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自成不发展自己的根据地,长期以流寇的形式存在?

史上风云 2024-05-25 19:50:08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很多人眼里是流寇,好像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其实李自成并不是不想建立,而是早期没有能力,在后期也开始向稳固政权转变,只是存在时间太短被人们忽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具体情况。

李自成一开始无法建立根据地。

明朝末年官逼民反,李自成也和很多面临生存危机的底层农民一样,揭竿而起,成为很多农民起义军中的一部分。

这时候的农民起义军刚刚诞生,没有作战经验、没有管理经验、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实力很弱小,他们只是为了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的乌合之众。

在装备精良的明朝正规军面前,拿着斧钺钩叉的农民起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几乎是一触即溃,只有遇到小股明军,才有一战的可能。

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农民军遇弱则抢,遇强则走,只能当流寇,并不是他们愿意四处奔波,而是没有能力留下来,更没有能力建立牢固的根据地。

李自成能建根据地后不久就亡了。

经过几年发展后,农民起义军的实力不断壮大,常年的战争洗礼,也让农民军学会了打仗,懂得了排兵布阵和攻城掠地,这时候的农民起义军开始建立根据地。

崇祯十四年后,李自成部已经成长为一支实力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在攻城掠地后,也开始派遣官员进行治理,不再像以前那样抢完就走,开始向成熟政权转变。

经过崇祯十四年和崇祯十五年的发展,李自成集团在河南地带开始拥有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并且设置官吏对打下的地盘进行治理。

比如,李自成设立六部对政务进行管理,并让牛金星担任丞相的职务,对整个统治区进行管理。

之后李自成向西攻破关中,正式建立了大顺政权,并设置官员进行治理。此时的大顺政权,已经具备了和明朝分庭抗礼的政治架构。李自成在建立大顺后,迅速出师北上,向明朝京师挺近,并在几个月后推翻明朝中央政权。

然而,由于内外势力的勾结,李自成自身的迅速堕落,大顺政权迅速败亡,这让人们对李自成的大顺了解的并不多,尤其是大顺在稳固地盘的统治,更是显得微不足道,在很多人眼里,李自成始终是个流寇,流窜来流窜去,最终流产。

3 阅读:378

史上风云

简介:有趣的历史,就要有趣的表达,简单明了,观点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