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爽的一首,末尾两句,成了现代人打小的梦想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16 20:27:36

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

01.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孟郊奉母之命,第三次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终于登进士第,因此写下了这首《登科后》来表达自己爽快的心情。

之所以孟郊会这么开心,是因为这一年他已经46岁了。

原本,孟郊已经打算放弃科举之路,安心在家奉养母亲,但孟母是个开明的人,一直鼓励孟郊“男儿志在四方”,两次失败不算什么。

因此孟郊登科后,还没等吏部铨选,就急于奔乡告慰母亲。在中唐,孟郊是出了名的孝子。

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喻“金榜题名”,1000多年以后,每个做父母的都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这两句诗就成了孩子们打小的梦想,希望有一日也能如孟郊一般,考中理想的学府。

但实际上,即便孟郊中进士了,他的生活依旧清贫寒苦,由此可见,成绩并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如果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可以发光发热,有个不错的前途。

最重要的,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英雄向来不问出处。

02.

孟郊是官宦之后,原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父亲孟庭玢曾任昆山县尉,属官二代,为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族孙。

所以,孟郊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先祖,就是“亚圣”孟子。

孟郊的母亲也身出名门,为“河东裴氏”,精通经史,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常以孟轲的母亲“孟母三迁”的故事激励自己。

虽然孟郊的父亲为大唐官吏,可孟郊并没借到什么光,因为他父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孟郊身下还有孟酆、孟郢两个弟弟,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及冠之年以后,孟郊娶“荥阳郑氏”为妻,和母亲一起支撑这个小家。

孟母不想因为家庭原因耽误了孟郊的前程,就劝他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将来好博取功名,光耀门楣。

所以成婚以后,孟郊一度入嵩山苦读,期间结识了诗僧皎然和“茶圣”陆羽,还与韦应物有过诗歌酬唱。

出嵩山后,孟郊开始交游以“行卷”,这是唐代士子必走的路,因为只有经高官权贵举荐,登科的几率才高,对于没有背景的人而言,想要考取进士是比较难的。

干谒期间,孟郊赶上了“泾原兵变”,这对他的诗风影响很大,写了很多关心百姓疾苦的诗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也有一些抨击现实的诗篇,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藩镇局势动荡,也影响了孟郊考取功名的进程,因此他直到41岁,才首次在故乡湖州举乡贡,随后赴京参加进士考。

03.

公元791年,孟郊第一次来到长安,次年参加科举,但榜上无名,因此留诗《落第》: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不过这期间孟郊结识了小自己17岁的韩愈,两个人成为了“忘年交”,这对孟郊的影响很大。正是在韩愈的极力推崇下,孟郊才在长安初显诗名。

为了获得更好的资源,孟郊首次科举失利后,并没有急于离开长安,反而积极结交天下名士,比如李翱、李观、崔爽、卢策、柳淳等人,关于在长安羁旅这段时间,孟郊在诗中是这样形容的: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这说明求官之路并不容易,毕竟长安在天子脚下,是最现实的一座城市。

{!-- PGC_COLUMN --}

次年,孟郊又一次参加进士考,依旧名落孙山,伤怀之下作《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更加让孟郊感到难过的是,他的儿子也在此时夭折了,孟郊有诗《悼幼子》: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心灰意冷之下,孟郊离开了长安,回归湖州故里。落第和丧子之痛,给了他很大打击。

04.

公元796年,46岁的孟郊终于考中进士,喜极而泣,但想起母亲的付出,孟郊并没有参加吏部铨选,而是第一时间回到老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母亲。

三年守选期满后,孟郊在外游历了一年,然后在孟母的敦促下,又一次来到长安,选为溧阳尉。

不久后,孟郊便把母亲接来与自己同住,并写下了那首千古经典《游子吟》,以告慰母亲的养育之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实际上,孟郊对溧阳尉这个官是很不满意的,经常不理政务,坐于水旁,徘徊赋诗。因此县令将此事上报,另请一个人来代替他的职位,同时将孟郊的俸禄减半。

所以,得官以后的孟郊依旧穷苦,生活非常拮据。

三年后,孟郊秩满,没有再选官,在家闲居两年后,得前宰相郑余庆赏识,荐其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

从这开始,孟郊的生活条件才逐渐改善了一点,定居于洛阳立德坊,温饱有了保证。

此间,孟郊结识了张籍和贾岛,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之间多有酬唱。

公元814年,郑余庆改官检校右仆射,兼任兴元尹,因此表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

遗憾的是,孟郊在赴任途中遭遇暴病,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64岁。

孟郊死后,韩愈亲手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并与樊宗师等好友在洛阳为其设灵堂悼念。

不久后,家人将其棺椁运回洛阳,葬于洛阳东郊孟氏墓地,经张籍提议,为其私谥“贞曜先生”。

在诗坛,孟郊与贾岛齐名,并“郊寒岛瘦”。因孟郊的诗多寒苦之音,伤怀较多,因此又有“诗囚”之称。

虽然孟郊一生都不显赫,还常受生活困扰,可对母亲却很孝敬,除了那首著名的《游子吟》外,在外游历时还曾作《游子》诗: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百善孝为先,孟郊身为下僚能被人敬重,和他的孝行有直接关系,所以一个人不管成就多大,一定要孝敬父母,这是立人之本。

1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