段视频里发射无人机捕捉网的部分,可能并不适合应对俄乌冲突中的自杀式FPV无人机,而是用于普通安防领域“黑飞”的常规无人机。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由于无人机飞行速度相当快,当捕捉网成功拦截到无人机后,它并没有马上停下来,而是带着捕捉网一直冲到士兵身边。如果真的是自杀式FPV无人机,它仍将对执行反无人机任务的士兵造成威胁。而反无人机干扰枪倒是非常常见的应对措施,但问题在于,FPV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相当快,往往在士兵们还没有来得及发现,它们就已经冲到眼前。因此俄乌冲突中,反无人机干扰枪应对FPV无人机的实际效果并不算理想。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可能也不算大麻烦——要对付这些无人机,及时发现才是头等大事。至于发现之后是采用干扰设备的软杀伤还是速射炮或激光武器的硬杀伤,那倒可以任意选择。笔者在近年的中国各种防务展上了解到,传统俄制防空雷达的持续开机时间有限,再加上针对低慢小目标的探测能力不足,这才让各种无人机钻了空子。而中国已经开始“白菜化”生产的各种新型相控阵防空雷达,不但体积和功耗大幅降低,便于战场快速部署或机动,而且它们的持续工作时间也可以达到持续数天的24小时不间断监视,并通过数据链与防空作战系统相连,为后续的拦截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

此外,美媒还提到,网络上一直流传中国官方媒体发布的解放军士兵进行FPV无人机演习的视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中国士兵用FPV无人机攻击装甲目标和敌方防御阵地。另一段视频则展示了武警部队使用FPV无人机进行更具挑战性的特技飞行和动能瞄准训练。这涉及操纵无人机在障碍物周围飞行,并且利用附近的建筑物进行掩护的技巧。

作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和这类无人机研制的强国,一旦中国被卷入大规模冲突,届时可以投入战场的无人机数量和先进程度都是如今俄乌冲突无法相提并论的。如今西方连供应乌克兰需要的无人机都难以维持,美国制造的各种无人机还因为不适应现代战场需求而遭到乌克兰军方的嫌弃,这也难怪美国媒体对于中国发展这类无人机攻防能力会表现出如此警觉——恐怕它们也知道,这些可以快速制造的廉价武器正在快速改变未来战场,而美国拉胯的制造业已经对此无能为力。

0 阅读:69

空天力量

简介:总有些奇怪的防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