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女子生下中国首例“连体儿”,成功分离15年后,现状令人感慨

豆芽妈妈育儿 2024-04-15 01:18:43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在古代中外历史上,连体双胞胎都被认为是妖魔和不祥的象征,因为两个人共用一套器官,很容易彼此受牵制,不能独活。

即便是幸活下来的连体人,经常像是被展出的商品一样被明码标价,进行展出表演。

现在医疗技术发达,有一些连体儿可以进行分离手术,只不过双双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太大。

其实,连体儿是因为庞大生命基数下不可避免的误差。面对这种误差,父母会进行艰难的抉择。

2009年,湖北一女子产下一对连体双胞胎,因为病情罕见,属国内首例坐骨相连双胞胎,很多医院不敢接收。

此事引发社会广大关注,其父母也向外界求助,希望有医院可以为双胞胎做分离手术。

面对这个世界级罕见病例,究竟哪家医院最终治疗了呢?这对连体儿分离后过得如何?如今15年过去了,她们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湖北女子生下中国首例“连体婴儿”,孩子性别无法鉴定

张建军和杨伟是湖北省孝感市的一对普通夫妻,两人幼时因为家里穷没读多少书,文化水平都不高,只能靠打点零工维持生计。

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好在夫妻俩安贫同心,感情非常好,他们坚信只要肯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过上好的生活。

婚后没多久,妻子杨伟就怀孕了,杨建军心疼妻子,让她安心在家养胎,生活的重担由他自己一个人来扛。

虽然日常要往返在汉口和小家之间,每天要辛苦工作十来个小时,但是杨建军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想到快要出生的孩子,心里更是充满了干劲。

在一次陪妻子的产检中,得知杨伟所怀的是双胞胎,两个人更是喜出望外,杨建军更是暗暗发誓,再苦再累也要供养这两个孩子健康快乐长大。

就这样,他们满怀欣喜的等待孩子们的出生,也听从医嘱注意日常饮食等各项要求,前前后后去医院做了六次产检,都显示胎儿非常健康。

谁曾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双胞胎落地后竟然是一对“连体婴儿”,两个孩子的下体连接在一起,他们坐骨相连,共用一个脐带和肛门。

医生在做进一步检查中发现,这对双胞胎的内部:消化、泌尿、生殖甚至部分骨骼等也是多个器官共用,可谓崎岖情况十分严重。

据相关数据显示,世界上75%的连体婴儿都是胸腹相连,像他们这样坐骨相连的微乎其微。当时在全世界也就第七例,在国内也属首例。

因为看不到下体具体器官,所以甚至连医生也无法分辨这对双胞胎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

夫妻两个顿感晴天霹雳,他们曾幻想过孩子出生后的一万种可能,就是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张建军看到这一幕更是惊呆了,他还未从初为人父的惊喜中走出来,命运就给他们开了这么一个天大的玩笑。

因为是罕见的坐骨相连,两个孩子刚出生时只能平躺着,四个小腿相互交错,活动能力基本为零。因为只要其中一个动动小腿,就会牵扯到另外一个肌肉拉扯,而引发剧痛。

产检医生也向他们表达歉意,因为这对婴儿的连体接合面太小,B超无法完全看到细节全貌,由于自己的疏忽,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幸。

身边的亲朋好友听闻此事,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看到孩子这种情况,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爱嚼舌根的村民见到他们就像见到鬼一样,唯恐避之不及,还四处散播谣言,说他们夫妻俩是上辈子做了坏事,所以现世报,得来个怪婴儿给他们。

好心的亲戚则苦劝他们,不如找个地方把孩子们扔掉吧,留着也是累赘。

张建军和杨伟夫妇两个心如刀割,看到怀中的小婴儿,对于自己的亲生骨肉,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更何况自己曾发誓,要好好抚养他们。虽然他们有身体缺陷,但是孩子们除了身体连在一起,其他和普通的孩子并无什么区别啊。

只要两个人分开,就会过正常的人生。夫妻俩经过一番苦苦挣扎,下定决心,就算倾家荡产,也要“为孩子争取过一个正常人生”的机会。

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使命。

从未被生活打垮,更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善意

就这样,两个小婴儿随着爸爸和妈妈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们一边对孩子进行精心照料,一边不忘积极的寻找治疗医院。

双胞胎共用“排泄器官”,因此照料起来更需要呵护备至,因为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现感染症状发生。

尽管杨伟也会因为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而在半夜暗自啜泣,但是为母则刚,生活的不幸并没有压垮她,她更加积极乐观的面都生活,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

他们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除了照料孩子、寻找医院,还会带孩子去外面看风景,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孝感当地的医疗资源有限,对于这种罕见的病例也是束手无策。张建军带着孩子的病历不知道跑了多少家医院,却没有一家看到后愿意收治。

就在夫妻两个绝望的时候,生活的曙光开始照进他们的生活。

连体婴儿的出生和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很多热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大家尽自己所能出钱出力,希望可以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一丝温暖。

其中有一个叫鲁峰的志愿者,作为一名父亲,对这一家的遭遇也非常揪心。他协同所在的志愿团队为这对双胞胎家庭筹集资金,四处寻找手术医源。

一场分离手术,两个新生命的重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这台世界级难度的手术,在志愿者的奔波联系下,最终武汉协和医院接下这对病号,他们集结全国33位专家,共同协商手术方案。

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关复杂的检查随之开展了。

首先,确定的是,这对双胞胎是女性。基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张建军夫妇给小姐妹起名为张玲和张珑,希望两个孩子今后可以“玲珑可爱”。

其次,在进一步检查中发现,两姐妹共用泌尿系统,膀胱和尿道只有一个,但是他们的心脏

肾脏、肝脏等消化器官都是独立的。

需要确定的是,仅有一个的泌尿系统要给到两姐妹中的哪一个?

再次,专家经过无数次开会研讨,等到孩子再大点,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行做分离手术。

在此之前,需要他们夫妻两个人每次给孩子做“折叠操”,就是为了给孩子拉伸皮肤,让皮肤尽快多增长些。

每天一个小时的被动“折叠操”对于几个月大的婴孩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然而,为了今后能够手术成功,他们每天也是含泪为孩子进行拉伸。

最终孩子的身体状况满足了手术条件,两姐妹却因为突发感染高烧不退,需要立刻进入手术室开展手术治疗。

因为要对两姐妹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切断,主治医院也是做了万分准备,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将仅有的泌尿器官给了发育较好的姐姐张铃,最终经过近十一个小时的分离手术,这对双胞胎有了各自独立的身体。

这是两个新生命的重生!

经过手术第一阶段的分开存活,两年后妹妹又进了人造肛瘘手术,装上尿管和尿袋,平日用这个来排泄。

尽管这看似对妹妹不公平,但是对于命运多舛的两姐妹和家庭来说,能够好好生活,已属不易,她们非常懂事,并没有伤心抱怨。

如今姐妹俩现状令人感慨

从2009年出生不久后的分离手术,到两年后姐妹的手术,十余年间,两姐妹也做了很多次手术,目前姐妹俩从外形看和普通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

尽管妹妹还需要挂着尿袋生活,有时会被小同学嘲笑,但是姐姐总是会挺身而出保护妹妹,安慰道:“你一点也不臭!”

姐姐性格沉稳,最常说的话是“我要让着妹妹”,妹妹虽然要挂着尿袋生活,但是她性格反而比姐姐更活泼开朗。

在她们十周年“单飞”之日,武汉协和医院还为她们筹备庆生,这对小姐妹对着蛋糕虔诚许愿,画面十分温馨。

2021年,杨伟带着两个女儿参加央视一档节目,满含热泪演唱了一首《感恩的心》。

杨伟借助节目表示感恩:谢谢好心人的帮助,因为有她们的支持,自己一家人才能渡过难关、走到今天。

如今,两个小姐妹已经长大,她们管鲁峰叫“干爸爸”,对于医院里曾经救助过她们的汤教授亲切的叫“汤伯伯”,对于护士长也是兴奋的喊“大妈妈好!”

尽管她们依然过得不富裕,但是能够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目前双胞胎姐妹身体指标正常,她们的身心发育也和正常的孩子无异,而她们也在爱她们的父母养育下,每天都过得非常好。

据医生预估,等待妹妹张珑15岁的时候,再做一次泌尿系统重构手术,她就完全可以正常生活了。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祝愿“玲珑”小姐妹健康快乐的成长,有自己不一样的烟火未来。

祝愿这个家庭未来的日子可以所行皆坦途,多喜乐、长安宁。祝福天下温暖有爱的人,每天都充满爱和幸福,温暖照亮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家庭和小姐妹的故事,有什么感想?

0 阅读:1

豆芽妈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