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贾琏冷遇薛宝钗,却对林黛玉很好?

君笺雅侃红楼 2025-04-29 10:09:15
林黛玉和薛宝钗先后来到贾府后,不免被拿来互相比较。书中写到:“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说明口碑上,薛宝钗盖过了林黛玉。

但书中也写明是“下人之心”,并不是“上下人心”,就说明上面的人可未必与下人们一样看法。就比如贾琏王熙凤夫妇,明显待林黛玉更亲近,却与薛宝钗比较疏离。

于是有观点认为贾琏冷遇薛宝钗,对林黛玉好,这个说法看似不错,实际是不严谨和值得商榷的。

如果换一个说法,王熙凤冷遇薛宝钗,对林黛玉好,就完全成立。但要说贾琏与薛宝钗、林黛玉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牵强的说法,皆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拿来比较。本文就要讲一下为何无法比较,以及阅读《红楼梦》应该避免的一些立场。

先说为什么“贾琏冷遇薛宝钗,对林黛玉好”的说法不成立!皆因书中并没有写到任何关于贾琏与薛宝钗、林黛玉交流接触的情节,就谈不上他对谁更好。

林黛玉是贾琏的表妹,关系与宝黛一样。这种血缘上的亲近,让他们在日常接触时不用严格遵守男女的避讳。尤其林黛玉年纪小,算是贾琏看着长大,尽管不如宝黛那么密切,也是哥哥与妹妹的亲情。

所以林黛玉回南,贾母派贾琏护送并处理林如海的身后事。两人日常接触的机会更多,关系就肯定要比薛宝钗更亲近。

反观贾琏与薛宝钗的关系,就不可能亲近,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有限。薛宝钗是王熙凤的表妹,贾琏是她的表姐夫,在封建时代虽然不可能避而不见,却绝不可能随便见面。

薛宝钗就算要去凤姐家中,要么是等贾琏白天出门,要么就是约了姊妹们一同去,尽量避免与表姐夫贾琏见面,才符合礼仪。这也是哪怕贾琏被打,薛宝钗就算听说了消息,也并没有主动过去探望的原因,小姨子与表姐夫最需要避嫌,否则不就成了二尤姊妹与贾珍那么的肆无忌惮!

所以,贾琏与薛宝钗见面次数有限,又谈何冷遇薛宝钗?至于说他对林黛玉好,书中只说他陪同表妹回南一年,没说二人关系亲近,也属于牵强附会之说。

贾琏其人放浪不羁,没心没肺,他对亲戚,自然会有亲疏之别,但要说他会对谁好,就只是臆想之说。他女儿大姐儿生了天花,虽说不那么凶险,但也可能有生命之危。他却全然不顾,只急色的与多姑娘偷情。而面对结发妻子王熙凤,他同样屡次背叛,全无心肝,试问这样的人。他会对谁好?书中可曾写过一次贾琏真心待人的情节?他与尤二姐曾经如胶似漆,结果有了秋桐就不顾二姐死活,指望这样的人对林黛玉好,那也是一厢情愿了。

所以,贾琏冷遇薛宝钗不成立,对林黛玉好也不成立。只能说比较起来,林黛玉是自己的表妹,薛宝钗是妻子的表妹,贾琏与林黛玉的关系更亲近而已。

之所以要讲这些,就是想要表达一个观点,读书需要更客观,根据原文内容,人物性格客观地发表观点,不能任性挥洒,找寻刁钻的角度,去刻意寻求差异化观点,标新立异。

曾经我也一度迷失在这个“迷宫”之中,但随着读书越多,就越觉得很多平实的观点更能打动人心。至于对八十回后的探索和求证,则属于另一个方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倒无可厚非。

当然,自媒体需要一个特别的“标题”,否则在算法上会吃亏,辛苦写的文章没人看,只能白费功夫。“标题”稍微放一点只要不违反平台规定,是可以接受的。但观点尽量要平实,不能像上述那样无中生有才好。

题外话:作者取标题时,标点符号很重要,如果带“感叹号”往往标题党,如果带“问号”,内容基本以揭示、反转和否定的可能比较大。没有,就只是正常表达和描述了。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