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温暖人间》:亘古不变的爱,温暖了我们的人间

青梅侃事 2024-05-23 11:21:56

《我的温暖人间》是一次充满爱与希望的记录,也是一部聚焦于普通平民生活故事的人文纪录片。

它以分集、分段的形式讲述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每一阶段、每种情感之间存在的期冀与理想、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部影像书写的人文题材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生活的影像书写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共情与共鸣,以历史的影像书写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记录影像的书写唤醒了观众的时代记忆。

该片通过影像书写、社会变迁、时代记忆三者之间的联系,达成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情感共识。

《我的温暖人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纪录片。“人间温暖”是这部纪录片最真切的主题表达和历史底色。

该片将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故事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呈现在银幕上,展现了生活影像的故事、记录影像的呈现、历史影像的真实,鲜明地凸显出任何时代、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凝聚着社会亘古不变的爱与力量的情感演绎。

《我的温暖人间》不仅让观众代入自己的生活,而且强烈地引起他们与现实社会的共鸣、共情。

人文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聚焦于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千姿百态,以小人物最真实的底层社会生活视角为切入口,一改往日常规的内容刻画与叙事创新的表现手法。

该部纪录片用《带妈妈去旅行》《摇到外婆桥》两集内容篇章,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世间割舍不断的亲情;用《新民与桂娣》《玉梅与华保》两集内容篇章,以创新的视角展现了人世间细枝末节的爱情;用《你现在还好吗》《你好陌生人》《和你在一起》4集内容篇章,以多元化的视角展现了人世间无私奉献的情怀。

通过这8集内容篇章的表达,该片更好地呈现出人文纪录片的影像书写与情感表达,更好地展现出人与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相濡以沫的爱情以及互相扶持的友情。

一、个人情感:记录影像的呈现与情感演绎

导演以鲜明的人物情感为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赋予灵魂,实现了由小人物的真情实感到家国情怀的过渡。白驹过隙,时过境迁,人生何尝不是一部不会NG的影像呈现,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真切地记录下这真实的生活现状。

《我的温暖人间》的题材类型创新了纪录片贴近生活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影像的呈现中以主观介入的方式描述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虽然记录的镜头晃动、不美观、无构图,但也正是这样的“缺点”成就了该纪录片本身独有的风格与特色。

纪录片影像的特色是以“故事的真、人性的善、心灵的美”为主题,深入人们内心深处,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故事的真”选取纪录片中的故事主人公为讲述人,并结合其自身生活中的真实影像,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刻画,展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物的真实世界。

在此过程中,观众也看到人物之间最真挚的感情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乐观。“人性的善”以纪录片中人物亲身经历的事情为主要载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从现象看到本质,对人性进行深刻剖析,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该类型纪录片所要传达的精神价值。

“心灵的美”从纪录片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让人们在不经意间感受温暖,从而呈现出一股股力量源泉。但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表达上,令人记忆犹新的还是个人的情感表达。

《我的温暖人间》记录了8集内容篇章,第1集《带妈妈去旅行》描绘出宋健挥与曾竞飞母子之间亲密无间的亲情;第2集《摇到外婆桥》体现了外孙张佳港与外婆唐才英隔代之间细腻温暖的祖孙情;第3集《新民与桂娣》和第4集《玉梅与华保》体现了两对夫妻之间相濡以沫和刻骨铭心的爱情。

第5集《你现在还好吗》体现了叶沙无私奉献的捐赠情;第6集《你好,陌生人》展现了王迎茂和于逸飞英勇无畏的援助情;最后两集《和你在一起(上)》《和你在一起(下)》讲述了张志逸和王秀英触人心灵的领养情。这些人物都具有可圈可点的人物特点,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部流露真情的记录影像。在整个纪录片中,影像在表现人物情感上都借助了事物细节的巧妙呈现。

比如第1集的“摩托车”“日记”等、第2集的“婚纱”、第3集的“小提琴”、第4集的“轮椅”、第5集的“白大褂”、第6集的“球服”、最后两集的“草原”。这些细节是串联起单元篇章与故事整体的重要关键点,让这些人物更加鲜活灵动,更具趣味性。

除此之外,在纪录片中出现的主观式介入镜头也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真实情感的演绎。《带妈妈去旅行》中,宋健挥用手机记录下的母亲曾经外出旅行时面对新鲜事物欣喜若狂的情感镜头被恰如其分地运用在纪录片中。

虽然儿子骑着摩托车带着年迈的母亲等镜头有抖动,但母亲的欢声笑语可以让受众感受到传统家庭下母子关系的细腻表现以及晚辈对于亲情的独特表达方式。

这种浓厚的母子情在一幕幕影像上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当事人讲述曾经的一幕幕时,那潸然泪下的眼泪令人触动,这很具有真实化的记录特点。

《你好,陌生人》依旧延续了主观镜头,用手机记录了处在洪水中的外卖员从落水到被救上来的真实一幕,不禁令人心悬一线、胆战心惊,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与亲临感。

记录镜头的呈现是影像表达内容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因为在这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后影像化时代,很多事件及画面能够被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且形成快速传播的效果。

因此,个人影像记录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多角度还原事件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录影像的呈现与个人情感的演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温暖人间》虽然每个篇章仅有25分钟左右的故事,但在内容上承载了大量的客观信息。从8集的分集架构中,观众可以明显感知到亲情、友情、爱情等一系列情感的表达。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许多情感,但由于中国人内涵的表达方式和默默付出的行为习惯,很多时候人们的情感是深埋在心底难以言说的,一时间无法被及时挖掘,所以用影像化的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是一种新的探索与演绎。

而个人影像记录也能够明确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诉求,使得人们能够在众多的情感因素中找到自己的情感需求。

这也许就是《我的温暖人间》这部纪录片的魅力所在,从“小切口”的个人情感到“大主题”的人间温暖,用独具特色的视角呈现出个人情感的记录影像与情感演绎。

二、社会变迁:历史影像的真实与情感勾连

“纪录片作为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纪实性影视作品,其真正意义在于,在充分强调历史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同时,在创作者意图的渗入和客观环境的制约下,对影片中记录和描述的事件进行独特的艺术化处理。”

《我的温暖人间》这部纪录片正是将历史影像进行客观真实的演绎,让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生活在大环境中的小人物的故事所折射出来的巨大社会历史变迁,而这种社会历史变迁又同历史影像与情感勾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8集的纪录片演绎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幕幕出现的旧照片和视频画面。“照片是一种静止空间的深邃表达艺术形式,黑白照片尤其如此。在光影的造型下,黑白两色在时间中静静流淌,深刻凸显了生活的质感和人物的命运感。”

这些旧照片所代表的历史记忆串起了整个故事的脉络主线,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纪录片人物曾经最真实、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也让一份份情感随着每一张旧照片和每一段视频画面而触动受众的心扉。

在《带妈妈去旅行》、《摇到外婆桥》中,每当母亲和外婆两位主人公回忆起往事的时候,这些旧照片就是历史的见证,让观众跟着这些旧照片去寻找那些背后的历史和人文情怀。

《新民与桂娣》《玉梅与华保》中,那一张张旧照片,让受众看到了一个人、一辈子的爱情。也许曾经的他们并不敢奢望爱情,可另一个人的出现,便是认定的一辈子。

每当他们忆起曾经,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旧照片记录了他们的过去,也给现在的他们留下了一份爱情最初的美好。《你好,陌生人》《你现在还好吗》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所拍的视频画面。

一幕幕洪水下的温情、一件件充满爱的球服……这些画面被记录,又被艺术化处理后呈现在银幕之上,可以说这是最纪实性的影视作品。

《和你纪录片广角在一起》中,旧照片、旧报纸勾起了多少人的情绪,让人们一下子回忆起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通过捕捉当时特有的服饰文化、感情细节和人物特色等细节,勾勒出时代的氛围和特征。

这些元素既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可以勾勒出每一代人特有的历史记忆。也许这就是此类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所在,以主观与客观、亲历者与见证者、历史与现实等新颖的形式,展现出了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故事内容。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文献档案’,具有显著的历史认知功能,是保留和传递集体记忆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载体。”纪录片是一种影像化的视听语言表达,既充分遵守了客观事实,也传递出了历史的情感勾连。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汇集起来,但真正能够被记载下来的则少之又少。

所以,作为历史文献的一种,纪录片可以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观看与思考。有别于以往的文字符号的档案,纪录片更像是视觉符码的档案,打破了传统的记载方式,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让文献档案记载趋向丰富化。作为视觉符码的一种,纪录片自然而然地需要承担起历史影像与情感的勾连。

《我的温暖人间》中,最为凸显的是肖似代码与无意识代码。所谓肖似代码指的是观众感知了某种识别图示以后,就决定了其认知该种识别图示对应的现实事物的代码。这部纪录片区别于以往纪录片的宏大主题,而是像潺潺溪水般缓缓渗入人的心灵,巧妙地运用多个细节事物,让每一个故事都围绕主题展开。

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是这部纪录片中肖似代码最好的呈现。它用一个小小的事物链接起了观众对于影片的感知以及对现实的识别。虽说这些事物在人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对于影片里的历史再现,给人的识别度就会大大加强,增强历史影像与人们情感之间的连接。

所谓无意识代码,与其他代码相比,更加注重自然,让人在不经意间形成意外的共鸣。虽说这8集阐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故事,在影像故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声音,通过多方面的视角来展现时代记忆的丰富性,但是紧紧围绕“人间温暖”这一大的主题凸显精神内涵。

也许在8集的故事中,某一集并不能触动某人的心灵,但是整个8集涉及爱情、亲情、社会情、人间大爱等,在某一瞬间的某一举动总能“无意识”打翻人的泪腺。通过肖似代码和无意识代码的紧密结合,该部纪录片不仅表现出人世间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也更好地将历史影像与情感勾连融在一起,表达出整个社会的变迁历程。

三、时代记忆:生活影像的故事与情感表达

生活中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都是最真实的影像,人们能够在这些事情中留存记忆,进而不断转换成所需的情感表达。各个时期的记忆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与社会的大环境,隔一段时间后,重新再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就会使人们出现时代记忆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我的温暖人间》同样选取微典型的故事去反映不同群体在社会大背景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物的心理情感。它很直观地点明了每个人物的形象与特色,将他们的高光与亮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纪录片中每一个情节都能聚焦于人们关注的生活故事,把亲情的细腻、爱情的美好、社会情的奉献等,发挥出了最优化的记录效果。

作为映照影像和现实的镜像,纪录片承担着影像与观众的情感桥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回忆起曾经的故事,总会有各式各样的方式被形象化地记录下来。而且观众总能在某一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中找到共情的情节与片段。

时代的记忆像是一部悠久的记录史,记录生活中多姿多彩的故事内容。这些故事内容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诉求与情感需求,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精神洗礼。

《我的温暖人间》中的故事把真实记录人世间的温情作为创作初衷,实现了从小切口到大主题的过渡,巧妙地展现了生活中的千姿百态。

与此同时,该部纪录片还打破了以往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从单一人物的故事线到多人物故事线的变化,实现了人文题材纪录片的风格多元化。现实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细节,但是呈现在荧屏上,很多时候往往是细节最难被凸显出来。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做好细节化的处理,已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对细节进行更加具象化的艺术表达,那么将会打动观众,实现人文纪录片的真正蜕变。

因此对于文化的分析不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解释科学。

《带妈妈去旅行》中的动画有妈妈“飞”了起来、妈妈坐在摩托上、妈妈去了西藏等影像呈现;《摇到外婆桥》中的动画是襁褓中的婴儿、小朋友从小到大的学习、一双大手拉着小手等成长历史。

《新民与桂娣》《玉梅与华保》中的动画是手捧着鲜花、一起唱歌、坐着轮椅寻找春天、背着走楼梯去看电影、洗头等互相陪伴;《你好,陌生人》《你现在还好吗》中的动画是外卖小哥、逆行的白大褂、动画少年等青年力量;《和你在一起》中的动画是母亲贴喜字看女儿出嫁、雨天父亲的背影、女儿在草原飞奔、父亲背儿子、父亲给儿子送书包等情感表述。

这些看似不经意却无比重要的动画内容,在受众观看的记忆中会不自觉地形成一连串的“针线”。最终在故事结束后,人们又会依据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将其“编织”成一张具有温暖精神的意义之网。

因为在大多数的纪录片中,要想从过去挖掘出具有意义的信息是相对困难的,但《我的温暖人间》这部纪录片巧妙地运用动画这一形式,建构起了新的文化价值与时代记忆。

“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提出叙述者的职能:故事、文本、叙述情境。”所谓职能指的是叙述者,也称“讲述者”“健谈者”,通过这三个职能更好地表述出生活中的影像故事。

叙述者的第一个职能是故事,是叙述者最根本的职能,如果缺少故事,那么该叙述者自然而然是不存在的;第二个职能是文本,文本的作用可以帮助叙述者理清他与作品呈现的关系,深层次地表达出相互间的关系。

第三个职能是叙述情境,是讲述者与受述者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从这一叙述情境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表达,进一步叙述人生活影像与情感表达之间割舍不断的联系。

而《我的温暖人间》以不同视角的讲述者为主观载体,让一个又一个温暖故事通过镜头语言的文本方式建构了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情景,成功地呈现了真诚、善良、美好的情感关系和精神世界。此类题材的纪录片还原了不同时代下的社会历史变迁,更促使受众对真善美的追求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结语

《我的温暖人间》以人间温暖与时代记忆为创作背景,不断创新人文纪录片的表达方式与风格特色,用多集数、多情节的生活故事勾连起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描述出发展过程中不变的人性底色。

人文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让生活印象与影像紧密贴合,点亮了生活中的光明与方向,传递了生活中的希望与理想。

未来的人文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者可以融合动画、沙画、照片、视频等一系列新颖的元素,创作出更加多元化的纪录片内容,凸显出人世间亘古不变的温情。

0 阅读:0

青梅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