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高调进军豪车市场,巴菲特坚持抛售比亚迪

米开小姑凉 2022-12-13 20:18:53

创业27年后,比亚迪销售呈现出爆发之势,仅18个月时间就卖出了200万辆,国产汽车从未如此辉煌过。

火爆的销售给比亚迪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2018年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以来,比亚迪净利润曾一度从30亿下滑至2亿,王传福一度起了拆分芯片公司二次上市的心思。

今年的高油价救了王传福。依靠dmi超级混动,比亚迪一鸣惊人,从低净利的泥潭中爬了出来。王传福顺势宣布:明年将发布豪华车型“仰望”。预计售价80万-150万。

耐人寻味的是,“仰望”官宣前不久,巴菲特第四次减持比亚迪,转而买入台积电,“股神”似乎看到了某些隐忧。

众所周知,百万级的豪车一直是欧洲品牌的天下。劳斯莱斯、法拉利、迈巴赫、奔驰等长期垄断着豪华车市场。

马云、刘强东、许家印、王健林等大佬的座驾“清一色”的欧洲豪华品牌。在富人圈,你开个日本车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强如丰田,销量全球第一。但它旗下能称得上成功的豪华车系,只有一个雷克萨斯,足见豪华车市场壁垒之高。刚刚在中端市场站稳脚跟的比亚迪凭什么敢动欧洲人的奶酪?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比亚迪看到“换道超车”的机会。

燃油车时代,比亚迪有三大无法克服的技术壁垒: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比亚迪小毛病不断,正与“三大件”不行有关。

新能源时代,发动机和变速箱被电机、电控取代了。这“两大件”中国与欧美日处于同一起跑线,差距不大,不少单项上还有优势。“三大件”中突然少了“两大件”,比亚迪的质量自然上去了。

汽车制造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BBA等豪华车企也承认:新能源车跟燃油车不是一个物种,他们正面临转型挑战。

BBA遇到的挑战正是比亚迪们的机会。谁不想爬到“食物链”的顶端,吃最厚的利润?

第二:新能源车没有成功的豪华品牌。

2022年,我国的新能源赛道一共挤进了70多个品牌。大部分品牌瞄准了10万-30万之间的中端市场。

例如,恒大卖房时,一套房百万起步,但换成卖车,一辆恒驰只敢卖15万。中端车的市场最大,竞争最激烈。

70多个品牌中,敢拍着胸脯说要做豪华车的,仅蔚来和高合两家。前者40万起步,后者60万起步,只能算入门级豪华车。

为什么他们不出百万级的豪车?和目标客户有关。蔚来和高合的目标客户是大城市的精英白领,年收入五十万以上的富裕阶层。

这些白领年龄在50岁以下,思维没有固化,愿意花大钱当“小白鼠”。一旦价格超过100万,就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这些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新能源品牌,家底很薄,他们不敢把身价压在消费者少、市场壁垒高的百万级豪车上。

比亚迪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旗下的王朝、海洋两系产品已称霸中端市场。下一步王传福要把比亚迪引向何处?品牌都是越做越好,比亚迪不能回头去吃微型车市场,只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带着积累的口碑向豪华车发起冲击。

第三:比亚迪的核心市场在中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传福可打爱国牌。

虽然没有国产品牌公开打爱国牌,但他们对爱国营销都采取鼓励态度。比如华为与苹果,花粉攻击果粉最多的一点就是指责对方不爱国。Mate系列在高端机上的成功,得益于爱国情绪的迸发。

如今,比亚迪就是汽车界的“华为”。百万“迪粉”自发地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爱国营销”团队。

例如8月,一辆比亚迪汉在路上自燃,有“迪粉”声称自燃是车主有意为之,为的是诈取高额赔偿金。这种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迪粉”只管爱国,不问是非曲直。

“仰望”作为第一款冲击豪华车系的国产品牌,无需广告,已极具话题性。汽车还未上市,车友的评价已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者认为,比亚迪作为国货之光,大胆突破欧美封锁,进军豪华车市场,无论成功与否,这种“亮剑”精神值得肯定。反对者认为,比亚迪是“技术不够,爱国来凑”,慌慌张张进军豪华车,发的是“爱国财”。

如果,比亚迪真心想做豪华品牌,该学雷克萨斯。1983年,丰田决定进军豪华车市场时,目标市场并非日本,而是美国,根据美国高端客户的需求打造了第一代雷克萨斯LS400。

但以上三点优势足以支撑起一个豪华品牌吗?

远远不够。

比亚迪汽车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智能化不足。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除了动力系统不同外,软件系统也不相同。马斯克曾说:“特斯拉与燃油车最大的不同是它会不断的自我进化。特斯拉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终身进化。”

通过不断更新的软件包,特斯拉的智能系统越来越强,已经可以轻松实现自动泊车、自动唤车,辅助驾驶等功能。

比亚迪在这方面很薄弱。它使用的智能驾驶系统是博世提供的解决方案,仅有L2级别的水平,与L4的特斯拉,相差两个档次。

而且比亚迪无法像特斯拉那样,实现远程升级功能,想要更新系统,需要亲自跑一趟4S店。

智能化不足,可能和王传福出身工科有关,他长于工程与管理,短于把握未来潮流,能造出很好的产品,但拿不出令人惊艳的产品。

其实,“仰望”并非比亚迪第一次进军豪华车市场。2010年,比亚迪与奔驰合资打造了豪华车品牌“腾势”。

在比亚迪技术+奔驰品牌的扶持下,腾势表现疲软,年均销量不足5000辆,累计亏损超过40亿。

去年,奔驰终于失去了耐心,卖了40%的股份给比亚迪,仅留10%的股份,抽身离去。王传福重新将腾势定位为“中高端”,给仰望腾出高端的空间。

希望“仰望”是一款让人在技术上仰望的汽车,而非仅仅价格上的仰望。

作者:江左佑安

0 阅读:1

米开小姑凉

简介:每天为大家更新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