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隐形家务,家庭中被忽视的女性劳动

理事实录 2024-05-19 08:00:48

最近外网有个帖子引起了广泛讨论:有哪些小事情让你瞬间非常想分手?

网友的回复各种各样,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每一件都足以让人气愤不已,尤其让女性深有感触。

打开橱柜发现使用过的花生酱没有盖上盖子,上面还插着一把叉子;

要洗的脏衣服扔得满地都是,就是不放进脏衣篮里;

未吃完的面包,包装口总是敞开的,从不封存或放入冰箱,就那样暴露在空气中发酵;

故意不整理伴侣的床头柜,两周后,上面堆满了喝完的可乐罐、散落的盘子、杯子、叉子和碗,以及一些杂乱无章的物品。

如果你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没有印象、没有被困扰,那恭喜你,因为有人在默默地为你承担这些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隐形家务”被悄无声息地解决,大多数时候,它们都被默认为为“女性的工作”。

时代飞速前进,高科技层出不穷,女性的话语权和存在感得到了提升,但一些隐藏在日常中的问题,本应该得到缓解的女性困境似乎仍然无法解决。

很多家务无法被替代和转移,因为它们首先需要被“看见”——无论是它们真的难以被发现,还是有人选择性地视而不见。

被忽视的“隐形家务”

长久以来,许多看似平凡的日常琐事被视作理所应当,从洗衣、做饭到整理杂物,这些所谓的“看不见”的家务常常落在女性身上。

2020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名为《无名家事图鉴》的书籍,作者梅田悟司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从早到晚需要完成的众多无名家务。

将晾干的保鲜盒容器和盖子组合并重新放回原位;定期清洗排水口中的黏液和头发;当洗衣篮里只剩下一只袜子时,四处寻找另一只;在启动扫地机器人之前,需要先清理地板上的杂物……

梅田悟司为这些家务逐一命名,并附上了完成每项家务所需的时间以及心烦指数,他发现,如果全部完成,一天的时间几乎就过去了,而做家务的人也快要崩溃了。

这些琐碎的任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一个会“无限增殖的轮回地狱”。

无数“隐形家务”终于有了明确的定义,但完成这些家务的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它们就像许多职场工作者在工作中被迫承担的小型但不计报酬的“工作量”,是那种“即使你完成了,老板也不会注意到,但如果不去做,就会影响整体工作”的任务。

你只能被迫不断地修补和填补,因为每一个小任务都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过于相似且机械化,很难被注意到和记住。

泡水只需要几秒钟,但总有人不会记得

一部分隐形家务或许还容易被察觉到,但还有一部分家务隐藏得更深,比如手机上的“隐形劳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科技和互联网让我们能够更自由地安排日常事务。

购物App、智能家居应用等虽然带来了便利,但并未减少家务总量,反而使其更加复杂。

许多女性发现,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了许多与“家务”相关的应用程序,有些与家务直接相关,有些则逐渐演变成了家务的一部分。

首先,各种购物应用程序占据了主要位置。

家庭生活用品需要定期更换和补充,日常消耗品不会自动“长出来”,因此女性手机上的购物车里总是堆满了一家大小的物品。

在“双十一”“618”这样的大型促销期间,还要不断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以获得最大的折扣和满减优惠——这在一个公司中通常被称为“采购”,但在家庭中,这往往是必要但无偿的劳动。

许多人可能不会注意到家中的日常用品是如何被替换的

对于那些需要同时照顾家庭和事业的人来说,使用买菜App来构思菜谱、搭配菜式、比较价格,也是每天无法避免的家务。

有些人还会加入附近社区的各种“团购群”,手机每天都会不断发出“嘀嘀嘀”的通知声,只为了给家庭省下几块钱。

当电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在维修App上预约维修师傅,并沟通一些琐碎的细节;

孩子报名参加网课或兴趣班,需要在各种育儿App上进行调研,以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最合适的地方;

节假日临近时,需要在出行App上预订车票和酒店,规划好旅行路线。

霍克希尔德在《职场妈妈不下班》中提出的“第二轮班”概念:

女性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又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尽管他们感觉彼此平等,但第二轮班的负担主要还是落在了女性身上。

这是一个在他们稳定而幸福的婚姻之外的社会体系——对性别不平等的广泛社会认可,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家庭里男女间家务分配的不均。

这些看不见的琐事更为隐蔽,更能束缚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庞大而便捷的网络系统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家务系统,这是隐形家务的加强版,它可以无限扩展,就像一个无人能探明尽头的黑洞,吞噬了无数真实的个体。

假期的旅行计划也是由女性来制定的

现代版的“田螺姑娘”,隐藏在数字化家务的背后

隐形家务,通常是家中那位“无法忍受脏乱”的人的责任,而这往往也是女性的角色。

她可能是唠叨的母亲、突然爆发的妻子,总是在家人忽视的角落里忙碌,为所有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付出代价,整理日常生活的混乱,还可能被误解为“有洁癖”或“情绪多变”。

她们对家庭中的细节了解得最多,也最担心丈夫和孩子因为不懂得做家务而“无法自理”。

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豹子女士要回娘家探亲,离开前焦虑不安。

指导如何做饭、如何解决煤饼熄灭的问题、如何处理马桶堵塞,就像民间故事中那位临出门前给丈夫挂上大饼以防他饿肚子的妻子。

永远无法安心远行的妈妈

但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家务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为什么在手机上承担隐形家务的人仍然是女性?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宋美杰教授和学生幸宇芳共同撰写了《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家务数字化与女性劳动隐形化研究》。

通过访谈13个家庭,他们发现,不仅是在线处理家校沟通、进行网络购物等传统家务活动主要由女性负责,就连新兴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大多由女性操作和管理。

这一现象挑战了数字技术固有的“男性气质”这一刻板观念。

论文还探讨了几个可能的解释因素:

首先,我国的传统性别观念导致数字化家务仍然被视为家务的一部分,是“女性的任务”。

其次,技术的设计、推广和使用被赋予性别倾向,许多产品被定位为专为女性设计的“家务助手”,或是“男性送给妻子或母亲的礼物”。

金智英因做家务而导致手腕劳损,但医生对此表示困惑

这无疑是关于现代女性的悲剧——她们与男性在智慧和能力上相当,对新技术了如指掌,懂得用更科学便捷的方式来解决家务问题。

但正因为如此,她们也恰好落入了当代广告商和传统观念设定的双重陷阱,甚至被策划成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只要你拥有这些,你就是走在时代前沿、对生活更有控制感的新时代女性。

此外,新技术的出现导致了家务劳动的重新分配。

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负责的家庭工作,如家庭设备的清洁、维护、修理和更换等需要体力和技术的工作,也可能因为家政服务平台的出现而转嫁给女性;

由于老年群体对新设备的抗拒,原本由家中长辈承担的家务项目也可能转移到家中的年轻女性身上。

因此,当你看到一位女性家中拥有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时,并不意味着她可以摆脱家务劳动、生活轻松,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

并非所有物品都可以放入机器清洗,也没有任何物品会自动变干净

她们在高科技产品面前甚至很难获得完全的安宁,即使知道洗衣机正在洗衣服、洗碗机正在洗碗,她们的神经仍然会紧绷,耳朵竖起来。

直到听到机器发出“工作结束”的提示音——因为衣服需要晾晒、碗需要取出,一旦这些机器工作不佳或出现故障,“田螺姑娘”仍然是第一个被询问的人,也是最后一个承担责任的人。

可以看出,家务的数字化进一步加剧了家务劳动的隐形化,人工智能技术与看不见的家务共同塑造出了数字时代的新“田螺姑娘”。

她们付出了更多的隐形劳动和情感劳动,却仍可能被家人误解为在“玩手机”。

家务的数字化并不意味着家务就此消失

正如《看不见的女性》一书中所说:

“即使在这个超级理性的世界里,在这个日益受到超级公正的超级计算机主导的时代里,女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而且,和过去一样,仍然有成为男性附属品的风险”。

因此诸如某产品“解放女性”的说法,大多是一种当代语境中的陷阱;尽管黑科技遍地开花,但数字化家务也在给女性带来新的负担。

如果这些隐形家务一直被忽视,女性的困境将难以得到缓解,家庭空间也不会因为“多购买一个产品”而变得更加和谐。

爱本身可以让人不计较琐事,但日积月累的小事,终究会消耗爱。

0 阅读:0

理事实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