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黄金小吃,快绝迹了

韬儿玩了 2024-04-13 19:01:33

油墩子这个词,大概只有江浙沪能懂。上海最有统治力的小辰光美食之一。从前街头随处可见,放学后的小摊总围着一圈人。下午开张,一只煤炉一口铁锅一双末端已经发黑的长筷,就是香味的来源。

5角吃到1.5元,还感慨“怎么涨价了”,没想到现在市区几乎找不见油墩子的身影。这次找到了很有名气的徐阿婆,70岁的徐阿婆做油墩子也有个几十年了,和她聊聊油墩子的故事。

小时候一直以为写下来是“油凳子”,也叫萝卜丝饼,外脆里嫩,汁水充盈!尤其在冬天,拿一个烫手的油墩子,和朋友噶三湖荡马路然后回家,就是1天里的高光时刻。还因为太喜欢吃,妈妈直接买了油墩子模具,谁懂啊!

(在上海郊区和苏南浙北的一些地方,油墩子是肉馅的,文中提到的这种,叫萝卜丝饼)

01 | 一只煤炉、一口小铁锅

“一口小黑锅,就是最初的记忆”

以往摊都支在弄堂里,学校边上。一口发黑的铁锅,架一个控油的滤网,爷爷奶奶夹油墩儿的筷子尖都烫黑了。现在工具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干净许多。阿婆每天都用新鲜的油炸制,更健康一些~

模具:底小口宽易脱落

02 | 热油一汆,金灿灿圆滚滚

“呲啦呲啦的声音,谁能出个同款白噪音”

皮薄是油墩子的关键,阿姨先舀一勺面糊,用油烫一下,将多余没有依附定型在模具上的面糊倒回碗里,模具上便有了薄薄的一层面糊底。加上足量腌好的萝卜丝,筷子一压,盖一层面糊,下油锅开炸!一般六七分钟刚好,表皮焦脆金黄,内里萝卜熟透不塌。

03 | 经典萝卜丝馅

"1天要准备100-150斤"

萝卜丝馅是标配,用秘方腌制过的萝卜丝已经没有了辛辣的味道,反倒是咸甜为主。太粗不行炸不透、太细也不行一炸就烂糊了,最好是微软中带点脆爽。一掰还能拉丝,纯粹的白色、纯粹的咸甜~

04 | 面壳要薄,越狰狞越好吃

“古董点心,越丑越好吃”

“越狰狞越好吃”,面糊调得均匀,2面都薄薄一层。炸透了的壳不会有黏糊糊的面感,咬起来咔擦咔擦,微微有一点油花在嘴里爆开。萝卜丝都支棱出来,鲜美的汁水中和油润,趁热吃掉!

阿婆说以往只有萝卜丝馅,现在生活好了,就想着创新一下。也是在家里试了很多次的配方,最终选出来了18种放在菜单上。“老上海人还是买传统萝卜丝的多,年轻人就喜欢尝尝加了料的。”

中式汉堡吧!比拳头还大!

4种加料!油墩子全家福?

堆堆叠叠,像座小山!

不是月饼,不是面条浇头!

老辰光弄堂口或者校门口的摊头,是最好吃的油墩子。“炸老一点”“炸嫩一点”,滤油网上的油墩子排排坐,大家争着把零钱塞给阿姨,等着挑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只。现在想寻一个这样的摊头,却是难上加难了。

从军工路来的老爷爷,一买就是5个!

聊一聊

提问:

还有哪些小时候常见,长大就找不到了的美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2 阅读:834
评论列表
  • 2024-04-30 10:25

    作者生活在什么年代 1.5块哪里有 现在最便宜3.5了 [思考]

  • 2024-06-03 12:30

    油墩子!

  • 2024-06-02 08:12

    上海话都恨不得被要求“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