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归,我军发现隐患,509名军人乘坐装甲车提前入港

华太师 2023-12-25 21:30:19

“509人是底线,少一个都不行!”

这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中英谈判中的一幕。我方在香港回归前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坚持要在6月派509名军人携带武器进入香港,而英国却百般阻挠。

那么,我军究竟发现了什么隐患呢?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要求呢?英国又为什么阻挠呢?最后结果如何呢?

1999年,在香港回归两年后,英国末任“港督”彭定康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以总结香港回归时英方的心路历程:

“我知道,在现在这个时代,殖民地总督就像苏门答腊的犀牛、佛罗里达的海牛一样稀少,濒临绝种。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要干出一番不同凡响的事业来,留下自己最后的身影。我在香港所做的,就是确保大英帝国实现最光荣的撤退。”

这也是当时驻港英军中的普遍心态,其实大家都明白大英帝国不复往昔,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放不下曾经“日不落帝国”的架子,要竭力保住这个已经衰败的帝国的最后一丝尊严,在世人眼中最后再体面一次。

而香港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后来沦为英国殖民地本就是耻辱。因此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尽一切可能维护自身的主权,不给那些别有用心之徒可乘之机。这既是对香港和平稳定的维护,也是对百年近代史耻辱的洗刷。

就这样,一方要维护主权和庄严,一方要留住最后的体面,中英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就此开始。

1997年4月,香港回归两个多月前,驻港部队已经组建完成,谭善爱被任命为防务交接仪式的中方指挥官。按照此前中英联络小组的协议,在解放军驻港部队正式接收香港之前,将会有196名先遣人员分三批,陆续进入香港的英军军营。

由于此时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防务由英军管理。因此按照英方的要求,这些先遣人员不能携带武器装备,也不能穿军装出营。他们的任务就是熟悉香港各军事设施的情况,提前安排对应的接管流程和方式,为此后大部队的接管做准备。

此时香港回归的流程似乎没什么问题,只等7月1日零点防务交接仪式完成后,驻港部队全面进驻香港。但中央在核对这一流程时,却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

原来根据此前的协议,英军会在7月1日零点后撤离香港各军营,而驻港部队也只能在7月1日零点后进驻香港各军营。

这一安排看似时间完全能对得上,但实际上这中间有一个致命漏洞。那就是驻港部队对各军营的接收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即便是零点时马上进入香港,也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抵达各军营并处理接收工作。而此时英军又已经撤离了军营,也就意味着这两三个小时成为了香港防务的“空窗期”,军营极度空虚。

要知道香港回归仪式可是举世瞩目,届时世界各国的政要以及各国媒体都会到现场观礼,而此时香港防务又极为空虚,万一有心怀不轨之徒趁机挑起骚乱,后果不堪设想。现场嘉宾哪怕出一点点问题,都将使香港回归这一至关重要的仪式蒙上阴影。

因此,中央作出安排,在香港回归仪式前,必须有一支携带武器的驻港部队提前进驻香港各军事要地,以填补防务空窗期,维护这一关键时刻的安全与稳定。而与英方谈判协调这一要求的重任,就落在了时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陈佐洱的身上。

6月16日,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打电话给陈佐洱,给了陈佐洱很大的谈判自主权,要求他一定要将这个条件谈下来。此时距离回归仪式只有半个月时间了,一切都需要尽快准备,陈佐洱必须在一周内和英方达成协议才行。

此前陈佐洱已经和英方代表进行过沟通,但英方的态度也十分强硬。在他们看来,失去香港这个至关重要的殖民地本身就很可惜,很痛心了。如果还让解放军在香港回归之前,也就是英国还统治香港的时候荷枪实弹地接管军事要地,那简直是对“大英帝国”的侮辱,会让他们丢尽脸面,因此说什么也不同意。

英方谈判代表包雅伦提出,如果中国担心香港防务空窗期内出现安全问题,英国军队可以延缓撤出的时间,为观礼代表提供保护。他们这一条件看似慷慨,但实际上却是想借此让英军最后露个脸,也是对我国主权的侵害。

要知道,7月1日零点过后香港就已经回归了,哪有外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驻扎并“提供保护”,中国自己的军队却来不及赶到的道理?中国的领土当然应该由自己的军队守护,怎么能又将安全防务交给英军呢?

因此英方的要求被陈佐洱坚决驳回。我方坚定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回归仪式前必须有1070名携带武器的解放军战士进入香港,接管英军各军营,并在防务空窗期内维护香港的稳定。

到了6月17日,包雅伦终于作出了一定让步。他表示携带武器可以,但6月30日当天英军驻港部队只有250人,因此解放军的数量也不能超过这个数字,并且解放军也不能进驻威尔士亲王军营,这是英军“体面撤退”的必要条件。

但这一要求显然不能被我方接受,250人这个数量太少了。而威尔士亲王军营是驻港英军基地的核心,我方不可能不进驻。就这样,双方并未达成共识,只能互相表示“遗憾”。

此后谈判又僵持了两天,英方怎么也不肯再让步了。眼见英方代表如此顽固,陈佐洱也放了狠话:“如果没有中方的配合,英国不可能体面撤回。”中方将仔细检查英军的行李和武器,并要求英方把所有军舰的武器都遮挡住。包雅伦对此十分不满,谈判再次不欢而散。

但在双方人员离场后,包雅伦却悄悄找到了陈佐洱:“再谈谈你们的条件吧,就我们两个人。”

如此重大的事情包雅伦应该不敢自作主张,很可能是英国也知道拖不下去了,担心激怒我方,但又不肯拉下脸面,便只能授意包雅伦采取这种私下解决的方式。

于是就在一个堆积杂物的小储藏间里,双方代表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谈判。而正是这么一次不起眼的谈判,敲定了驻港部队提前进驻这一重要事项。

包雅伦也不再说英方的条件了,直截了当地问陈佐洱:“中方还能提供哪些条件?”

陈佐洱也很直接:“我们还能再作出两点让步。第一,我们可以不进驻九龙的枪会山军营。第二,提前进驻的人数可以减少到509人。但509人已经是底线,少一个都不行!”

包雅伦长舒一口气,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但之后的中英谈判顺利了许多,英方也不再坚持此前的顽固立场了。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509名解放军战士将乘坐装甲车,携带武器提前进入香港,进驻各大军营,为防务交接作准备。

此时正是中英正式谈判的第七天,陈佐洱及谈判人员成功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其实当初中央给陈佐洱的底线是500人,陈佐洱还“多赚”了9个人,算是超额达成目标了。

6月30日23点50分,防务交接仪式正式开始,谭善爱也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宣言:“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7月1日零点,香港正式回归。末任港督彭定康和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离开了香港,不知他们有没有感受到“帝国最光荣的撤退”,但无论如何,大英帝国的太阳算是彻底落下了。而对于中国而言,无数中国人都以自豪的心态迎来了这一光荣的时刻。自《南京条约》签订以来的百年耻辱,至此彻底终结。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4 阅读:1328
评论列表
  • 2024-01-01 11:26

    军事机密被小编破解了?[得瑟]

华太师

简介:激流文化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