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黄金”!我国西北埋着188万亿人民币,你知道它在哪吗?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5-24 19:52:54
前言

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青海省的西北方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

虽然说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大,但柴达木盆地的地理环境其实极其恶劣,几乎没有人愿意住在这里。

不过可别以为这荒无人烟的土地资源也会相当贫瘠,柴达木盆地可是有着“聚宝盆”之称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家里有矿”:

它不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他的宝藏也是让人垂涎不已!

那么,柴达木盆地究竟蕴含了多少惹人艳羡的宝藏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无人区里的“聚宝盆”

“柴达木”是蒙古语,在蒙语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辽阔的地方”,二是“盐泽”。这两种解释都是柴达木盆地地理特征的真实写照。

不过柴达木盆地不仅只有表面的漫天黄沙,在它看不见的地下,还埋藏着多种多样的矿产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柴达木盆地目前已发现的矿石就有10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就有90种之多,它的经济价值最少也要在188万亿人民币之上,是青海省实施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

柴达木盆地蕴含的资源,不仅有着最为常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而且还蕴含着很多种多样的盐类、多种多样的化学元素和多种矿石资源。

光想想就让人觉得震惊,曾经荒无人烟的的不毛之地,经过我国不断的开发,渐渐的竟然变成了现在库存满满的“百宝箱”!

“盐泽”柴达木盆地的盐产量十分巨大。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炒菜、做饭必备的调味品之一。有些国民担心被日本核污水污染后食用盐的食用安全问题,不少国民选择疯狂的储存大量的食用盐。

其实,这么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国家的盐储备量一直都是十分的充裕。即使暂时停止盐资源的开采,也不会出现食用盐短缺的现象。

柴达木盆地拥有着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昆特依盐湖等多个盐湖,每一个湖泊的盐层都是十分的厚实,所以这些盐湖的产盐量也是相当的惊人。

2020年,柴达木盆地已探明钠盐总量共计3216.17亿吨。这一巨大的数值,让我国钠盐总量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国的盐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除了盐矿之外,柴达木盆地也发现了晶质石墨踪迹。晶质石墨一般是指鳞片状石墨,这是一种变质石墨矿石。

天然鳞片石墨矿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大量供应国际市场的只有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和南非等几个国家。

晶质石墨可是个好东西,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晶质石墨具有高导电性、高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广泛的应用于电子、能源、化工等领域。

我们常见的手机电池、电动车电池、太阳能电池都是以石墨做主要原材料,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原料就是就是晶质石墨粉末和涂层材料。

2011年到2020年,我国天然石墨的产量较为平稳,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对石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到了2022年,中国的石墨产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第二产量的5倍。

柴达木盆地发现金矿、银矿

柴达木盆地不仅拥有着有普通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有着价值高昂的金矿和银矿。金矿石、银矿石是提炼黄金、白银的原材料,没有“之一”。

顾名思义,“金矿”、“银矿”里的“金”和“银”,就是我们制作作金、银首饰所需要的镶嵌材料,一般我们去店里定制金、银首饰,这两种镶嵌材料都是以“克”论价的。

随便一件银质饰品,都要两三百块钱。

金质饰品就更不用说了,一克的价格都要好几百块钱了,一件怎么也要几千块钱了,而且还在不断的升值。

如果能够拥有一座这样的矿山,这简直就是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完全可以充分的体验一把满地黄金的快乐,剧本里都不敢这么写。

根据记者报道,2021年以来,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一座大型的金矿。新增金资源量高达43.2吨,创造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这“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就这样降临到了我们的国家。

柴达木盆地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因此还被赠与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光能这类自然资源。

近些年来,柴达木盆地已经建成多处光伏光热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然后通过热能发电,为我们日常所用。

在旅游热情高涨的今天,不少喜欢旅游的朋友,也有了到柴达木盆地游玩的想法。

虽然说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但是这个地方拥有的美丽自然景观,也给人一种非同一般的视觉享受。

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鸟岛”、湖水深蓝的赛里木湖、金色的柴达木盆地沙丘、湖水颜色或红或金黄的茶卡盐湖、猛犸陨石坑、银白色的阿尼玛卿山、同时拥有山峰冰川森林草甸的札达多沟等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

异域的美景如同画中的世界,价值独特的地理风貌、文化风情,仿佛让人置身于梦幻之中一般。

对于沙化最为严重的海西州地区,我们国家也一直没有放松为其“治沙”。

经过我国长期的治理和保护,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林草面积和覆盖率大幅提升,这表明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这也展示了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和持续努力,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有媒体统计,截止到2021年,柴达木盆地累计人工造林总面积超过30万亩,封山育林总面积达130多万亩。

柴达木盆地还建设了大面积的种植、养殖基地,基地里红通通的枸杞成熟了,健硕的羊儿成群结队吃着新鲜的牧草。

2023年5月,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发现了新物种—金斑鸻。

“良禽择木而栖”,金斑鸻的到来,也说明柴达木盆地的环境治理已经颇具成效,适宜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金斑鸻都被吸引了过来。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柴达木盆地的环境,我们大致可以采取几点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明确柴达木盆地的生态保护区域,禁止一切生态环境不利的行为。

二、修复生态环境。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区域进行修复,使其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

三、推广绿色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柴达木盆地地区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共同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方式,提高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减少、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

五、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对于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来,我们的柴达木盆地才会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吧。

其实除了保护柴达木盆地可以如此之外,我们其他的一些区域或景点也需要好好保护,至于未来具体会怎样发展,我们或许能够选择的就是相信了。

结语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这片生态宝地,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柴达木盆地的发展方针,加强生态环境的监管,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护好柴达木盆地的碧水、蓝天。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的美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柴达木盆地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取得新发现—2019年9月24日

光明网—柴达木盆地已探明钠盐3216.17亿吨居世界首位—2020年9月12日

中国新闻网—柴达木盆地布哈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2021年01月04日

光明网—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态势—2021年10月19日

人民资讯—柴达木盆地发现多处矿产 含氧化铍、稀土等新材料矿—2022年01月11日

新华社图片—光伏光热多点开花 柴达木盆地亮起“点点繁星”—2022年06月10日

中国新闻网—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鸟类监测首次发现新物种—2023年05月25日

齐鲁壹点—柴达木发现大型金矿,可创造潜在经济价值超200亿!项目负责人讲述找矿幕后—2024年04月09日

0 阅读:3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