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拜师:终于遂了多年心愿,这只是开始,他将接受更多磨练

金娃趣谈 2024-03-19 18:35:50

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卷:悟道

第一百章 尹志平拜师

前文链接:第四卷第九十九章

邱处机看着尹和娃,看他仍然稚嫩的脸上满是热切和诚恳,不由想起年少时的自己。那时的他同样这样心无旁骛、一心求道,从寻师、拜师一路走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困苦,心中是何滋味唯有自己知道!

尹和娃的求道之路又何尝不是充满曲折?所不同的是,一直以来,阻止和娃拜师的不是别的,正是他父母期待他享有尘世幸福的深切关怀,其中波折虽然不比自己,不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需要具有很大的决心才能坚持下来。

想到这些,邱处机不由微微一笑,说道: “从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了,我知道你一向聪慧好学,又一心修行,天生道材实在难得。你为了拜师修行,不知道从家里跑出来多少次了,如果我再不收你,未免太对不起你的一片苦心!”

“多谢师父!”一听邱处机如此说,尹和娃不由喜形于色,当即就跪下给邱处机磕头行礼。

邱处机呵呵一笑,连忙把尹和娃扶起来,收他为弟子,为他起名尹志平。

吕道安和宜迟见师叔收了弟子,都为两个人高兴,宜迟更是憨厚地一笑,说道: “这下可好了,尹兄弟终于能够拜师了!现在师叔收了弟子,以后说不定有多少人会慕名前来拜师呢!眼见得我们这重阳会是越来越兴旺了!”

杜大成站在一旁,看着一向和自己亲近的和娃拜于师叔门下,心中虽然也为和娃高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有些怅然若失,虽然眉目之间满是羡慕,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始终不能下定决心在这寂静的山中修行,更受不得重阳会中的清静自苦。

“这一番沉寂,不知道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受得!”羡慕之余,杜大成抬头看向门外苍凉的青山碧空,虽然胸中顿时无比开阔辽远,不过心里却也因此空荡荡的,实在远非他所期待的热烈氛围。

对于他而言,山外的大千世界、军营中的刀光剑影、热热闹闹的人情往来才更具有无穷吸引力。

尹志平拜邱处机为师,得偿多年心愿,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不过此时他却明显收敛了少年心性,尤其是换上吕道安给他拿来的那身蓝色道袍,对着师父、师兄又深深施礼拜谢之后,言谈举止突然就更显沉稳。

杜大成原本还想再戏谑几句,不过看尹志平的神态,却也不由庄重起来,想了想还是憋出一句: “尹贤弟,你虽然入了道门,不过咱们两个到底兄弟一场,今年秋天我的喜酒你是一定要去喝的!”

说完这话,杜大成又将恳切的目光看向邱处机,带了些央求的口气说道: “师叔,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把重阳会当作自己的家一般,把师父、师叔都看作自己的亲人,我想我这辈子大约也就只娶这一个媳妇,所以到时候请师叔一定赏光,一定要到凤翔来,我一定要好好敬师叔几杯!”

听杜大成说得诚恳,邱处机只好点头答应。

吕道安、宜迟和尹志平听杜大成前面几句话还很感动,可是及至听到他说什么这辈子只娶一个媳妇,尹志平不由嘻嘻一笑,吐了吐舌头,却没有说话。

吕道安一向持重,话原本不多,所以也只是一笑,没有说话。

宜迟一向直爽,对杜大成也是想什么就说什么,此时就不由大笑着说道: “哈哈,杜师弟,你这话未免说得太早了!看你杜大将军福大命大的样子,将来三妻四妾说不定也是有的!”

一番话说的几个人都笑起来,杜大成到底还年少,脸上红了一红,一时却反驳不出什么来。

说笑归说笑,不过邱处机秋天去参加杜大成婚宴的事情却就此说定了。吕道安和宜迟都收到邀请,两个人只说到时要看重阳会的事务,因为邱师叔远行,重阳会还是要留下主事之人。

邱处机收尹志平为徒之后,果然陆续又有人闻名前来拜邱处机为师。

一时,邱处机门下人才济济,重阳会显得十分兴旺。

邱处机收了弟子之后,他当然十分欣慰,尤其是想到师父当年要弘扬全真道派的心愿,此时重阳会在龙门山一带颇具影响、道风深入人心,眼见全真一派后继有人,自然是无量之喜。

但是随着新人增多,一段时间教导下来,邱处机冷眼看去,那些门外弟子自不必多说,就算是自己新收的弟子中,也是各色人等良莠不齐,形形色色有碍修行的问题层出不穷。

更让邱处机难以理解的是,居然有几个新进弟子颇以是自己门下弟子而自居,在和吕道安、宜迟这些师兄言谈之时,竟然不将这些师兄放在眼里,口口声声自己才是邱处机的正宗亲传弟子,好像因此就比其他人本领更高强、身份更威赫似的。

吕道安和宜迟都是诚笃憨厚之人,他们和师叔相处日久,知道师叔待自己这些马钰的弟子和自己的弟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碰到这些刚入门的愣头青,耳朵里听满了这些不知好歹的话,碍于师叔的面子又不好发作,心里免不了觉得委屈。

邱处机原本于这些世故人情并不大在意,不过门中弟子极多,免不了就有人替吕道安和宜迟打抱不平,慢慢的邱处机耳朵里也听满了这些声音。

对这些问题细加思量后,邱处机意识到,这些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小问题”,其实却是修行路上的一大障碍。

这些新弟子虽然都有向道之心,更不惜舍身出家,无奈出身不同、根基不同,在修行进业上悟性更是参差不齐,心性大有迥异。

“修行原本重在修心。”邱处机思忖, “修心听起来极为浅显,极为简易,似乎极易行,极易得,殊不知这正是修行中最难的一节!就我自身而论,单这修心一节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功夫!现在我既然身为人师,担负引导他们入门修行的责任,万万不能少了对他们这方面的磨练!”

想到此,邱处机不由想起当初在昆仑山遇到师父时的情景。听师兄讲,师父当时正是因为看到几位弟子虽然身处尘外,心却未定,故此才决定带他们去深山清修。在赴昆仑山的路上,师父更是不惜让几位弟子放下面子,沿途乞讨化缘。

“师父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师兄弟几个何其高明!这入山修行的本意也在于修炼平等心。师父曾经说过‘修心原是至要’,这自然是他多年修行有得,现在我怎么却把这个忘了!”想到此,邱处机就有了带领弟子出山的想法,于是让人把新弟子一并召集前来。

此时,除了尹志平之外,邱处机还收了宋道安、张志素、夏志诚几个入门弟子。

宋道安比尹志平大几岁,他原本在当地务农,平时闲暇常来重阳会听经受课。宋道安虽然出身贫寒,没有读书识字,但是听经不久即心有所悟,最后决定出家修行,拜了邱处机为师。

宋道安入门后,对邱处机执弟子之礼十分恭敬,平时与师兄弟相处友善,倒不像那些年轻师弟偶有出言不逊之举。

邱处机安排宋道安一起出山,主要是出于磨砺他性情,增强道心悟性的考虑。

张志素是个读书人,自幼遍读群书,才学极高,无奈身体单薄,自十几岁时起就常常是药罐子不离左右,慢慢的自己也就淡了科举仕进之心。年少聪颖,又体弱多病,张志素自然对人生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领悟。

那次,张志素与朋友一起来重阳会,正赶上中秋节,前来听经的会众极多,其中不乏抱着逛庙会看热闹心态的会众,挤得重阳会几个庵堂密不透风。

那时,邱处机和吕道安一则顾念人数众多,大家的人身安全问题,另外还要考虑道众听经受益情况,所以不免比别人更多了些忧急。

当时邱处机正在院中站立,看着张志素这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路走来,在路上说笑声不断,仿佛一下子就把山外吵闹不堪的市集原样搬到了重阳会来,不由皱紧眉头,双手一指,对着这群人大骂起来。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

0 阅读:2

金娃趣谈

简介:讲述过往人物,让历史更鲜活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