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食品官》
本文转自《食品官》
一、突发!康师傅冰红茶遭韩国"拉黑"
2025年4月25日,韩国一纸禁令引爆热搜——康师傅冰红茶因检出焦糖色素被列入进口食品黑名单!消息传回国内,网友瞬间炸锅:"从小喝到大的饮料,怎么成'毒茶'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已是国产冰红茶第二次在韩国"栽跟头"。2024年8月,娃哈哈冰红茶同样因焦糖色素被退回。两大国民品牌接连翻车,背后竟是中韩标准的一场"暗战"?
二、中韩标准大碰撞:
合法添加剂or禁用品?
✅国内:双重国标护航,合规生产
配料表明确标注焦糖色素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允许其用于饮料(限量添加)
年销百亿的康师傅冰红茶,质检报告常年合格
❌韩国:一刀切禁令,严防"以假乱真"
液体茶禁用任何焦糖色素(固体茶允许)
担忧1️⃣:掩盖劣质茶叶本色,欺骗消费者
担忧2️⃣: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2B类致癌物4-甲基咪唑
三、致命争议:
焦糖色素=致癌?科学解读来了!
🔬焦点锁定4-甲基咪唑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其为2B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
但!毒性与剂量挂钩!
💡专家紧急辟谣
现代工艺已大幅降低含量:我国国标限值200mg/kg,实际检测值<50mg/kg
WHO数据:每天喝100罐含焦糖色素饮料才达风险临界值
网友神评:"先被糖分送走,等不到致癌那天!"
四、全球双标现场:
可乐也分"三六九等"
🌍 同一品牌,不同配方:
美国加州版可乐:4-甲基咪唑≤29微克/天(法规强制)
亚洲版可乐:含量略高但符合当地标准
中国版冰红茶:焦糖色素用量仅为国标上限1/4
⚠️ 核心矛盾:各国食品安全观差异
韩国:预防性严控,宁错杀不放过
中国:科学评估风险,合法即安全
五、消费者如何应对?
记住3句话!
1️⃣别恐慌:合法产品风险极低,中韩之争≠安全问题2️⃣看配料:介意者可选择无色素添加饮品3️⃣理性站队:支持国货改进工艺,也尊重他国法规
网友激辩现场:"韩国人泡菜亚硝酸盐更高,怎么不说?""国际品牌搞双标,国产饮料为何不能硬气?""建议康师傅出韩国特供版!"
你怎么看?是时候展现真正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