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双重驱动下,中国税收征管体系正经历一场以"数治"为核心的深刻变革。自2020年"金税四期"工程提出以来,这一承载"智慧税务"使命的系统,作为"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落子,以数据要素为引擎、以技术革新为支撑,逐步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税种、全主体的税收治理网络。从顶层设计的政策布局到全国多地的硬件铺陈,从发票电子化改革到跨部门数据共享通道的打通,金税四期不仅标志着税收监管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的范式跃迁,更预示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财税领域的具象突破。这场静默的征管革命,正在重塑政企关系、重构监管逻辑,并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治理创新提供鲜活样本。
一、政策和消息层面
1.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提出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其中,《建议》二十一章提到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完善现代税收制度。金税四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2.2020年11月,政府发布采购意向公告,准备启动金税四期工程。金税四期是实现税务总局决策指挥端的指挥台以及相关配套功能系统的总称。主要部署于税务局的内网,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为打造智慧税务,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规划要求,总局决定推进决策指挥端建设工作,为领导层打造一套信息获取及时准确、页面展示直观形象、实操实控简单明了、指挥决策精准有力的“作战图”指挥平台。
3.2020年8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依托阿里云打造的智慧税务大数据平台已建设完成。由于采用了分布式海量计算技术,计算速度提高了2000倍。
4.202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21〕12号),将“智慧税务”作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着力点。金税四期重点围绕智慧税务建设,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推动构建全量税费数据多维度、实时化归集、连接和聚合,并明确其目标为: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实现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基本建成“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的税费服务新体系,实现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基本建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5.2022年09月22日,《弘扬丝路精神 共促能力建设——王军局长在第三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上的发言》进一步明确了时间,中国税务部门正在开发“金税四期”(智慧税务),今年(2022年)年底将基本开发完成。
二、落实和实践层面
自2020年提出以来,“金税四期”作为中国税收征管数字化改革的核心工程,一直被广泛关注。历经四年多的推进,这一被赋予“智慧税务”使命的系统,已从顶层设计逐步转入全面实施阶段。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与全国多地的政府采购动态,金税四期的建设脉络与进展逐渐清晰。
1. 硬件与基础设施全面铺开
青海:2023年3月,东川机房启动扩建,新增260平方米专用空间,配套模块化机柜、制冷系统等,以满足金税四期设备部署需求;
广东:2023年12月,采购100个标准机柜,支撑金税四期系统建设;
北京:202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以超1800万元采购“新电子税局硬件及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覆盖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核心资源。
2. 系统改造与数据治理
福建:2023年历史数据治理项目启动,清洗、归集数据以符合金税四期标准;
青岛:2024年4月完成“新电子税局特色软件升级”,对接总局平台,实现本地化功能拓展;
贵州:多地招标涉及“金税三期”向“四期”的过渡运维,保障系统平滑迁移。
3. 安全与运维成重中之重
大连:2022年11月以竞争性磋商采购网络安全设备,强化防火墙、入侵检测等防护;
江苏:2025年云平台应急技术支持项目中标,确保金税四期云平台验收后的稳定运行;
多地限制失信服务商:如贵州、广西等地在招标中明确,被总局认定为失信的服务商,3年内不得参与税收信息化项目。
三、挑战与展望
尽管进展显著,金税四期的全面落地仍面临挑战:
数据整合难度: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机制需进一步打通;
区域不平衡:部分省份(如贵州、江苏)推进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项目规模和技术投入相对滞后;
服务商生态:招标中频现“二次采购”“项目终止”,反映部分服务商技术能力与税务需求存在差距。
根据实践情况,2025年是部分地区金税四期的“验收年”。届时,一个覆盖全国、实时联动、智能预警的税收治理网络将基本成型。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治税”,这场静默的征管革命,正悄然重塑中国税收治理的底层逻辑。而纳税人与企业,也需紧跟步伐,适应更加透明、精准的监管新时代。
站在2025年智慧税务建设的节点回望,金税四期的推进既是中国税收治理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里程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试验场。尽管数据壁垒、区域差异、技术适配等挑战仍需攻坚,但以全量数据归集为基础、以智能算法为支撑、以精准监管为特征的税收新生态已初具雏形。随着"信用+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和"无风险不打扰"理念的落地,纳税人将迎来更透明、更高效的营商环境,而税务部门也将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征管能力的指数级提升。这场始于发票电子化、成于数据要素化的改革,终将推动中国税收治理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跨越,为全球税收数字化贡献"中国方案"。面对这场不可逆的治理革命,唯有主动拥抱变革、强化合规能力,方能在数字时代的税收新秩序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