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李大维曾威胁:若台湾“友邦”清零,大陆也要考虑可能的后果

梅梅评历史 2025-04-07 17:26:50

台湾的"邦交"困境一年多来持续加深。

从2016年蔡英文上台时的22个所谓"邦交国",到如今只剩可怜的12个,八年多时间里,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空间被不断压缩。

去年1月,台湾大选刚结束不到48小时,太平洋岛国瑙鲁就宣布与台北"断交",转而与北京建交。有分析认为,随着大陆国力的持续提升,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可能会继续减少,甚至在未来一两年内面临"清零"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岛内政客们开始坐不住了。一年多前,时任海基会董事长的李大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出狂言,称"北京也不愿意看到台湾变成'零邦交'",并暗示如果台湾"友邦"被清零,大陆也要考虑可能的后果。

一年多过去了,这种威胁显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台湾的国际处境只是越来越艰难,而李大维的言论也被证明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空话。

他这种叫嚣不仅反映了民进党当局的不自量力,也让台湾民众看清楚了这些政客的真实嘴脸。

李大维:蓝转绿的政治变色龙

要搞清楚李大维为啥会说出这种话,咱们得先好好认识一下他这个人。

李大维 1949 年出生在台北 ,家庭条件那是相当不错。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一路名校读下来,后来还去美国深造,拿到了外交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样的学历背景,在台湾政坛是相当亮眼的。

1982 年,李大维进入台湾外事部门,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

那时候,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再加上贵人相助,仕途一路顺风顺水。1988 年,他成为时任外事部门负责人连战的秘书,这可是个关键的转折点。

跟着连战,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还结识了不少政界大佬,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连战的提拔下,李大维一路高升,短短八年就当上了北美事务主管,成为了台湾外事部门的重要人物。

那时候的他,可谓是意气风发,是国民党重点培养的对象。​

然而,2000 年陈水扁上台后,台湾政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民党失去了执政权,李大维的仕途也受到了影响。不过,陈水扁并没有冷落他,而是把他派到欧洲和美国当代表,这说明李大维的能力还是得到了认可的。

在陈水扁执政期间,李大维虽然身处党外,但依然在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努力维持着台湾与所谓 “友邦” 的关系,为陈水扁的 “台独” 政策站台。​

马英九上台后,本以为李大维会迎来新的春天,毕竟他也是国民党出身。

可没想到,马英九却对他逐渐冷落,把他派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担任代表。这一去,就是八年。

在这八年里,李大维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心中的不满也越来越深。

据说,当时有人盯上了李大维的位置,那个人就是马英九的心腹金溥聪。

金溥聪在马英九身边很受重用,他的出现让李大维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

就这样,李大维在马英九时期几乎成了边缘人物,他的政治抱负也无法得到施展 。​

直到蔡英文上台,李大维的命运才再次发生改变。

蔡英文一上台,就任命李大维为外事部门负责人,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一个国民党出身的人,竟然成了民进党的高官!李大维这种从"蓝"到"绿"的转变,也因此被岛内舆论戏称为"政治变色龙"的典型。

不过,李大维并没有辜负蔡英文的信任,他在这个位置上干得 “有声有色”,积极推行蔡英文的 “台独” 外交政策,到处为台湾寻找所谓的 “国际空间”。

后来,他又先后担任安全会议秘书长、蔡英文办公室秘书长等重要职务,成为了蔡英文的心腹。在蔡英文执政的八年里,李大维在台湾涉外的关键岗位上都走了个遍,他对民进党的忠诚也得到了蔡英文的高度认可。​

那么,李大维为什么会对民进党如此忠诚呢?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他在国民党时期受到了冷落,心中有怨气。马英九的做法让他觉得自己在国民党内没有了前途,而蔡英文的重用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地位,所以他对蔡英文感恩戴德。

另一方面,李大维本身就有 “台独” 倾向。他在台湾外事部门工作多年,深知台湾在国际上的尴尬地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他选择了支持民进党的 “台独” 政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

台湾 “友邦” 的前世今生

要弄明白李大维这番话的荒谬之处,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台湾所谓 “友邦” 的来龙去脉。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什么 “友邦”。

这些所谓的 “友邦”,其实是台湾地区在国际上搞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的产物,是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闹剧。​

咱们把时间拨回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支持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搞 “台独” 活动,与台湾保持所谓的 “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就是台湾所谓 “友邦” 的来源。​

在冷战时期,台湾的 “友邦” 数量还比较多。

那时候,美国为了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大力支持台湾当局,很多受美国影响的国家也跟着与台湾保持 “外交关系”。比如,在 1969 年,台湾的 “友邦” 就有 70 多个 。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与台湾保持 “外交关系” 是违背历史潮流和国际大义的,纷纷与台湾断绝 “外交关系”,转而与中国大陆建交。​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 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合法性,台湾在国际上的 “外交空间” 被大大压缩。

从那以后,台湾的 “友邦” 数量开始急剧减少。​

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大陆建交,台湾的 “友邦” 数量更是呈现出雪崩式的下降。

据统计,自 2016 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先后有十个 “友邦” 与台湾断绝所谓的 “外交关系”,转而与中国大陆建交 。如今,台湾所谓的 “友邦” 仅剩下12个,而且这些 “友邦” 大多是一些经济落后、国际影响力较小的国家。​

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会与台湾保持所谓的 “外交关系” 呢?

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台湾当局为了维持这些所谓的 “外交关系”,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搞 “金元外交”。

他们通过向这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投资、贷款等方式,换取对方的 “政治支持”。

比如,危地马拉前总统波蒂略曾公开承认,其任内接受了台湾当局的贿赂以维持 “危台邦交” 。台湾唯一的非洲 “邦交国” 斯威士兰,每年从台获得数千万美元援助,还享有奢华 “烟花庆典”、廉价专机等礼遇 。

但是,这些投入并没有改善斯威士兰民众的生活条件,绝大部分人民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而对于这些 “友邦” 来说,与台湾保持 “外交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投机。

他们知道,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是非法的,与台湾保持 “外交关系” 是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

但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他们还是选择了与台湾当局合作。不过,这种合作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中国大陆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或者这些国家的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他们就很可能会抛弃台湾,转而与中国大陆建交。​

就拿洪都拉斯来说,在与台湾 “断交” 之前,就多次抱怨台湾援助难以兑现 。

而与中国大陆建交后,洪都拉斯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还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这让其他 “友邦” 看到了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好处,也让他们对与台湾的关系产生了动摇。​

从台湾 “友邦” 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 “友邦”,其实就是台湾当局搞 “台独” 的工具,是一场用金钱堆砌起来的闹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台湾的 “友邦” 清零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李大维说 “如果台湾‘友邦’清零,大陆也要考虑可能的后果”,这话乍一听,好像挺有威慑力,可稍微一琢磨,就会发现完全是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

“友邦” 清零,大陆要考虑什么后果?

咱们先从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来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所遵循的原则。

那些所谓的台湾 “友邦”,根本就不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它们与台湾保持所谓的 “外交关系”,完全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违背,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从历史角度看,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从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到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再到清朝设置台湾府,台湾一直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任何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为,都是对历史的背叛,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

再从现实角度讲,目前中国大陆GDP已达21.4万亿美元,而台湾地区只有8400亿美元左右,相差25倍多。

双方军事实力差距更是悬殊。

大陆军费2025年高达2450亿美元,台湾仅有约160亿美元,差距达15倍以上。解放军现役人数超过210万,而台军只有约16.5万。这种实力对比下,台湾那点小动作,在大陆眼里真的不值一提。

此外,国际形势也越来越对台湾不利。如今,台湾的"邦交国"只剩12个,比蔡英文上台时少了一半还多。

而且这个数字很可能还会继续减少。在国际组织中,台湾的参与也越来越受限,连参加世界卫生大会这样的基本权利都无法保障。

去年1月,在台湾大选落幕后不到48小时,太平洋岛国瑙鲁就宣布与台北"断交",引发台湾网民纷纷评论"慢走不送!"这种反应,反映了台湾民众对这些"金钱外交"的厌倦。

一位台湾学者曾向媒体表示,赖清德政府不大可能在两岸关系上"回到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中'或'九二共识'","因此台北在外交上面对来自北京的各种制肘和打压,估计会比蔡政府更大"。

这一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赖清德上台后,台湾的国际处境更加艰难,而李大维的威胁言论也被证明是完全没有价值的空话。

大陆态度从未含糊

事实上,大陆方面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83个国家与中国建交,这些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所谓的"邦交国",绝大多数是一些小国,他们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无非是出于经济援助等实际利益考量。一旦这些国家认清国际形势,自然会回归一个中国的正确轨道。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例行发布会上多次强调,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民进党当局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严重违背岛内主流民意,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对于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顽固分子,大陆方面的态度也很坚决——"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听之任之,必须反制,必须惩戒。"

台湾问题从来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

台湾前文化部门负责人、作家龙应台去年四月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她认为,以乌克兰为教训,民进党当局长期营造的"倚美谋独"幻象正在破裂,台湾民众的"疑美情绪"不断升高,如今岛内应当就如何与中国大陆实现和平展开一场全体大讨论。

这种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恰恰是李大维这样的政客所缺乏的。

他们仍然沉浸在"台独"的迷梦中无法自拔,妄图通过外部势力来对抗统一的历史大势。这种做法,不仅会给台湾民众带来灾难,也会让他们自己在历史的审判台上留下千古骂名。

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不断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大肆宣扬"台独"思想,甚至制造"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论。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与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背道而驰。

然而,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结语

李大维一年多前的狂妄言论,充分暴露了民进党当局在台海问题上的无知与傲慢。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如果民进党当局一意孤行,坚持"台独"分裂路线,最终将自食恶果。对于像李大维这样的政治投机客,历史终将给出公正的评判。

台湾问题到底怎么解决?从来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和平统一,要么非和平手段。如果台湾当局一再挑战大陆底线,那么后果只能由他们自己承担。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这才是历史的必然逻辑,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至于李大维那种叫嚣"如果台湾'友邦'清零,大陆也要考虑可能的后果"的威胁言论,一年多过去了,时间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台湾的国际处境只是越来越艰难,而大陆方面的统一进程则越来越稳健。

这足以证明,李大维的威胁不过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到了极点。

在十四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面前,这种言论犹如螳臂挡车,不堪一击。

历史终将证明,统一的力量不可阻挡,分裂的图谋注定失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