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萱的战斗!从被省队开除到奥运追梦,30岁的她不认输

跑步指南 2024-04-01 16:16:01

2024年3月10日,李芷萱在2024名古屋马拉松中表现出色,以2:28:49的优异成绩完成比赛。这一出色表现使她在巴黎奥运会门票的激烈争夺中位列第三名。

然而,3月24日,2024年无锡马拉松落幕,张德顺以2小时27分12秒的成绩夺得国内女子组和选拔赛双料冠军,李丹和白丽分别以2小时27分32秒和2小时28分17秒紧随其后。

按照既定规则,夏雨雨凭借2024年名古屋女子马拉松2小时25分45秒的成绩暂列首位。张德顺和白丽凭借2024年无锡马拉松的成绩紧随其后。李芷萱则列第四位。

由于名额限制,仅有三位中国女子马拉松选手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巴黎奥运会。夏雨雨、张德顺、白丽在奥运门票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若李芷萱在5月5日前未能达到2小时28分17秒的成绩,将错失本届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这不是李芷萱第一次遇到“硬仗”,她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说: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她都会以坦然的态度接受。

早年经历

在北方边境城市满洲里,一个名叫李芷萱的小女孩因为体弱多病,从小就开始跑步锻炼身体。

在寒冷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季,别的孩子还在被被窝和空调包裹的时候,李芷萱已经穿上运动鞋,在满洲里的街道上奔跑。

跑步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习惯,一种坚持。

她的这种坚持并没有白费,在5年级时,她就开始在学校的跑步比赛中脱颖而出,放学后还会在运动场绕上几圈。

这种毅力和执着,让她在14岁那年的“满洲里运动会”中获得了名次,吸引了体工队的关注。

被体工队看中后,李芷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只是在学校和小镇上小有名气的小女孩,一跃成为了职业运动员的一员。

面对这样的转变,李芷萱并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跑步路线。

在体工队的日常训练中,她以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专业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跑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成为了队里的佼佼者。

李芷萱以卓越的专项成绩达到了国家健将水平,并成功斩获了人生中首个全国冠军——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3000米金牌。

李芷萱的早年经历,是她运动生涯的起点,也奠定了她以后在长跑领域不断进步和突破的坚实基础。

被体制抛弃

2013年的时候,李芷萱被国青队看上了,田径总局要求她到上海体育学院参加训练。

自2016年起,李芷萱便在上海跟随李国强教练展开系统训练。然而,2017年,内蒙古体工队向她发出归队训练的要求,李芷萱认为李教练的训练方法更能助力她提升成绩,因此她选择了拒绝。

不幸的是,2018年5月,李芷萱遭到内蒙古田径中心的开除,这一打击使她一夜之间失去了注册资格和稳定收入,成为体制外的一名“无业游民”。

除了失去编制,体工队还发文取消了李芷萱60万的退役费。

更为严峻的是,她若欲加盟其他队伍,必须等待三年。在此期间,她将无缘任何锦标赛和冠军赛,无法通过比赛维持生计。

“长时间的努力,却换来一场空。”她抹去眼角的泪水,迅速调整心态,“但未来,一切都会有的。”

李芷萱在那段时期经历了极大的困境,她如同一个无依无靠的流浪者,身份尽失。尽管她仍在体院坚持训练,但她的身份却仅仅是作为一个被收留者。

在许多人看来,这一刻,她的职业生涯宣告走向低谷,未来似乎一片渺茫。

幸运的是,李国强教练全力支持,她的运动生涯才得以维系。

2017年,李芷萱在李国强教练的引导下,踏上了马拉松的新征程。此前,她专注于5000米和15000米的赛场,而这次转型,无疑成为她运动生涯中的关键节点。

早在2016年,她已多次参与半马比赛,并屡获佳绩。在比赛过程中,她与教练共同发现,她的优势在于耐力跑。特别是在后半程,她总能实现突破,取得卓越成绩。

李芷萱的转型极为成功。她在2017年上海马拉松的首场全马比赛中,便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女子组第二名,成绩2小时35分,展现了她卓越的竞技实力。

她在2019名古屋马拉松以出色的2小时26分的成绩顺利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并且创造了当时中国女子近七年的最佳成绩,被誉为马拉松一姐,在跑圈中声名鹊起。

而在2020年的厦门马拉松中,她再次展现出卓越的实力,以2小时32分的成绩斩获冠军殊荣。

转型为马拉松运动员后,李芷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尽管她曾遭遇“开除”的困境,使她的运动之路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一困境,激发了她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她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被体制抛弃后,如何通过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重新寻找人生方向的勇士形象。

在教练和队友的鼎力相助下,李芷萱于2021年成功摆脱“流浪儿”的身份,正式落户上海体院,重获“专业运动员”的身份。

伤病困扰

李芷萱的运动之路充满挑战,伴随着高强度训练和密集参赛,也难逃伤病的困扰。

溃疡性结肠炎和足底筋膜炎,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词汇,却在她的生活中轮番上阵,给她的训练和比赛带来了无尽的挑战。

在面对溃疡性结肠炎时,李芷萱遭受了极大的痛苦。这种长期的疾病,不仅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也让她的精神压力倍增。她必须在维持高强度训练的同时,控制病情的发作。

在东京奥运会马拉松的后半段,烈日炙烤,水分和体力迅速消耗。李芷萱尝试补充水分,但每喝一口水,肠胃便翻江倒海,疼痛难忍。她只能忍着不喝水。在艰难地坚持了41公里后,她终于无法忍受,痛苦地趴在路边呕吐。

而足底筋膜炎的出现,则直接影响到她赖以生存的跑步。每一步的落脚,都像是针刺一般的疼痛,似乎每一次脚跟着地,都在提醒她,这条跑道并不那么容易驰骋。

早上起床和训练时都会感到疼痛,尤其是在比赛后,疼痛感更是加倍。在北京马拉松后,疼痛到无法行走,只能穿着最厚的鞋子勉强下床。同样,上海马拉松后也经历了长时间的疼痛,经过几天的治疗才逐渐康复。

当她脱下鞋袜,展露出一双马拉松运动员特有的双脚:大拇指指甲因长时间磨损变得黝黑,足底肌肉因不断拉扯显得肿胀,脚后跟则堆积着层层老茧,鼓起一个明显的包。

李国强教练说:“该队员天赋出众,训练勤奋刻苦,值得肯定。”

李芷萱从未轻言放弃。即使在最痛苦的日子里,她也从未停止过跑步的脚步。即使疾病和痛苦不断给她设下阻碍,她也始终坚持着,用她的毅力和坚强昭告世界:即使身处逆境,也绝不能失去前进的动力。

她以实力和勇气证明,伤病困扰虽然艰难,但绝不是阻挡她追求梦想的墙壁。

再冲奥运

30岁的李芷萱,在历经人生起伏后,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曾经的她,受过伤、被抛弃、经历过失败,但这一次,面对人生的下半场,她选择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再一次对奥运会发起挑战。

这不仅仅是因为对跑步的热爱,更是对自我极限的追求和挑战。在世人眼中,30岁或许已经错过了运动员的黄金时期,但李芷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激情与梦想不会因岁月而褪色。

她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治疗伤病的照片,并附文说:“乌云乌云快走开,坏运清零,好运加满!”

她每天凌晨五点起床,不畏风雨,坚持训练,每一次的脚步都坚定而有力。她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赶上那些年轻的对手,更多的是与自己的潜能和极限较量。

对李芷萱来说,冲击奥运不只是个人荣誉的追求,更是自我超越的战斗。她知道路途将会异常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让她的生命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自我挑战,李芷萱希望能够激励更多人,让他们明白,无论年纪多大,只要有梦想和坚持,就有实现的可能。

跑步与人生

马拉松比赛仿佛成了李芷萱人生的缩影,每一次跑步,都是一次与自我对话,是一次对困境的穿越。在每一场比赛的起跑线上,她不只是面对着前方的赛道,还面对着一次次的人生抉择。

正如跑步中的疲惫与痛苦,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也充满挑战。但就如李芷萱在赛道上的每一步,她在生活中同样步伐坚定,从不退缩。

她说:“坚持努力下去,不轻易放弃就是最好的自己。”

跑步教会了李芷萱自我坚持和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真正的比赛不在于跑道上的速度快慢,而是在于如何在挑战面前保持不变的心态,如何在跌倒后重新站起。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仅在于达到终点,更在于途中的坚持与克服。无论是在跑步还是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停下脚步,就已经赢得了重要的胜利。

人生如跑,跑道上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择的方向。李芷萱用她的每一步激励着我们,即便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只要有勇气面对,有决心继续前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诚然,李芷萱的人生坎坷,但她从未放弃。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不应忘记初心,持续奋斗。

像李芷萱一样在生命的马拉松中,成为自己的对手,超越自己,才是最终的胜利。

0 阅读:435

跑步指南

简介:跑步指南让你瘦得更快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