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赏大陆饭吃?富士康解雇32万员工撤离中国,比亚迪能否扛住压力

怀绍历史谈 2023-04-20 16:59:52

前言

谁还记得富士康老总郭台铭那句“我在大陆建厂,就是在给他们赏饭吃!”,这句话一说出铺天盖地的谩骂疯狂的朝他袭来。他竟然敢当众说这么嚣张的话,富士康公司是多么不怕失去中国市场。

最近,关于富士康工厂将转移国外生产的流言多了起来,富士康到底发生了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本土品牌的崛起,其中比亚迪规模越扩越大,他能否扛起我国就业率的大旗?

中国富士康

富士康刚开始选择中国作为他们全球手机加工厂,是因为相中中国人口数量大。完全符合他们建厂的标准那就是“当地必须具有显著的人口优势”。

建厂也选择当地经济平均水平不是很高的地方,只要福利条件稍微比当地平均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应聘者疯抢岗位。

贵州富士康厂区员工3万人;郑州富士康在巅峰时期厂区员工高达30万人,深圳富士康更是夸张,三平方公里不到土地上有高达42万名员工。

富士康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负面消息就没停过。只要是进过富士康的,出来以后都是打死不会再进富士康工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富士康这么大规模的厂区,全厂实施正规统一的条规条例,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住了活生生的人。监狱一般这怎么让人受得了。

很多人都是冲着月入过万的高薪工作去的,公司条件福利确实很吸引人。其中冲着高薪工作去的人最多就干一两个月,就想快速挣到高额工资才去的。

据说,能在那长时间干的人都是“铁人”。富士康每天平均工作十二个小时在车间,全年无休,有半年时间都是夜班。请假的成本也是很高的,一般小病感冒发烧是根本不敢请假的。长期熬夜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慢性病都是找上门来。12个小时不停地工作,还有线长在边上不停地催。

在那工作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机器人,不能说话也不能停。

线长根本不管不顾员工的感受,员工在那里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这搁谁谁也受不了这么工作氛围啊。去年郑州富士康员工集体逃离工厂在高速公路上徒步回家的新闻轰动全国,再次把“不把员工当人看”的富士康推上榜一热点。

目前郑州富士康在职员工仅剩6万名,生产量也在不断地减少,难道富士康这是要慢慢撤离了?

2021年贵州富士康被报道出,富士康计划从贵阳市贵安新区撤离。贵阳富士康作为贵州省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包揽了大量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加工。

如果富士康撤离那厂区几万名员工将面临失业,这将会造成当地失业率提高,经济水平下降。

深圳富士康厂区也被爆出拆机器,疑似转移的消息。

富士康企业占全国就业人口比例太大,导致牵一发而动全,关系着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失业率上升和地方税收减少等问题。

此次富士康想将工厂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人口多、经济水平低的国家这个计划,给国内代工厂增加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但是中国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富士康的生意遍布全球,包括苹果、三星、华为、惠普、戴尔、小米等知名品牌。

从一个小型的机械拼装工厂,到现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在我国经济就业方面占比严重,来去已经不是富士康公司说的算了。

不仅生产组装还包括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制造、物流、营销等一系列全部流程。富士康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向能源、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发展。

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能力是富士康不会彻底撤出中国的原因。

富士康如果撤离那么多员工怎么办?

富士康在全国有多家代工厂,每一家代工厂都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问题。

富士康的撤离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最大的,他们将面临失业危险。几万人的规模里有大多数都是本地人,还有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他们该怎么办?

大批量的失业人群流入市场,如果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是无法一下子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

当地政府和国家都需要想尽各种办法,可以提供相关技术的教学,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俗话说有一技之长总归是饿不死的。

还可以加大力度鼓励当地企业招收更多员工,企业也可以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对于富士康的撤离员工看法还要因人而异。

员工方面也有很多担忧,担心以自身条件离开富士康后找工作会成为一大难题。很多家庭困难的人真的很需要富士康这份薪酬来贴补家用,怕离开了以后找不到这样的薪资水平。

失去这份工作后员工可能会迅速找到一个工作,但是薪资条件很可能会比富士康给出的低不少。

生活所迫能早一天工作就早一天有报酬,所以耽误不得。支付房租水电、贷款等日常开支问题。

有些员工认为富士康传出撤离计划是对中国员工极大的不负责任,认为富士康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来保障员工的利益。这样他们对公司产生极大地不安全感,对未来方向感到迷茫。

除了富士康公司我国就没有一个大型企业可以和他碰一碰了吗?

当然有。比亚迪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回应过媒体,比亚迪代工过很多手机,华为大部分手机都是比亚迪造的。

我们通常所知道比亚迪是个造车企业,现在不仅仅是造车了还是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厂。在汽车领域方面,比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和新能源电池都是新能源行业的佼佼者。

在手机代加工方面也是下了血本了,据统计比亚迪电子工程师已经达到一万两千人,申请了六千多项专利。

2022年很多公司因为疫情原因,为了保住公司减少开销都选择裁员。

比亚迪这时不但不裁员,反倒是大量招收人。使比亚迪的在职员工人数火速达到57万人,一年时间又新增28万名员工。

迅速成为一家大规模公司,同等汽车品牌在职员工才几万,最多十几万,按这个扩大规模的架势来看,完全可以接替富士康的就业问题。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公司从2012年开始接触手机零配件、模具、塑胶制品等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业务。

手机部件和组装业务也在其中。公司现在能揽下客户所有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电子产品消费基本覆盖、汽车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物流、机器人以及新型智能产品等等。生产不同的整机产品包括华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OPPO等智能移动终端厂商。

在电子产业的综合实力排名一直在富士康后面常年位居第二。

2003年以汽车品牌的身份进军到大众视野里,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又做到了国际标准的超高品质。受到大众好评后,集团迅速成长为中国国产品牌的“领头羊”。

比亚迪与其他国内品牌有区别的是它是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件一体化生产,自主自销的品牌经营模式,在一众合资车和引用他国品牌经营模式里脱颖而出。

比亚迪已经是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之一,主要包括三星、DELL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商。在机器人领域上代加工科沃斯、iRobot等全球领先机器人品牌。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也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及新型智能产品领域。

比亚迪的目光不光仅仅放在电子产品上,凭借着在新能源领域建立起来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在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展开发展,集团成功研发出高效率、低成本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配合着许多新能源汽车在城市道路上驾驶,为缓解交通拥堵压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大爆,比亚迪股市也跟着大涨。相对于疫情前,现在的比亚迪公司可谓是红红火火,日子蒸蒸日上。

新能源汽车大部分销量都来自于二三线城市,为了跟随大众脚步,比亚迪不断研发出新款车型,可供不同需求的顾客挑选心仪车辆。

现在大多数人买车首选都是比亚迪。

比亚迪目前势头大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电子产品代加工方面有一定发展潜力,但能否完全取代富士康还要从多方面综合角度来考虑。

对于富士康宣布计划离开消息开始他的离开只不过是早晚问题,我国可以考虑鼓励多家企业大力发展,多成立几家大型公司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提高了我国经济水平。

总结

富士康的离开就好比握不住的沙,他虽然从建厂以来为我国提高了出口产量、提升地方经济、解决了就业问题,但终归还不是自己本国的企业,既然攥不住不如就扬了它。

国内很多地方对富士康产生了依赖,才让郭台铭有了说嚣张话的底气。我们应该迅速找到不足之处,提拔本土品牌加上大力宣传,鼓励人员就业才是当务之急。

别人有的我们终究会有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多像比亚迪一样大型规模企业的崛起。

1 阅读:1258
评论列表
  • 2023-04-20 23:31

    老说32万员工怎么办,难不成会饿死?

    w87755426 回复:
    不要光定着员工看。你想想,32万人,一年的做多少产品。一个产品多少个供应商,多少零部件。零部件需要多少人来生产。富士康带走的不是岗位,是订单。
  • 2023-04-20 23:28

    国家应该大力扶持自主造芯片。对国外的芯片应该收重税

  • 2023-04-20 20:31

    也就是说~郑州富士康的高管们也失业了?

  • 你要这么说电话,那就降2000[得瑟]

  • 2023-04-20 18:57

    好走不送

  • 2023-04-20 22:15

    索尼撤的时候不也只影响了几个月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w87755426 回复:
    不是一回事!!

怀绍历史谈

简介:历史是一场见证,未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