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指检,这个听起来让人尴尬甚至有些抗拒的检查,最近登上了热搜。
深圳一名女子在接受肛门指检后,称自己遭遇“性侵”,引发了公众对于这项检查的极大关注与争议。
到底肛门指检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有必要做吗?医生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有没有越界的可能?
我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讲清楚。

在医学上,肛门指检的全称是“直肠指诊”,是一种非常基础、常见的临床操作。医生戴上手套后,用润滑剂润滑手指,从肛门进入直肠进行触诊,目的是检查直肠、肛门、前列腺、子宫后壁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听起来确实让人不舒服,甚至部分人会感到羞辱或者恐慌。但这不是性行为,也不是带有性暗示的行为,而是标准的医学检查流程。它的本质跟妇科检查、前列腺检查一样,属于身体隐私部位的医学检查。
我们不能因为这项检查难以启齿、容易引发误会,就否定它的医学价值。也不能因为部分医生的沟通不到位或者操作不规范,就将所有肛门检查污名化。

很多人疑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B超、CT、肠镜那么多先进设备,为什么还要用手指检查?这不是“落后”吗?
肛门指检的价值就在于它简单、快捷、无创、低成本,而且能够快速获得一些重要的临床信息。比如:
医生可以摸到直肠内是否有肿块、硬结、溃疡、出血点等;
可以判断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是否正常、有没有结节;
对女性来说,还可以评估子宫后壁有没有压痛或者其他异常。

有些直肠癌、前列腺癌、痔疮、肛瘘、肛裂等疾病,往往就是通过这一步发现的。而这些病如果拖延,轻则生活质量下降,重则危及生命。
举个例子,2022年《中华肿瘤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超过18%的直肠癌患者,是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常规肛门触诊发现的。如果这一关漏掉,很多人可能就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医学检查,本质上是“授权行为”,也就是说,医生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才有权进行触诊。
如果医生在没有充分说明的情况下,突然进行肛门指检,哪怕是出于医学目的,也可能引发患者的强烈不适和误解。
所以一个合格的医生,在做肛门指检前,必须做到几点:

说明理由:比如“您最近大便出血,我们需要排查肛裂或肿瘤,最好做个肛门检查。”
征得同意:不是形式上的一句“我检查一下”,而是要让患者充分理解后自愿配合。
保障隐私:操作应在私密空间进行,必要时有同性医护在场陪同。
尊重感受:整个过程中医生要避免粗暴、随意的行为,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
如果医生没有做到这些,而是武断检查,甚至有语言或行为不当,就已经是“沟通失误”,而是职业操守问题,严重者甚至涉嫌违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隐私部位往往被视为禁忌,尤其是女性对“羞耻感”的教育,从小就被灌输得根深蒂固。加之社会对性骚扰和性暴力问题的敏感,使得肛门检查很容易被联想到“侵犯”。
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医生只是将这项操作当作一个普通的临床步骤,但患者的心理防线却可能非常脆弱。特别是女性患者,更容易产生“受侵害”的情绪反应。

这就提醒我们,医生除了要有技术,更要有“共情力”。医学是技术活,也是“人和人的沟通”。
社会也需要更多的科普教育,让公众理解一些“不好说”的检查,其实是为健康服务,而不是侵犯。科学需要被解释,医学需要被理解。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做肛门指检,但以下几类人群,特别建议不要回避:
中老年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男性,有肠癌或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更要重视;
有长期便血、排便困难、肛门疼痛的人;
有长期腹胀、下腹不适但找不到原因的患者;
有肛门湿痒、流脓、异物感等症状者。

这些问题可能是痔疮、肛裂,也可能是更严重的病变。肛门指检虽然不舒服,但很可能帮你“揪出”隐藏的疾病。
有患者说:“我一直拉不出,吃药也没用,医生只动了一下手指,就说我肛管有瘢痕狭窄。”这个“动一下手指”,其实就是关键一步。

如果你在检查过程中,感受到严重的不适,比如医生没有任何解释就突然操作,或者语言、动作带有挑逗、玩笑、轻浮等意味,甚至在你明确表示拒绝后仍然强行检查,这些都可能构成职业违规。
你完全有权利当场制止,记录下医生的执业信息,并向医院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
但也请分清楚医生是否尽到了说明义务,是否出于医学目的,是否在合理时间和空间内实施了检查,不要因为个人主观的不适感就武断指责,否则容易伤害到那些真正尽责的医务人员。

我们必须承认,医学检查本身就有一定的不适,特别是涉及隐私部位时更容易引发心理压力。但这并不该成为误解和指责的理由。
医生的职责是发现疾病、救治生命,很多时候,他们比你更怕误会、更怕被投诉。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是靠几十年积累起来的。

肛门指检虽然让人尴尬,但它的医学价值不容否定。希望这一次的争议,能成为一个契机,让医生更懂得如何沟通,也让患者更懂得自己在接受治疗时的权利和义务。
愿我们在医学中彼此理解,而不是对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郭伟,李兆申,刘文忠,等.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上海)[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10):829-845.
[2]王建国,李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2,36(4):42-46.
[3]陈晓晨,曾庆伟.医患沟通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