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是干巴巴的馒头和没有温度的水,午饭是路边买的便宜午餐;晚上就在桥洞凑合一晚……
这看似艰苦的日常,却是52岁农民工每天的生活。
5块钱的路边摊对于他而言,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他的艰苦,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也有好心人看不下去塞给了他200元,可他却不肯收下:
“我虽然缺钱,但我还有尊严。”

-01-
父爱如山。
不知当他的孩子看到自己父亲这般处境会作何感想,又该如何自处?
被问到这些时,宋显却表示不想跟孩子说这些。
可转念一想,五十多岁的父亲,孩子肯定都已经成年了。
既然如此,孩子为什么不能帮着分担一点生活的压力呢?
父母所受的每一份苦,都是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这并不能成为孩子安然享受的理由。

宋显来自河南农村,单靠种地根本赚不了什么钱。
因此,才决定出来打工。
后来他去厂里、去建筑队打工,也能赚些钱。
至少,吃穿用度不用愁了。
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要他。

被辞退后,宋显为了养家糊口来到了大城市,希望能有工作机会。
然而,这里的工作机会很少,前来找活儿的人却很多。
僧多粥少,找到工作谈何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大多都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工。

只要有老板前来招工,他们奋不顾身挤到前排,说自己什么都能干。
即便如此,却还是以“年龄大”为由遭到了拒绝。
这些人徘徊在路边,豁出一切,只希望能被老板选中接个活儿干。

-02-
为了生活,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
来的时候,宋显全身上下只有300元,还要用来买被子以及必需的生活用品。
坚持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想要回家的打算。

而且,谁也无法保证能不能接到活,什么时候才能接到活。
“坚持一下嘛,坚持一下,总会有机会的。”
在前来找活的农民工中,宋显算是非常乐观的。

生活朝扔泥巴,他拿泥巴种荷花。
他说,喝水的时候放点白糖,就感觉生活没有那么苦了。
他说,能省就省,省下来的钱就可以给家里。
一张普普通通的50块钱,就可以支撑他好几天的饭钱。
早晚是干巴巴的馒头就着水喝,中午就去路边买人家快卖完的菜,还会给个优惠价。

没水了,就去附近的加油站接点。
带着保温杯,还能喝上一口热乎的。
一天下来,只有中午这一顿算是稍微正式点的饭。
宋显也不求吃的多好,只要饿不着就行。
简简单单的愿望,在他们眼里却是最珍贵、最难得的。
他们的生活丝毫没有保障,却依旧很努力的在过好每一天。
在他们脸上,我们看到了无助、心酸以及苦涩。

-03-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再厚的棉被,也挡不住桥洞底下刺骨的寒风。
再苦的生活,他们也不肯苦了家里人。

看得出来,宋显也会略显尴尬,但他脸上一直带着笑容,看得人一阵心酸。
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这种底层人的心酸会被发现,也能得到一份关心和温暖。
甚至,他连200元都不愿意白要。
无功不受禄。
尽管他很需要,但他仍然选择了拒绝。

“我有手有脚,我不是乞丐,不能不劳而获。”
他是需要钱,但他更在意自己的尊严。
而宋显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农民工的缩影。
对于他们来说,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是个问题。
生活的无奈,压弯了他们的背脊,却没有让他们屈服。

看到这里,网友们纷纷泪目,更是代入了自己的父亲。
与此同时,我们终于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