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洛阳赏牡丹

闻垂说集邮 2025-05-01 18:38:36

聞鍾記郵(5288)春到洛阳赏牡丹

春天里百花香,姹紫嫣红国色天香,如果说春天的花卉最能打动人是哪种花,那一定是牡丹。自古以来看牡丹最好的去处一定是洛阳城,因为“洛阳牡丹甲天下”这句话流传了千年。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历史底蕴是深厚的,洛阳牡丹的美誉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自隋唐以降,洛阳便以“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和温润气候成为牡丹栽培的核心区域。北宋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盛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将洛阳牡丹推至“天下第一”的地位。这种地位的形成不仅得益于自然条件,更与人文积淀密不可分。唐代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皆以牡丹为意象,将其与盛唐气象相联结。

至宋代,洛阳牡丹栽培技术日臻完善,品种多达百余种,邵雍笔下“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的诗句,生动描绘了洛阳人对牡丹的极致推崇。牡丹的文化象征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升华。作为“富贵花”,其富丽堂皇的姿态被赋予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寓意;而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更赋予其“劲骨刚心、不畏权贵”的精神内涵。这种双重特质使牡丹超越了植物本身,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达。2017年,洛阳与华大基因合作破译牡丹基因组,从科学层面证实“牡丹源自洛阳”,进一步巩固了其文化根脉的地位。

又是一年的4月,又逢牡丹花开时,洛阳邮政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款彩色邮戳,红色的牡丹花,绿色的树叶,再配以黑色的文字,构成一枚漂亮的邮戳,在这枚邮戳启用的4月15日,刘炎斌先生寄给我一枚明信片,明信片上加盖了这内“牡丹”彩色邮戳。欣赏罢彩色的邮戳,当目光落在明信片上的时候,发现刘先生真的用心了,因为明信片选用了牡丹图普资明信片,加贴了两枚10分普票做补资,分别使用了“牡丹”风景日戳和“牡丹”邮局邮戳销邮资,一枚明信片上竟然有五处“牡丹”。

洛阳牡丹邮局的成立,成为邮政文化的创新载体。洛阳牡丹邮局的诞生,是邮政服务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2024年1月12日,洛阳市牡丹邮政支局正式挂牌营业,成为河南首个以牡丹为主题的邮局。该邮局不仅提供传统邮政服务,更以牡丹为核心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如牡丹花都集邮册、武皇系列纪念封,以及牡丹花茶、鲜花饼等特色商品,将邮政网点转化为牡丹文化体验空间。设立“时光信箱”服务,游客可将留言封存于实体信笺,未来指定日期领取,通过时空对话增强文化体验感。与文旅活动深度联动,实现“邮政+旅游”的跨界融合。

牡丹邮局与邮戳,为洛阳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在牡丹文化节期间,“牡丹邮局”进园服务,牡丹邮戳打卡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成为现象级文旅事件。邮政通过“牡丹+”模式,推动牡丹产业链延伸。洛阳牡丹与邮政文化的深度融合,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从“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历史赞誉,到牡丹邮局的文化体验,再到邮戳艺术的多元表达,这一系列实践不仅延续了牡丹文化的千年文脉,更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再次感谢刘炎斌先生寄给我的明信片,虽然近些年无缘赴洛阳,但为集邮三进洛阳城,逢花会两看牡丹花的经历至今难忘。期待有一天在牡丹盛开的时节,再赴洛阳,看花访友盖邮戳。不过,很可惜的是胡锦云先生再也见不到了。

0 阅读:2

闻垂说集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