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肖像,欧姬芙笔下的纽约过去长这样?

99艺术 2024-05-11 09:47:16

号称“美国现代艺术之母”、“美国毕加索”、“最贵的女艺术家”的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特立独行的她曾拒绝与毕加索的会面,也曾给予草间弥生以指引……

为人熟知的花卉、动物头骨和墨西哥风景等富有感染性的描绘令人印象深刻,欧姬芙的艺术生涯中还有另一个引人入胜的篇章——纽约时期。1925年至1929年之间,她创作了约25幅描绘纽约摩天大楼和城市景观的画作,“一个人也许不能画出纽约,但却可以描摹出对这座城市的感觉。”

“我的纽约”(Georgia O'Keeffe: "My New Yorks")将于6月初登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诸多作品为观众展现欧姬芙如何刻画一座城市的肖像。

乔治亚·欧姬芙《谢尔顿酒店第三十层的东河》,1928年

新不列颠美国艺术博物馆,

康涅狄格州新不列颠,

斯蒂芬·B·劳伦斯基金会

纽约:一座城市的肖像

纽约以现代化的摩登高楼大厦而闻名。在一百年前,世界上大多地区还在历经战火,纽约已开始兴建高楼,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被视为美国工业化的象征,成为现代艺术的温床。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镜头下的谢尔顿酒店

1924年竣工的曼哈顿谢尔顿酒店,以巍峨的34层问鼎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酒店。一年后,欧姬芙与她的新婚丈夫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搬进了这家酒店的30层,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激发了最直观的灵感。

乔治亚·欧姬芙《纽约 谢尔顿与太阳黑子》,1926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

欧姬芙喜欢在曼哈顿街头漫步,欣赏谢尔顿酒店和附近建筑,“摩天大楼被太阳直射的那一侧仿佛被咬掉了一块,建筑上布满了光斑。” 她注意到建筑物之间的高度差和缝隙似乎重塑了天空。

令人眩晕的高度激发了欧姬芙在此后的五年里创作了“我的纽约”系列,洞察性地发掘了20世纪美国独有的城市景观,大胆的线条和色彩捕捉了都市的节奏、氛围和能量。

1915年,291画廊展出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

起初,欧姬芙想要描绘城市的想法遭到斯蒂格利茨的反对,彼时斯蒂格利茨是著名的摄影家和艺术品商人,是第一个为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举办个展的画廊主。他认为欧姬芙应该继续描绘属于女性的自然,而不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因为这是“连男人都驾驭不了的主题”。

乔治亚·欧姬芙《曼哈顿》,1932年

史密森美国艺术博物馆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欧姬芙坚持了她一贯的作风,敏感的觉察纽约现代性所呈现的视觉特征,尤其是在城市的总体意象中,摩天大楼是其中最为瞩目的一块拼图。

她描绘曼哈顿的天际线,展现了摩天大楼的辉煌,尤其是在夜晚,它们变成了明亮的灯塔——如艺术评论家亨利·迈克布莱德指出的,“在她的建筑学研究中,她将象征性的灯光,投进了构图中。”

她也汲取了谢尔顿酒店窗户向外眺望看到的东河和皇后区长岛市的全貌:长岛曾经被工厂、仓库和面包店占据,烟囱中排放出的工业废气所污染的灰蒙蒙的天空。

“我的纽约”捕捉到了纽约在工业化进程中疯狂生长,这正是欧姬芙这位土生土长的美国艺术家对纽约的感受——她的注意力从个体化的绘图经验转向对摩天大楼内在本质的审视。

乔治亚·欧姬芙《来自湖No. 1》,1924年

《来自湖No. 1》描绘了一个远处的湖泊和山脉,依稀可以看到其花卉系列的影子。在具体与抽象之间,展现了她对事物的敏锐观察与创造想像。

乔治亚·欧姬芙《散热器大楼—纽约夜景》,1927年

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

《散热器大楼—纽约夜景》是欧姬芙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灯火通明散热器大楼,伴随着机器运作所产生的蒸汽,星星点点的路灯,呈现出一种简化细节的趋势,启发了艺术家对于抽象语言的自觉。

以朦胧的构图和沉闷的色调描绘的纽约工业景观,《谢尔顿酒店第三十层的东河》相当于纪实性再现。

乔治亚·欧姬芙《新墨西哥州的黑十字》,1929年

1929年的夏天,欧姬芙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新墨西哥洲之行,鲜明的风景,独特的土著艺术和建筑风格激发了她又一旺盛的创作期。在《新墨西哥州的黑十字》中,十字架被比例上被放大,与连绵起伏的山丘、夕阳的光辉遥相呼应。

作为第一个深刻审视欧姬芙在油画和粉彩等作品描绘城市景观的的展览 ,通过精心的策展与梳理,将“我的纽约”这一系列视为在1920年代现代主义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邀请观众一同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她的一生,就是强大的神话

欧姬芙在美国中西部威斯康星州的家庭奶牛场长大,11岁时就知道自己未来要成为一名画家。天赋和能力让她崭露头角,一幅《无题(带铜壶的死兔)》获得了威廉·梅里特·蔡斯静物画奖。

乔治亚·欧姬芙《无题(带铜壶的死兔)》,1908年

1906年,欧姬芙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了好友安妮塔·波利策,而波利策直接将这些画作拿给了在曼哈顿开设画廊的斯蒂格利茨,他感叹,“终于,有女性出现在了艺术界。”

291画廊街景

1916年,纽约291画廊的一次群展中正式展出了欧姬芙的炭笔绘画,这是她个人的第一场展览。两年后,应斯蒂格利茨之邀,欧姬芙开启了纽约生活。

1918年,斯蒂格利茨镜头下的乔治亚·欧姬芙

在最著名的花卉系列展出之前,人们先看到的是斯蒂格利茨镜头中欧姬芙,彼时还未有人能够如此自由舒适地向大家展示一位女性的身体。

1916年,291画廊为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举办的展览。

受现代艺术运动的启发,欧姬芙通过透视法创作大尺幅的花卉特写,这些被放大的花超越了物理限制,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们存在的意义。欧姬芙强大的图像造型能力得到艺术界前所未有的认可。不过,1925年当人们走进291画廊,并非为了欣赏她笔下那些放大的花朵,更多的是为了探究一个女人最隐秘的内心世界。

乔治亚·欧姬芙《海芋》,1928年

斯蒂格利茨借助弗洛伊德理论散播关于她的故事,鼓励媒体把她笔下的花解读成某种暗示:“欧姬芙在自己的子宫里画画。”通过争议性的话题持续地为欧姬芙获得曝光和热度,这些花朵得到热烈的追捧,《海芋》被以25000美元售出,是当时在世艺术家画作的最高纪录。

乔治亚·欧姬芙《城市夜晚》,1926年

欧姬芙对此难以苟同,描绘摩天大楼成为她强有力的回应。时而俯瞰,时而仰望,她眼中的纽约是具备普世价值的艺术之都。人们在这些新作中看到了欧姬芙的野心,她渴望摆脱艺术评论家对花卉系列的偏见和过度解读,“我的纽约”系列,延续了她抽象性观察,更具现代性。

百年后这一系列多被美术馆、基金会等收藏,鲜少现身拍卖市场。可查询到是《太阳下的东河》在2015年上拍佳士得,由斯蒂格利茨珍藏从未易主,以318.9万美元成交。这幅画创作于1926年,是三幅描绘纽约东河画作中一幅。

乔治亚·欧姬芙《纽约街头和月亮》,1925年

提森博物馆藏

在斯蒂格利茨的推动下,从两人认识到1946年,他在22个个展中大力推广了欧姬芙的作品。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创立之初,她成为第一位被其收藏作品的女性艺术家,也是19位群展艺术家里唯一的女性。1943年,芝加哥艺术学院为其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大型回顾展……欧姬芙走在了属于她的时代的最前端。

乔治亚·欧姬芙《太阳下的东河》,1926年

欧姬芙以99岁高龄逝世时,她已经度过了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比许多艺术家的一生还要长。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引发的广泛关注,参加女性解放运动的女艺术家将欧姬芙予以神化并推向大众,她成为美国偶像级的人物——她属于自然,并非因为她是女人,而是因为她是欧姬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