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4岁被授少将,后主政内蒙古,大舅哥是副国级,侄子也是副国级

茶阅史记 2023-07-25 11:36:22

1955年至1965年间,中央军委对1614名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授予将帅军衔。在这些闪耀中华的将帅之中,有48位少数民族出身的部队高级指挥官格外引人注目。

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高级军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开国少将,就是蒙古族的孔飞将军。他的英雄事迹,至今依然在内蒙各地广为流传。

进步青年

1911年,孔飞出生于内蒙古科左中旗,原名孔宪春。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是家庭妇女,虽然勤劳能干,却没有一技之长,在乱世之中,勉强把五个孩子拉扯长大。1930年,孔飞考入东北大学附中,因为家贫,学杂费全免的附中是他唯一的上学机会。

孔飞的成绩异常优异,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希望可以改变贫穷的命运。当时的内蒙地区属于末代达尔罕王爷和奉系军阀交叉统治区域,由于逐步丧失土地,内蒙的民众生活陷入越来越严重的贫困之中。

著名的嘎达梅林起义就发生在孔飞求学的这段时间里,受起义事件的影响,孔飞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他希望可以为蒙古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福祉贡献心力。1935年,孔飞在北平加入了我党领导的中华民众武装自卫会,他渴望与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一较高下,以雪国耻。

一二九运动期间,孔飞是东北大学的学生运动骨干。他多次不顾生命危险,和国民党反动军警对峙。1936年,孔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孔飞参加了八路军,也是在这一年,他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延安。

当时的延安,是全国进步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孔飞初到延安,心里还带着好奇,时间长了,他渐渐被延安军民的革命热情深深感染了。组织上经过考察,选派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在军政大学期间,孔飞系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我党的政治、军事思想。针对孔飞的特点,组织上有意在民族问题上加强对他的培养。

建设内蒙

在延安学习期间,孔飞结识了乌兰夫同志的妹妹云清。他们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在目标相同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1941年,孔飞和云清结为伉俪。

婚后,夫妻二人被组织上派往中央社会部工作。他们乔装改扮,辗转绥远、察哈尔多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搜集军事情报。

抗战胜利后,孔飞受组织派遣,前往内蒙辽宁地区领导武装斗争。他组建了卓索图盟纵队,发挥蒙古族民众在马背上的优势,组建骑兵队伍与各路匪军交战,逐步解放和平定了热辽多个地区。辽沈战役期间,担任骑兵师长的孔飞,指挥部队有力地支援了主力部队的进攻。

建国后,孔飞服从军委安排,长期在内蒙古军区工作。先后担任了兴安盟军分区司令兼政委,蒙绥军区副参谋长和内蒙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致力于维护祖国北疆稳定和内蒙军队正规化建设工作。

1955年,孔飞获颁少将军衔。在新的时期,孔飞接受了中央军委交付的重任,创建新中国骑兵武装力量。他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治军经验,结合内蒙古特点,主持编撰了60万字的骑兵战术条例和相关文献,为建立真正的骑兵部队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特殊历史时期,孔飞受大舅哥(乌兰夫)牵连,遭到了不公正对待。但他始终坚定信念,没有放弃和反革命集团的斗争。1977年,孔飞恢复工作,被中央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乌兰夫

主政内蒙期间,他在恢复辖区经济,重建正常秩序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算上孔飞,乌兰夫的家族里,一共出了四位内蒙古政府主席,分别是乌兰夫、孔飞、布赫和布小林。其中,乌兰夫和布赫(孔飞妻侄)还曾经登上过副国级的高位。

1993年,孔飞将军在呼和浩特病逝,享年82岁。生前,他向家人最后一次表白自己求真务实的心迹:不为后人留下一点假骨头,这就是做人的伟大。

3 阅读:1339

茶阅史记

简介:杂乱无章,章绝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