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元阿迪达斯鞋被洗衣店“强修”引争议!消费者怒斥:谁给你的权力?

稳雯雯雯稳 2025-04-30 14:34:16

2025年3月,浙江湖州刘女士将价值800元的阿迪达斯三叶草板鞋送洗至当地干洗店,取件时发现鞋后跟内侧脱皮,面积超一元硬币。更令其不满的是,商家未经其同意便擅自修复,补色后色差明显。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商家提出赔偿260元(保留鞋子)或400元(需证明正品,鞋子归商家),但刘女士认为赔偿过低,双方协商未果。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未履行告知义务,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商家主张“折旧价”赔偿,但刘女士的鞋子仅穿3个月,法院判例显示,类似情况可按购买价折损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洗衣店因服务不当导致物品损坏,需承担修理、赔偿等责任。具体赔偿方式分两种情况:如果可修复,商家应优先修复,若修复后价值减损(如色差、开胶),消费者可主张额外补偿。如果不可修复或丢失,按洗涤费10-20倍赔偿,或根据衣物折旧率计算(通常年折旧率25%,最高不超过原值70%)。若消费者未选择保价洗涤,且未主动告知衣物价值,可能需分担部分责任。

多数洗衣店默认按洗涤费10倍赔偿,但是该标准常与衣物实际价值严重不符。例如:广西赖女士1400元羽绒服洗坏,商家仅退35元洗涤费。山东苏女士2863元鞋洗坏,商家起初仅赔299元。仅少数消费者知晓保价洗涤(通常保费为衣物价值的1%-5%),商家亦鲜少主动提示。消费者常因未留存送洗前证据(如照片、书面确认单),陷入“扯皮”困境。

结合法律条款与典型案例,消费者可以送洗前拍摄衣物状态,与商家书面确认瑕疵部位。保留购物凭证、送洗单据,注明洗涤要求。要求商家按实际损失赔偿,参考《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提出合理诉求(如洗涤费3倍补偿或折旧价赔偿)。

如果和商家不能达成一致,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处罚商家。若衣物价值超5000元,可考虑报警立案(如奢侈品洗坏案件)。如调解无效,向法院起诉主张“实际损失+合理维权费用”。例如南通陶女士三双名牌鞋洗坏,经法院调解获赔。

我们在选择洗衣店的时候,要注意查看营业执照,优先选择提供标准服务合同、清洗流程记录的商家。贵重衣物(如超1000元)建议保价,保费通常为衣物价值的1%-5%,赔偿时按保价金额计算。送取衣物时全程录像,要求商家在单据上注明衣物状态,避免“事后不认账”。

刘女士的案例再次暴露洗护行业权责失衡的现状。作为消费者,既要留存证据、敢于维权,也需主动选择保价服务;而监管部门应推动行业标准化,严惩“只修不赔”“低价高损”乱象。唯有双向发力,才能终结“洗衣刺客”时代。

你有过衣物送洗被损坏的经历吗?最终如何解决?欢迎留言分享,助他人避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